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有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能否呼吸、生长、繁殖、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遗传和变异、进化等。
2.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是营养方式的不同。植物属于自养生物,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属于异养生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
二、细胞学说
1.细胞的发现:胡克利用自制改进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时发现了细胞;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施莱登和施旺首次提出了细胞学说,魏尔啸完善了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三、细胞的基本结构
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异同可用下表反映(“√”表示有相应结构,“×”表示无相应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动物 × √ √ √ × ×
植物 √ √ √ √ √ 可能有叶绿体
细菌 √ √ √ 无成形细胞核 × ×
真菌 √ √ √ √ √ ×
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细胞结构 作用
细胞壁 __保护__和__支持__功能(植物、真菌和细菌)
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_物质__交换
细胞质 细胞进行__生命活动__的场所
细胞核 内含__遗传物质__(DNA),与遗传有关,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在__细胞质__内,是进行__光合作用__的场所(绿色植物所特有)
液泡 内含__细胞液__
四、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
2.使用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
①安放:安放时,要使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放在实验者前方略偏左的地方,便于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
②对光(二正对一调节):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直至视野里看到明亮的圆形光斑为止;
③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观察对象正对通光孔;
④调焦:先用眼睛注视物镜,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接近装片,然后左眼看目镜内,反向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⑤观察记录:绘制细胞图时,图的位置要适中;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线条要均匀一致;区别明暗要用铅笔点出疏密不同的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
⑥收镜整理:把目镜放回镜盒,在镜筒的上方盖上塑料盖。然后两个物镜朝前放置,镜筒下降。反光镜要竖放。
五、观察动物和植物细胞
1.制作临时装片
基本步骤:①取载玻片,滴液;②取标本;③放标本在液体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可用这7个字来帮助记忆:“擦、滴、撕、展、盖、染、吸”。
注意事项:
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为__清水__。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为__生理盐水__。滴液时液体不能过多。
②染色的方法: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1~2滴染色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染色。
③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能避免气泡的产生从而防止影响观察。
2.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
像的性质变化: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②观察到的细胞物像变大;③视野变暗且视野变小。
显微镜的视野即人眼通过显微镜所看到的范围,在低倍镜下视野大,我们看到的范围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体积小;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小,看到的范围变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但细胞体积变大。
操作步骤:
①移像: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移动规律:若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可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像便会移到视野中央;若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可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像便会移到视野中央。即:“像在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像就会到视野中央”。
②换镜: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③调亮: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
④调焦: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六、常见的动物
根据有无脊椎骨,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1.八大类无脊椎动物:
名称 主要特征 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单细胞,结构简单 草履虫,变形虫
腔肠动物 多细胞,有口无肛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水螅,海葵
扁形动物 多细胞,有口无肛门,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猪肉绦虫
线形动物 多细胞,身体细长,线形,前口后肛门 蛔虫
环节动物 多细胞,环节体节构成 蚯蚓
软体动物 多细胞,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蜗牛
节肢动物 多细胞,身体、足、触角都分节,有外骨骼 虾、蜈蚣、昆虫
棘皮动物 多细胞,身体表面有棘 海参
五大类脊椎动物:
种类 生活环境 生殖方式 体温 呼吸器官
鱼类 终生水生 卵生,体外
受精 不恒定 鳃
两栖类 幼体水生,成体可水生也可陆生
幼体用鳃,成体用肺和皮肤(辅助)
爬行类 陆生、水生 卵生,体内
受精
肺
鸟类 陆生
恒定
哺乳类 分布广泛 胎生,哺乳
六、常见的植物
七、生物的分类
1.林耐的生物分类从大到小是界、门、__纲、目、科、属__、种七个等级。其中__种__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就是最小单位)。品种不是分类单位。
2.生物学上常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生物分类检索表:把各种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
八、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细胞分裂:通过细胞的分裂使单细胞生物的__个体__数量不断地增加,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数目不断地增加。
2.细胞生长:通过细胞的生长使单细胞生物的__个体__不断地变大,多细胞生物的__细胞体积__增大。
3.细胞分化:通过细胞的分化,逐渐形成不同的细胞类群——__组织__。
九、生物的结构层次
1.人体和多数生物都来自于一个细胞:__受精卵__。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__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植物:__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植物组织(宝岛赢积分)
组织名称 特点和主要功能
保护组织 细胞排列整齐,保护作用(植物体的表皮)
输导组织 细胞呈管状,输送营养物质(导管、筛管)
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根、茎、叶、花、种子、果实中都有)
机械组织 细胞呈细长形,细胞壁增厚,有支撑和保护作用
分生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具有持续和周期性分裂能力
动物组织(上帝鸡精)
组织名称 主要功能 主要分布
上皮组织 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皮肤、内脏器官表面等
肌肉组织 具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结缔组织 运输、支持等 血液、软骨、肌腱
神经组织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脑、脊髓、神经
4.器官:由多种__组织__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包括__营养__器官(根、茎、叶)和__生殖__器官(花、果实、种子)。
5、系统
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
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或人体。
例1、王华在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组织后,尝试用图中4种不同的组织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树皮通常很难拉断是因为富含甲
B. 水培植物的根能不断生长是因为有乙
C. 苹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由丙构成
D. 水果表皮破损后会很快腐烂是因为丁受损
例2、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 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 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 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 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例3、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盖好盖玻片后,进行染色时应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____。
(2)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a b c d
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____。
②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
③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 。
例4、王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____。
(2)王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上表)。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
1.如图是《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邮票。下列关于图中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邮票中动物均用鳃呼吸 B. 邮票中动物均属于恒温动物
C. 邮票中虾、蟹属于软体动物 D. 邮票中的鱼、乌龟、青蛙属于脊椎动物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③用碘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④盖上盖玻片
⑤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A. ⑤②①⑥④③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①②⑥③④ D. ①⑤②⑥④③
3.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
B. 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
C.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D.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的图象有圆黑色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该异物仍然存在.这说明该异物位于( )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装片上 D. 载物台上
5.下图中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虽然并不相同,但构成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A.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6.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7.如图是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②过程表示____,③④过程表示____。
(2)通过图中③④过程看出,细胞____是组织形成的必需过程。
(3)③过程形成植物的____组织,④过程形成植物的____组织。
8.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滴加的是0.9%的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的原因是___.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
(2)图乙、图丙、图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
(3)在图丁状态下找到相关物像后,在进一步放大观察的过程中,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___.
A.转动物镜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增大光圈
(4)戊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指出图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___.
9.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正对通光孔;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观察血涂片,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
1.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薄而透明.小奇同学顺手取了以下几种物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能观察到内部结构的是( )
A. 一根头发 B. 一块叶的下表皮 C. 一块吸水纸 D. 一块刀片
2.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当小虫跌进瓶里.瓶盖会自动关闭.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用洋葱鳞片叶“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4.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
A.物镜转换器 B. 细准焦螺旋
C. 粗准焦螺旋 D. 反光镜
5.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片前,都需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B. 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C. 染色时,都是先用碘液处理实验材料,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D. 盖盖玻片时,都是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6.小乐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在染色前进行了第一次观察,在染色后进行了第二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
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的细胞壁等结构
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安放临时装片后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
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葫芦藓、花生、油松、肾蕨和水绵五种植物的特点,按如图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其中②表示的植物是( )
葫芦藓 B. 花生 C. 油松 D. 肾蕨
8.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问题:
(1)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____移动。
(2)观察时,调节 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 倍。
(3)某学生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非常激动地把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变暗,要想在同桌面前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是 。
(4)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____(填字母)。(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5)在观察上述自制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细胞有流动的现象,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9.下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通过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B通过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____]____。
10.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___.而在做“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时,载玻片上要先滴加___.
(2)盖好盖玻片后,进行染色时应将___滴在盖玻片的___.滴加这种液体染色的目的是___.
(3)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___.
②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填结构名称)___.
③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___.
参考答案
例1、C
例2、B
例3、(1)一侧 (2)bda 细准焦螺旋_ 细胞核
例4、(1)无茎叶、有茎叶;(2)乙和丙
1.D 2.B 3.D 4.B 5.A 6.B
7.(1)分裂 生长 分化;(2)分化;(3)保护 营养
8.(1)B;(2)对光;(3)C;(4)不应该有液泡.
9.(1)低倍物镜;(2)C;(3)A
1.B 2.C 3.C 4.D 5.C 6.A 7.D
8.(1)右上方 (2)细 _200 (3)重新对光 (4)A (5)_用吸水纸在载玻片的一侧吸收多余的水分
9.(1)细胞分裂 染色体;(2)细胞分化;(3)E 系统
10.(1)气泡; 生理盐水;(2)碘液;一侧; 能观察清楚细胞的结构;(3)①BDA; ②细准焦螺旋; ③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