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的歌》
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九课《“六一”的歌》第一课时。
2、课型:演唱教学
3、教材分析
节日是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本课,《“六一”的歌》是一首歌唱儿童节日的歌曲,全曲由三个乐段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七声徵调式, 2\4拍子。在歌曲的第一、二乐句中主音到属音的下行四度在旋律中反复出现,明亮而富有特色,衬词:啊哩哩“配上有同音反复的“x x x”节奏,更加天真活泼。第三乐句加入了切分音,四分附点音符和后半拍起等较复杂的节奏,在热烈欢快的旋律中结束全曲。歌曲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自己的节日里幸福、甜蜜的感觉。
4、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爱音乐,善于表现模仿, 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身心可塑性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学习习惯 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快乐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本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六一”的歌》,并能用轻松、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大胆积极的参与演唱,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并用简单的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6、设计理念: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托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 。本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聆听音乐。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体验、发现并创造。合理运用课件教学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理解——创造”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崭新的教学思想,降低学习难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7、教学重点
学会感受,演唱《“六一”的歌》,并能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8、教学难点
(1)、节奏 x x x和x x 0 x 的节奏.
(2)、能分辨表现歌曲的旋律音高,并准确的演唱。
9、教具准备
钢琴, 多煤体教学设备.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景,感受体验。
1、师:播放《六一的歌》音乐拍手进教室。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高兴的、欢快的------
师:哦,那当你们感到高兴,快乐的时候,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达心里的喜悦?
生:笑。唱歌------
师:我们一起来笑一笑?
师生哈哈大笑
2、师:除了笑,高兴时林老师还喜欢用跳舞的方式来表达,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在表演的时候都创编了哪些动作?
生:模仿。
3、师:同学们学得真快!让我们带上微笑的表情和老师一起表演吧!
4、师:小朋友们听出来了吗?我们舞蹈的这段音乐是表现什么节日的歌曲呢?
师:每年的“六一”你是怎样过的?
师总结: “六一”节是我们的节日,它也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那么在个美好的节日里各国的小朋友又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呢?
课件欣赏:各国儿童的六一节!
师:是啊!今年的“六一”节又快到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六一”的歌》去感受六一节的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体态律动推动学生对音乐情绪的初步感受,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妙引导,解决难点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的聆听歌曲!你能听出歌曲里面都讲了什么吗?
1、听音乐,说歌词。
(1)师:比比灵巧的小耳朵!
生1:六一的歌儿是甜的
师:“的”de在音乐当中很多时候都读做di。
(2)还有谁能说说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2:六一的鲜花是香的。
解决节奏歌词难点:
一个 0个都是美的
(轻巧有弹性的,活泼的)
一 个 个都是美的
(连贯,亲切的流畅的)
2、师:带上香、甜、美的感觉来感受聆听这首音乐。
3、带上动作跟音乐再次感受表演歌曲。
4、玩一玩----------歌词接拢小游戏
(1)师:歌曲不仅旋律美歌词也很美老师忍不住的想读读歌词!请同学们轻轻的拍手为老师伴奏?
(2)师生合作读歌词。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本环节通过听—说---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歌曲的聆听体验音乐,从中熟悉歌曲,激发对歌曲情绪的表达,为后面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三、循序渐进,学唱歌曲
1、师:六月里,歌儿甜。六月里,花儿香。,
(1)、让我们一起用唱快乐的“哩”跟着音乐轻轻唱歌曲。
(2)模唱歌曲。
(3)、跟音乐轻声唱。
2、分句聆听对比,解决难点。
(1)师:比一三句哪一句比较高哪一句比较低
(2)师:在比比2句和第4句。
(3)、我们再一起听第5句,这是整首歌曲最美的一句。
(4)听第六句这是最高兴的一句,提醒“啊哩哩”的唱法!
根据学生没唱准的乐句进行对比。
3、多种方式演绎歌曲。
(1)师生合作唱。
(2)指出领唱和齐唱,请生当小老师领唱。
(3)、小组合作唱
4、歌曲感情处理。
师:要想把歌曲唱得更好听,大家觉得我们还应该怎么样呢?
指导学生把声音唱得轻巧有弹性。
5、师:让我们边唱边舞配上舞蹈动作为歌曲伴奏吧。
【设计意图】:在充分聆听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就可以水到渠成了。本环节,摒弃了逐句教唱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说歌词、念歌词、轻声跟唱,继而由个别唱出易唱的、喜欢的句子,自然地过渡到教师的具体指导,难点句子则也通过学生“聆听——对比——发现”加以解决,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与喜悦,整个学歌过程轻松愉快。
四、情感升华, 表现歌曲
1、在歌曲“啊哩哩”的地方加上伴奏。
师:除了用舞蹈为歌曲伴奏,小朋友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生:
2、展开想象,用不同方式表演歌曲。
师:引导用不同方式为歌曲伴奏:。
生:表演。
师:其实伴奏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还可以拍桌子,用乐器伴奏还可以------。
生:
师: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吧,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演 。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表演啊?请生上台表演!
3、跟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唱!
4、把精彩留住,用不同的造型动作表现快乐的心情!
【教学意图】:让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五、课堂总结
师总结:“六一”的我们是这样的幸福快乐!“六一”它走进了每个小朋友的心里,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多才多艺!相信今年的“六一”大家将过的更精彩!生拍手随音“六一”的歌乐走出教室!
《“六一”的歌》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下,怎样的课才是孩子们喜爱的好课呢?我认为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充分发挥音乐特性,在反复聆听、律动体验中学会演唱歌曲,享受歌曲,感受歌曲的魅力。这才是我们对音乐课堂的追求。回顾这堂课的点点滴滴。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音乐课要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小学生的经验是有限的,生活中形象再现越明显的、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越强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音乐“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本课科学适度地创设特定情景,直观的让学生欣赏各国小朋友过”六一“时的图片,把学生带入”六一“的场景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让他们自然而然的走进音乐。二、音乐课要在参与中快乐聆听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只有孩子们真正有效的主动参与,才能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技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达到相关的教学目标。
三、音乐课要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充分发挥其中蕴含的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把知识与技能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使学生通过表情达意的双重汲取,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获得深刻的音乐审美体验和持久的艺术回味,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音乐课要有效整合学科知识,灵活多变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本课把音乐与游戏、舞蹈律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视、等各种感觉活动、唱歌、创作、表演、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认真聆听音乐时既动口、动手、动脚,同时通过创编歌词,创编舞蹈动作等,让他们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让音乐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