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0 15:3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知道清朝的疆域;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在台湾的建制;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康熙帝平定葛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过程与方法:
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增强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责任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后,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从中体会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增强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清朝对边疆地区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史实与制度。
难点: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6个星座56支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秦朝、汉朝、唐朝、元朝、清朝等是我国统一国家形成的基础,更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行程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尤其是清朝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你知道清朝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吗?清朝的民族政策又有什么特点呢?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导入新课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清统一全国: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3、作用: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都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相关史事:
大陆居民在宋元时期开始移居台湾垦殖。明朝末年,在荷兰人入侵台湾之前,颜思齐等人招募福建沿海地区数千人到台湾岛,筑寨定居,开垦荒地。随后,福建官府、郑芝龙等大量招募福建、广东等地的居民到台湾,发展台湾的农业生产和海上贸易。由于迁居台湾的闽南人居多,闽南方言所称“大员”“台员”“大湾”等,逐渐演化为“台湾”。明末公文开始正式使用“台湾”的称谓。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背景: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清初,郑成功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决心收复台湾
材料:“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
2、过程:
1661年,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4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登陆后,受到数千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荷兰军队分水陆两路反攻。郑成功指挥军队迎击,在海上击沉荷兰战舰,在陆路迅速占领重要港口,把敌人包围在赤嵌城和台湾城两个孤立据点。赤嵌城的荷兰军队看到坚守无望,向郑成功投降。随后,郑成功对台湾城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并多次打败荷兰的海上援军。
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侵略者被迫投降。至此,被侵占了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人物扫描:
郑成功自幼好学,15岁入县学为秀才,21岁到南京当太学生。明朝灭亡后,他弃文从武,投入了反清的战斗,在厦门一带组织队伍,与清军对抗。他曾北上出击,进逼南京,后来被清军打败,退至厦门。郑成功面对严峻的局面,决心收复台湾作为抗清的基地。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他把军队派到各地垦田,并招徕大陆移民开垦荒地,派人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治理台湾。清王朝在稳定了对内地的统治后,决定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3、清设置台湾府:
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册封达赖和班禅:
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亲自入京朝贺。
1653年,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还拨专款重修布达拉宫。
康熙时,清军入藏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
1713年,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立驻藏大臣: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权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3、1793年,乾隆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内容:
(1)、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2)、驻藏大臣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
(3)、西藏地方达赖和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个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的批准。
清朝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相关史事:
为防止藏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童,根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定,乾隆皇帝特别颁发两个金瓶,一个放在雍和宫,一个放送往拉萨,规定选定转世灵通时, 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
六世班禅参加乾隆帝祝寿庆典
乾隆时,班禅六世拒绝英国同西藏单独建立通商关系,明确表示:整个西藏是在中国大皇帝主权管辖之下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六世班禅维护国家统一,表示:西藏是中国领土,拒绝英国侵略要求。
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
须弥福寿庙
承德避暑山庄建有12座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团结蒙、藏王公贵族的活动场所,有着“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效果。这些庙宇,是清代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象征,也是抵御外辱、战胜民族分裂的历史见证。
乾隆帝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不寺,修建了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四、巩固西北边疆
1、平定葛尔丹叛乱
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格尔部落首领葛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叛乱。1758年,乾隆帝派清军进入南疆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小和卓亲自屠杀逃亡的士卒,也不能禁。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了这次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大小和卓,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无罪之人,不会株连。在维吾尔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清朝在新疆设立的最高长官称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土尔扈特部回归:
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
意义:土尔扈特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五、雅克萨之战:
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过程: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皇俄国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相关史事:
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意义: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六、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 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三)、本课小结:
在清朝统一政权下,我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清朝疆域的统一和巩固不是靠某个人创造的,而是清朝五十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做出了贡献。
(四)、课堂练习
1、著名学者郭沫若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D )A.文天祥 B.戚继光 C.俞大猷 D.郑成功
2、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 一观点 ( C )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庙的碑亭内。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出强调六世班禅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B )A.满族 B.藏族 C.回族 D.蒙古族
4、清朝廷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置西域都护②设置伊犁将军③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的叛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二十三年正月,罗刹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该事件指的是( B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C.土尔扈特部回归D.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五)、板书设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清统一全国:
2、措施:
3、作用: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背景:
2、过程:
3、清朝设台湾府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册封达赖和班禅:
2、设立驻藏大臣:
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四、巩固西北边疆
1、平定葛尔丹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土尔扈特部回归
五、雅克萨之战:
1、背景:
2、过程:
3、意义:
六、清朝的疆域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