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1 08: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四、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6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西部地区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
①促进民族团结
②缩小东西部差距
③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与下面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3.“七子之歌”将中国带人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人国际舞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图片无言,一时有声,下图人物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
6.
下面图片反映的事件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这一事件(
)
A.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B.标志着中日正式建交
C.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
D.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7.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捕风一号
8.在如今“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90多年的探索历史,按时间先后顺序实现了以下哪些梦想(
)
A.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
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
D.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9.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10.20
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1.过去人们是“攒钱买房”,现在大多是“贷款买房”。这主要反映了(
)
A.物质产品的丰富
B.居民收人的减少
C.消费行为的差异
D.消费观念的变化
12.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409名少数民族代表和2578名各界代表一起共商国是,少数民族代表的参会体现了(
)
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C.国家对少数民族扶贫的政策
D.少数民族享有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13.港澳回归后,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这些评论说明了(
)
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14.截至2015年,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170多个,可谓“朋友遍天下”!新中国成立后,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的事件是(
)
A.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C.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1978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15.如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建交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邮票----历史的缩影]
方寸之间,融入千年历史风云;沧桑岁月,映出万般英雄情怀。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仔细阅读下列邮票,回答问题。(12
分)
(1)图--是为庆祝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而发行的特种邮票。它发行的时间应该是哪-
-年?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分)
(2)2013年10月25日,《杂交水稻》特种邮票在江西省德安县首发。为杂交水稻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
(1
分)
(3)图三是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纪念邮票。香港回归是邓小平哪一理论的成功实践?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图四是2000年为纪念深圳特区设置20周年而发行的。当时与深圳一起成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三个地方?深圳等特区的建立有何作用?
(5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
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1983年邓小平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1995年江泽民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
进程的八项主张之一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2005年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1)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样的对台方针?
(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党和政府提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主张。请问在什么情况下党和政府可能使用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4
分)
(3)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的因素有哪两个方面?
(4
分)
(4)结合材料三分析,《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4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
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
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
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
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大国
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局面。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与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
分)
(2)据材料二,1956-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怎样的趋势?中国在哪一届
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
(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
材料一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祥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
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新四大件”。
材料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3分)
(3)你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于何时吗?
(1
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3
分)
(5)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作出了什么承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4
分)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四、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参考答案)
6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西部地区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C
)
①促进民族团结
②缩小东西部差距
③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与下面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D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3.“七子之歌”将中国带人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B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人国际舞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C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图片无言,一时有声,下图人物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C
)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
6.
下面图片反映的事件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这一事件(
A
)
A.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B.标志着中日正式建交
C.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
D.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7.努力攀登空间科学高峰,是我国科学家的毕生追求。1970年4月24日晚上9时35分,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捕风一号
8.在如今“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90多年的探索历史,按时间先后顺序实现了以下哪些梦想(
C
)
A.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
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
D.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9.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屠呦呦
D.钱学森
10.20
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B
)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1.过去人们是“攒钱买房”,现在大多是“贷款买房”。这主要反映了(
D
)
A.物质产品的丰富
B.居民收人的减少
C.消费行为的差异
D.消费观念的变化
12.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409名少数民族代表和2578名各界代表一起共商国是,少数民族代表的参会体现了(
B
)
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C.国家对少数民族扶贫的政策
D.少数民族享有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13.港澳回归后,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这些评论说明了(
B
)
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14.截至2015年,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170多个,可谓“朋友遍天下”!新中国成立后,开拓了我国外交新局面的事件是(A
)
A.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C.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1978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15.如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A
)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建交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邮票----历史的缩影]
方寸之间,融入千年历史风云;沧桑岁月,映出万般英雄情怀。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仔细阅读下列邮票,回答问题。(12
分)
(1)图--是为庆祝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而发行的特种邮票。它发行的时间应该是哪-
-年?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013年10月25日,《杂交水稻》特种邮票在江西省德安县首发。为杂交水稻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
(1
分)
袁隆平。
(3)图三是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纪念邮票。香港回归是邓小平哪一理论的成功实践?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一国两制: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4)图四是2000年为纪念深圳特区设置20周年而发行的。当时与深圳一起成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三个地方?深圳等特区的建立有何作用?
(5
分)
珠海、汕头、厦门。作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其他地方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等。(言之成理即可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
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1983年邓小平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1995年江泽民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
进程的八项主张之一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2005年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1)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样的对台方针?
(2分)
“和平统一、一国西制”。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党和政府提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主张。请问在什么情况下党和政府可能使用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4
分)
台湾要从祖国分裂出去(或:外国干涉势力进入台湾,试图分裂中国)。
(3)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的因素有哪两个方面?
(4
分)
“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
(4)结合材料三分析,《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4
分)
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提供了法律依据。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
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
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
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
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大国
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局面。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与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
分)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新中国积极同邻国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据材料二,1956-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怎样的趋势?中国在哪一届
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
分)
上升趋势。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
(6分)
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局面。说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
材料一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祥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
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新四大件”。
材料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4分)
现象:先票证定量购买生活用品。原因:物资短缺;生产力水平不高。
(2)依据材料二,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3分)
变化:从贫穷到富裕。原因:
改革开放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3)你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于何时吗?
(1
分)
1964年。
(4)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3
分)
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5)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作出了什么承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4
分)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