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
课题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课型 理论课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ABO血型的种类,认真阅读输血关系表,知道输血的原则。
2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能力目标
提高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阅读血量和输血的有关知识,懂得每个公民都有献血的义务,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感。
知识 结构图 一、ABO血型系统
二、血量和输血
教学 重难点 同型输血
血量和输血
学情 分析 学习起点预测 知道有四种血型──A型、B型、O型、AB型。
学习困难预测 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原因
教学 具准备
光碟
板书 设计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一、ABO血型系统
各种血型之间的关系
受 血 者
A型
B型
O型
AB型
A型
√
×
×
√
B型
×
√
×
√
O型
√
√
√
√
AB型
×
×
×
√
二、血量和输血
人体血量占体重的7-8%
一次失血不超过10%,不影响身体健康
每个公民都有献血的义务
教学 反思 呈现
现象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 案 续 页(第 课时)
步骤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导入 输血可以挽救生命。早在五百多年前,当时年老体衰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输入了三个健康男孩的血。虽不知是静脉注射还是口服,但这次输血是灾难性的,三个孩子死了,教皇也没有保住生命,而庸医则逃往国外。
1909年奥地利人郎德斯泰纳(Kar1Landsteiner)首先发现了了第一种血型——ABO血型。此时,人们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输血应该避免“不相容”。 输血时,如果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输血的原则是:应该输同型血。Landsteiner在输血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重
难
点
突
破
血液除了ABO血型以外,还有其他血型系统。所以,安全的方法是输血前应该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即受血者的血与供血者的血液相实验,是否出现凝血现象。
除此以外,输血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输入全血或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如,严重贫血者应输什么?
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呢?
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使病人补充血量。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是维持人体相对稳定,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般血量在4200~4800毫升左右,如果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1200毫升~1500毫升以上),就会危及生命。
教学
拓展
[过渡] 输血的原理搞清楚了,目前临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分析不愿献血人的原因:(1)意识差 (2)恐惧感
究竟丢失多少血量会对身体有影响呢?
[新闻资料] 5岁儿童因缺血死亡──无血源。其原因?
通过本节的学习,对输血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请同学们回到开始的阅读材料上。我们更应理解的是多尔夫人讲的最后一句话:“医学最终比不上这样一个‘奇迹’: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心甘情愿地把鲜血捐献出辛,此拯救他们从未谋面,不曾相识的人的生命。”希望同学们谈谈对此的看法。
总结
提升
献血的条件:
无传染病史,无慢性病的健康的成年人,每一个健康的公民都有献血的义务。
血型:输血前一定要检查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是否符合。
课堂
练习
设计
慧眼识珠
1.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2.AB型的人的血可以给哪种血型的人输血(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3.某一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为多少才能引发生命危险( )
A.1 200~1 500 mL B.800~1 000 mL
C.600~700 mL D.400~500 mL
4.我国提倡多大年龄的人可以无偿献血( )
A.22~45周岁 B.18~45周岁 C.18~55周岁 D.22~55周岁
5.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的( ),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A.10% B.20% C.30% D.40%
作业
设计 必
做 《学习目标检测》我来填,我来选,我来看
选
做 《学习目标检测》我来做
重
难
点
突
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使病人补充血量。人体内的血液总量是维持人体相对稳定,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般血量在4200~4800毫升左右,如果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1200毫升~1500毫升以上),就会危及生命。如果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为什么?
献血的条件:无传染病史,无慢性病的健康的成年人,每一个健康的公民都有献血的义务。
血型:输血前一定要检查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是否符合。
通过本节的学习,对输血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请同学们回到开始的阅读材料上。我们更应理解的是多尔夫人讲的最后一句话:“医学最终比不上这样一个‘奇迹’: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心甘情愿地把鲜血捐献出辛,此拯救他们从未谋面,不曾相识的人的生命。”希望同学们谈谈对此的看法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3~4周内相继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毫升~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在讨论中,教师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加入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