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之《陋室铭》 第1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之《陋室铭》 第1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0 17:4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七年级

17.短文两篇《陋室铭》
导入新课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是对那些身居陋室,胸怀天下着的歌颂。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刘禹锡就正是这样的人。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了简陋的居室,他自己称为“陋室”。其居室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走进他的陋室,你一定会被刘禹锡的高风亮节所深深打动。
陋室铭
刘禹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文言文朗读训练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文言积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
太子宾客,世称刘
宾客。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传世,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浪淘沙》《竹枝》《杨柳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等。
作家作品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降职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广东连州、安徽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势力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半年之间,让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一家老小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
写作背景
“铭”的文体特点
铭,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也就是墓志铭。一类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两类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是一样的: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我们常用的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文体介绍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韵脚: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ing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是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自主学习
2.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后面课件中内容说明:
吕蒙:加横线且用蓝色标注的,表示注释里有解释的词语;
“留”:没加横线且用红色标注的,表示补充解释的字词;
:打∨的表示必须掌握的字词,要求记住字词的意思或用法。
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石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借助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要求:文从字顺
在于
自主学习
名词作动词

形容词作动词
简陋的屋舍

名词作动词,长到,蔓延到
映入
旧指读书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
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云:何

之有?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借助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要求:文从字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自主学习
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使动,使…劳累
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何陋”
什么

1.
通假字
(本课无通假字)
2.
词类活用
名,动词用作名词,出名,有名
有仙则名:
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文言积累
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
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蔓延到
4.
古今异义
古:

今:
鸿雁
鸿

古:
芳香
今:
德行美好

古:
形体、躯体
今:
形状
文言积累
3.
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
)
何陋之有(
)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丝竹
古: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今:
丝绸和竹子
文言积累
5.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
1.完成课后练习。
2.整理课文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并背诵课文及翻译。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