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07: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教学设计
单元 学习
内容 人体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 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 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本章用三节分别介绍血液、血管和心脏,显得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本章还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单独安排一节,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知识

技能 知识点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4.列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技能点
本章列入了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尤其是后者在实验和观察技能上要求较高,应努力完成。此外,读懂血常规化验单、记录不同状态下的心率、为你的家人量血压以及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都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予重视。
过程

方法 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对照插图,尝试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并标出动脉血和静脉血。
4.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 通过了解献血和骨髓捐献对于挽救生命的意义,认同义务献血和骨髓捐献,关注生命,关爱他人。
3. 通过心脏结构的学习,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课时 内容
计划 本章六课时:
第一节一课时,第二节二课时,第三节二课时,第四节一课时。
教 案 首 页
课题 第四章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型 新课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方面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2.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方面
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
通过了解献血和骨髓捐献对于挽救生命的意义,认同义务献血和骨髓捐献,关注生命,关爱他人。
知识 结构图 创设情境,学习新课——观察血样标本,展示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的组成——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学习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学情 分析 学习起点预测 每个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历,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还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中获取到有关血液的信息。
学习困难预测 如何让学生将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与实际相联系是这节的困难
教学 具准备
化验单、课件、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板书 设计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水(91-92%),还有少量的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形态
结构
功能
数量(每升)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
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男子5.0x1012
女子4.2x1012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
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10)x109
血小板
个体最小,
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100-300)x109
教学 反思 呈现
现象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我关注了学生情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学会学习,特别是讲授的内容,关注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力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令人遗憾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有些环节还需细致推敲,板书过于简单,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引以为戒。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 案 续 页(第 课时)
步骤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导入 用美国红十字会主席伊丽莎白说过的一句话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
过渡语:输血对人类有重要意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那么,血液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血过多的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呢?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这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流动的组织——血液
















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察血样标本
1.?师: 认真观察试管1(加入抗凝剂)和试管2里的家畜血液,发现什么现象?
2.?师: 结合实验,提出问题:
加入抗凝剂的家畜血液的分层现象,思考如下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试管中的血液分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的容积比例大致是多少?
生:观察和思考,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回答问题:
3.? 归纳、总结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位于试管1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和交界处的白色物质,统称血细胞。
4.过渡
血细胞又包括哪些组成成分呢?我们看一下血常规化验单。
利用课件展示常规化验单
1.? 师:你能读懂这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吗?项目一栏中的RBC、WBC、Hb、PLT各代表什么含义?通过测定值能说明什么问题?课下,同学们都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了预习,请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2.? 指导、评价并激励学生。
3.? 提问:
???????? 由血常规化验单项目一栏中的信息,能否推断出血细胞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 为什么把血液称作“流动的组织”?
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部分,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一层白色物质中。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浆
师:1.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试管1中的血浆,它有什么特点呢?

师:2.观看课件《血浆成分示意图》,通过饼状图,你能否了解血浆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呢?
师:3.水在血浆中占有这么高的比例,与血浆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血细胞
(一)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在医院里,进行血常规化验时,医生从你的手指上取一滴血,然后将血滴在载玻片上,做成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然后递给你一张化验报告单,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呢?同学们也来观察一下吧!
2.示范显微镜的正确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3.巡视、检查、指导,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红细胞
展示课件《电镜下的红细胞》
师:1.这是电镜下的红细胞,观看后,哪一位同学能够描述它的特点?
2.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请先看屏幕,再回答问题。
(三)白细胞
展示课件《电镜下的白细胞》
师:1.这是电镜下的白细胞,观看后,哪一位同学能够描述它的特点?
生:白细胞数量少,人体内每升血液含(4~10)x109个,白细胞的形状有多种,通常呈圆球形,有细胞核,一般都比红细胞大。
2.观看课件《白细胞吞噬病菌》,请说出白细胞的功能?
总结白细胞的功能:防御、保护
3.课堂讨论:
???? 身体某处出现外伤,伤口周围为何出现“红肿”现象 ?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分布在血液中,而身体的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如何达到感染处,吞噬细菌?
(四)血小板
展示课件《电镜下的血小板》
1.这是电镜下的血小板,观看后,哪一位同学能够描述它的特点?
观看,归纳、总结
2.? 观察未加入抗凝剂的家畜血液,我们发现了凝固的血块,血液凝固与血小板有什么关系。
3.? 特别强调一下:血块周围淡黄色的液体叫做血清,其不含蛋白质纤维,这是血清与血浆不同点。
总结出血小板的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当血管受伤而流血时,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凝集成团,并经伤口粗糙表面的摩擦,即破裂而释放一种物质,发生一连串的化学反应,最后产生不溶性的蛋白质纤维。这种蛋白质纤维,将血细胞缠绕成一团血块,血液凝固,堵住伤口。
5.? 知道了血浆和血细胞的作用,大家能否总结出血液的功能呢?
补充:血液还能够调节体温。
生:观察并回答:试管1里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试管2里的血液凝固了。
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通过课下搜集资料和预习,解释血中的RBC、WBC、Hb、PLT的含义,并说出我国有关RBC、WBC、Hb、PLT的正常参考值。
生:思考、回答
????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生: 特点: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生:主要成分:水(90%)、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含氮废物等(3%)。
生:主要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生:成熟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所以,血液呈现红色。
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同时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白细胞有数种不同类型,有的种类可吞噬病菌,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穿过血管壁,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即发炎。
? 白细胞可做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吞噬病菌。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是最小的血细胞,也无细胞核,人体内每升血液含(100~300)x109个。
4.? 课堂讨论:
生活中,我们的皮肤划破一个小伤口出血时,血液为什么会自然凝固?
总结功能:运输、防御

教学
拓展
血液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如果造血系统出现了恶性增生病变,就会得白血病。请同学介绍课下收集到的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的资料。
2.? 骨髓捐献教育。
(献出你的爱心,重新点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3.? 除了骨髓移植可以获得造血干细胞,科学家又发现,新生儿的脐带血中也有造血干细胞,请同学阅读课后资料。
阅读课后资料《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研究》,拓展知识。

总结
提升
找一张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结合所学习的内容,解读这张化验单。
2.列表比较血细胞的成分和主要作用。
形态
结构
功能
数量(每升)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3.关于血液凝固问题
血液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血凝块,这一现象叫做血液凝固。血液流出人体血管就会发生凝固。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连锁反应的结果,其最后阶段是由原来溶解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像细丝一样,在形成过程中相互交错重叠,并把血细胞网罗在内,使原来呈溶胶状态的血液逐渐变成凝胶状态的血凝块。血凝块形成以后,由于血小板收缩蛋白的收缩作用,使血凝块回缩变硬,同时析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血清。

课堂
练习
设计 课后练习题:
1.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2.贫血患者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并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一般地说,贫血患者应当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集训,可以增加足球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力。
4.白细胞吞噬了病菌和死亡的细胞后,自己也会死亡,所以白细胞的寿命比较短。

作业
设计 《学习目标检测》我来填、我来选、我来看 基础性
《学习目标检测》我来想、我来做 提高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