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数与代数-复合应用题》习题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数与代数-复合应用题》习题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11:5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与代数-复合应用题》习题1
一、解决问题
1.学校用地砖铺会议室地面.用每块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地砖,需要320块才能铺满;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才能铺满?
2.一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5.4米,照这样计算,如果再织2小时,一共可织布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其中一种用比例解)
3.春雨面粉厂加工面粉,已知10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75千克,照这样计算,10吨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4.一间教室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需要720块,如果改用面积是0.16平方米的方砖,那么需要多少块?
5.洗衣机门市部,上午卖出洗衣机5台,比下午多卖出2台同样的洗衣机,下午比上午少收售货款3780元,上下午共收售货款多少元?
6.小芳读一本故事书,每天读15页,12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18页,几天可以读完?(列方程解答)
7.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
8.朝阳小学五年级有两个班,一班有51人,二班有49人,期中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已知二班的平均成绩比一班的平均成绩高7分,那么二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9.王飞到山上图书馆借书,他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从原路返回,每小时行6千米.求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10.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返回时,速度提高,结果提前1小时到达甲地.甲、乙两地相距440千米,求这列火车的往返平均速度.
11.李叔叔骑自行车到县城去买东西,去时因有上坡路速度是12千米/小时,1.5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因有下坡路速度是18千米/小时,李叔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2.小刚在期末考试时,英语成绩公布之前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0分,英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上升了2分,小刚的英语考了多少分?
13.两个粮库共有粮食420吨.从甲粮库取出30吨粮食放入乙粮库,两个粮库的粮食就同样多.原来两个粮库各有粮食多少吨?(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14.中原领航实验学校开展了综合课程学习,七年级某班有34名同学分别到河南省博物馆和郑州市科技馆进行学习,到河南省博物馆的人数是到郑州市科技馆的人数的2倍多1人,求到两个地点学习的同学各有多少名?
15.有两条纸带,一条长21厘米,一条长13厘米,把两条纸带都剪下同样长的一段以后发现长纸带剩下的长度是短纸带剩下的长度的2倍,问剪下的一段有多长?
16.水果店有两箱苹果,第一箱的质量是第二箱的4倍.如果从第一箱拿7.5千克苹果放入第二箱,则两箱苹果的质量一样多.原来两箱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17.一种商品随季节出售,如果按现价降低10%,每件仍可盈利200元;如果按现价降低20%,则每件亏损220元.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是多少元?
18.育才小学学生乘汽车去春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一辆车.有多少个学生去春游?
19.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20.用一根绳子测量一口枯井的深度,把绳子对折一次量,井外多6米,把绳子对折两次量,井外多1米.井深多少米?绳子长多少米?
21.妈妈给一批上衣缝纽扣,如果每天缝15件,就比规定的工期晚2天完成;如果每天缝18件,就可比规定的工期提前3天完成.这批上衣共多少件?
22.学校分配寝室.如果每间住6人,还有20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住8人,正好住满.学生宿舍有多少间寝室?
23.学校安排新生住宿,若每间宿舍住6人,则多出34人;若每间宿舍住7人,则多出4间宿舍,求住宿舍的学生有多少人?(列方程解应用题)
24.神童幼儿园里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就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就少12个玩具,幼儿园里有多少个班?
25.小聪7岁时,他的爸爸37岁,当小聪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时,爸爸多少岁?
26.兄弟二人三年后的年龄和是26岁,弟弟今年的年龄恰好是兄弟二人年龄差的2倍.请问3年后兄弟二人各几岁?
27.今年小玲和妈妈岁数之和正好是60岁,小玲的岁数是妈妈的1/4,小玲和妈妈今年各有多少岁?
28.今年小亮和爸爸的年龄和是37岁,其中爸爸的年龄比小亮的3倍多1岁.小亮今年几岁?
29.老张问了小李的年龄后,老张说:“当你到我现在的年龄时,咱们的年龄之和是72岁,在我是你现在的年龄时,你的年龄刚好是我现在的五分之一.”问:两人现在各多少岁?
30.某中学对校园主干道进行绿化,计划把道路的一侧全部栽上银杏树.要求路的两端都栽一棵,并且每相邻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一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6米栽一棵,则树苗正好用完.这条道路共多长?
31.城东新区新修了一条道路,全长1500米,在这条道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60米安装一盏路灯,相邻两盏路灯之间等距离地栽2株侧柏.
(1)共栽种了多少株侧柏?
(2)相邻两株侧柏之间间隔多少米?
32.园林工人计划在一条公路的一旁种37棵树,每相邻两棵树间隔5米.实际栽种了46棵树(两端的树不动),实际每相邻两棵树间隔多少米?
答案
一、解决问题
1.解:9×320÷(4×4)
=9×320÷16
=180(块)
答:需要180块才能铺满.
2.解:
方法一:
设一共可以织布x米,
5.4:3=x:(3+2),
3x=5.4×(3+2),
3x=5.4×5,
x=9,
答:一共可以织布9米.
方法二:
5.4÷3×(3+2),
=5.4÷3×5,
=9(米),
答:一共可以织布9米.
3.解:75÷100=0.75(千克)
10吨=10000千克
0.75×10000=7500(千克)
答:10吨小麦可磨面粉7500千克.
4.解:设改用面积是0.4平方米的方砖需要x块,则:
0.16x=0.09×720
0.16x=6.48
x=405
答:需要405块.
5.解:3780÷2×(5﹣2+5)
=1890×8
=15120(元)
答:上下午共收售货款15120元.
6.解:设x天可以读完,
18x=15×12
18x=180
x=10
答:10天可以读完.
7.解:(74+15×3)÷(4+3),
=(74+45)÷7,
=119÷7,
=17(小时);
答: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7小时.
8.解:一班:[(51+49)×81﹣49×7]÷(51+49)
=[8100﹣343]÷100
=77.57(分)
二班:77.57+7=84.57(分)
答:二班的平均成绩是84.57分.
9.解:(1+1)÷(1÷3+1÷6)
=2÷()
=2
=4(千米);
答: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4千米.
10.解:往返速度比=1:(1)=1:5:6
因为甲、乙两地的距离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
所以往返的用时之比为6:5
去时用时1÷(6﹣5)×6
=1÷1×6
=6(小时)
反回时用时
6﹣1=5(小时)
440×2÷(6+5)
=880÷11
=80(千米/小时)
答:这列火车的往返平均速度80千米/小时.
11.解:12×1.5×2÷(1.5+12×1.5÷18)
=36÷2.5
=14.4(千米/时);
答:李叔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14.4千米/时.
12.解:(90+2)×5﹣90×4,
=460﹣360,
=100(分),
答:达瓦的英语考了100分.
13.解:如图:
(420﹣30×2)÷2
=(420﹣60)÷2
=360÷2
=180(吨),
420﹣180=240(吨),
答:甲粮库有粮食240吨,乙粮库有粮食180吨.
14.解:设郑州市科技馆的人数为x人,则到河南省博物馆的人数为2x+1人,
2x+1+x=34
3x=33
x=11
34﹣11=23(名)
答:到郑州市科技馆11名,到河南省博物馆23名.
15.解:设剪下的一段有x厘米,可得方程:
2
21﹣x=2×(13﹣x)
x=5
答:剪下的一段有5厘米长.
16.解:(7.5×2)÷(4﹣1)
=15÷3
=5(千克)
5×4=20(千克)
答:原来第一箱苹果有20千克,第二箱有5千克.
17.解:(200+220)÷(20%﹣10%)
=420÷10%
=4200(元)
4200×(1﹣10%)﹣200
=4200×90%﹣200
=3780﹣200
=3580(元)
答: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是3580元.
18.解
(15+65+5)÷5
=85÷5
=17(辆)
65×17+15
=1105+15
=1120(人)
答:一共有1120个学生去春游.
19.解:(6+9)÷(9﹣6)
=15÷3
=5(条);
6×(5+1)=36(人)
或9×(5﹣1)=36(人);
答:这个班共有36人.
20.解:绳长:
(6﹣1)÷(),
=5,
=20(米);
井深:
20÷2﹣6,
=10﹣6.
=4(米);
答:井深4米,绳子长20米.
21.解:(2+3)÷(),
=5,
=5×90,
=450(件);
答:这批上衣共450件.
22.解:20÷(8﹣6)
=20÷2
=10(间)
答:学生宿舍有10间寝室.
23.解:设学生宿舍有x间,
6x+34=7(x﹣4)
6x+34=7x﹣28
6x+34﹣6x=7x﹣28﹣6x
34=x﹣28
34+28=x﹣28+28
x=62;
6×62+34
=372+34
=406(人);
答:住宿舍的学生有406人.
24.解:(2+12)÷(10﹣8),
=14÷2,
=7(个),
答:幼儿园有7个班.
25.解:(37﹣7)÷(1)
=30
=90(岁)
答:当小聪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时,爸爸90岁.
26.解:年龄差:(26﹣3﹣3)÷(2+2+1)
=20÷5
=4(岁)
哥哥:(26+4)÷2
=30÷2
=15(岁)
弟弟:26﹣15=11(岁)
答:3年后哥哥15岁,弟弟11岁.
27.解:小玲的年龄是:60÷5=12(岁),
则妈妈的年龄是:60﹣12=48(岁),
答:小玲12岁,妈妈48岁.
28.解:(37﹣1)÷(3+1)
=36÷4
=9(岁)
答:小亮今年9岁.
29.解:老张:72÷(1),
=72÷(1),
=30(岁);
小李:30×(1)=18(岁);
答:老张现在30岁,小李现在18岁.
30.解:设原有树苗x棵,由题意可得:
6(x﹣1)=5(x+21﹣1)
6x﹣6=5x+100
6x﹣5x=100+6
x=106
(106﹣1)×6
=105×6
=630(米)
答:这条道路共630米长.
31.解:(1)1500÷60×2
=25×2
=50(株)
答:共栽种了50株侧柏.
(2)60÷(2+1)
=60÷3
=20(米)
答:相邻两株侧柏之间间隔20米.
32.解:5×(37﹣1)
=5×36
=180(米)
180÷(46﹣1)
=180÷45
=4(米)
答:实际每相邻两棵树间隔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