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最苦与最乐 第1课时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最苦与最乐 第1课时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0 17:3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七年级

16.最苦与最乐
导入新课
有人说:“快乐和痛苦都是生活的孩子,他们是形影不离的一对,我们都是在快乐和痛苦的交织中感受着生活。”那么在这悲喜交织、苦乐参半的人生路上,究竟何为最苦,何为最乐?
或许我们甚少去思考,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3.弄清楚“最苦的事”是什么,作者是怎么引出来的,又是怎么论证的。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学者。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晚年他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他的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作家作品
文体常识
议论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摆靶子——摆实质——论危害——作结论(正面论点)。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是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一、初读课文,读准下面加横线的字音

(
)
契(
)约

(
)却
纵(
)然
监督(
)
如释(
)重负
悲天悯(
)人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心安理得:
仁人志士: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自主学习
lǎn

xiè
zònɡ

shì
mǐn
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自主学习
第一部分

二、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1-3
)
阐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第二部分

(
4)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5-6
)
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
三、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本文论述的道理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
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不应该逃避责任。
三、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1、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引出这个论点的。
自主学习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分论点
(1)为什么“贫、失意、老病死”不是最苦的?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
设问



失意
老、死
知足
安分
达观
谈苦
提出论点
自主学习
(2)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凡人在世间一天,
便有应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结论:
最苦的原因是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三、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1、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引出这个论点的。
自主学习
三、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2、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答应人的事没办
欠了人家钱不还
受了恩惠不报答
得罪了人不赔礼
责任未了
睡里梦里都有别人的影子纠缠
后果
自主学习
三、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3、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人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1.完成课后练习。
2.再次熟读课文,思考: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