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我的音乐网页 选唱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我的音乐网页 选唱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0 10: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第三册中的第九课,《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F宫调试。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进行,节奏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
(2)、用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3)、能用喜爱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感受傣族的舞蹈美,并有进一步了解傣族音乐的愿望。
(4)、探体验不同打击乐器的特点,练习用打击乐伴奏。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难点:一、歌曲中有两处旋律相似,学生演唱时容易混淆。
?? 二、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
? 三、练习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说教法:
1、猜谜导入法:老师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先让学生猜出谜底“孔雀”,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谈话“你们了解孔雀吗,让小孔雀带领我们参观美丽的傣乡”引出云南及傣族,再通过课件展示傣族的优美风景及风土人情创设了傣族的优美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巨大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2、教师示范法: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前,老师先有感情地范唱一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加深对乐曲情绪的体验进而更熟悉旋律;到后面编创活动部分,老师根据歌曲自编一组傣族舞蹈动作给学生作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动律,从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进而让他们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3、旋律模唱法:老师分乐句弹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u”音模唱出与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如第一乐句,教师弹31 35 | 5 - | 36 12 | 2-|,学生模唱“lu……”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又能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
4、创设多种体验、感受,表现的形式和通道,如通过师生聊天、欣赏傣族风情、欣赏舞蹈、欣赏音乐、表演、创编等途径,使学生能够在更宽广的领域中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五、说学法:
1、训练法。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较难唱的乐句,分析乐句,化难为易,最后亲自尝试,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讨论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真知,在讨论中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达到共同提高。
2、群体合作法。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我会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三个五个一组,发挥其群体力量,从而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具准备主要是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对于这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环节:
组织教学
1﹑多媒体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2﹑唱师生问好歌
(二)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课前导入这一环节中,首先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猜出谜底“孔雀”后,我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孔雀,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着孔雀的美。这样的导入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的趣味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逐层聆听,体验情感
1、初步感受傣族的音乐风格
在这个环节中,我以《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为背景音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傣族的风土人情,包括建筑、服饰、节日,用美丽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孩子们边赏边看。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傣族风格的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着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而且便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引起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2、聆听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基本情绪。然后请学生静静地聆听,并用手轻轻点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之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能说一说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们说一说吧!这样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既能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又可以初步掌握歌曲的情绪和旋律。接着我给学生有感情地范唱一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加深对乐曲情绪的体验进而更熟悉旋律。然后我引导学生伸出小手跟着节拍朗读歌词,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二拍子的节奏特征是强弱的区分。理解“小卜少、小卜昌”的意思。
3、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因为在前面的几个环节中通过带问题的聆听歌曲,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音乐的情绪。接下来我用琴声带领学生用“LU”音模唱旋律,并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两乐句:“6 33 | 12 2 | 16 12 | 2 -|”和“ 6 33 | 12 2 | 31 61 | 1 -|”,我先让学生们观察这两个乐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同学们跟琴哼唱旋律,熟悉以后再填词分组反复练习。我指导学生大胆尝试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多唱几遍。
(四)编创活动,深入体验
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我先随音乐表演一遍,重点把傣族的几个典型动作给学生反复示范,并鼓励学生和我一起学。然后轮流请几个同学上来跟着老师一起表演,让余下的同学唱起《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为其伴奏,通过师生互跳孔雀舞,领略傣族舞蹈的美,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肢体等方面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合作探究
我们的傣族小朋友小卜少和小卜昌还让我带来了一些小乐器,大家看看是什么?按组分发乐器,每组同学研究一件乐器,教师参与其中,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请每组派代表展示,随音乐一起演奏。可以让学生说说每件乐器的声音特点以及有那些表现手法,(如铃鼓除了拍出节奏还可以摇出节奏,三角铁声音清脆、悦耳,而且声音较长,可以在有延长音的地方演奏等等。)
通过唱一唱、跳一跳、比一比,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这样一节课下来,就能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让每一位学生都处于愉悦之中。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中的思想教育目标,我最后做了一个拓展性的小总结,通过和学生讨论“你们觉得小孔雀漂亮吗”这一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更不能吃国家保护的珍惜野生动物。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升华的作用。
今天快乐的音乐世界就要结束了,让我们扮着小孔雀的美丽的样子,踏着优美的歌声离开这里吧!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响起,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七、说教学设计理念:
“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这一“趣”一“乐”突出了趣味教学,快乐教学,把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突出体现了新课标“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
“同主题,多角度”是这节课的中心,运用多种媒体的多种手法和不同的角度去展示音乐作品的内涵,集中体现了新课标“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的新理念。这种方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更好的启发联想想象,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八、说板书:
金孔雀轻轻跳
2/4
× -︱× -︱
强 弱 强 弱
九年义务小学二年级人教版






南蒲雨淋头中心小学 万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