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忆鲁迅先生 课件 (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回忆鲁迅先生 课件 (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0 22:5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阅读
3 回忆鲁迅先生
萧 红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化、具有人情味的鲁迅,进而了解鲁迅的平凡和伟大。
2.学习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体会文章自然亲切、平淡质朴的语言特色。
3.理解作者对鲁迅的热爱、景仰和怀念之情。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少年鲁迅——天真烂漫、充满童趣
青年鲁迅——追求真理、热爱祖国
中年鲁迅——悲天悯人、关注普通人命运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年)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作者简介
【代表作】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生死场》《小城三月》等;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等;
散文《天空的点缀》《在东京》等
课前预习
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可敬的长者;
可亲的父亲;
幽默风趣的智者;
有血有肉的伟人……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1-13) 写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

第二部分 (14-34)写鲁迅先生与青年朋友的日常交往

第三部分 (35-66)写鲁迅先生与家人相处及辛勤工作
的情景
细读文本
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通过这些小事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细读文本
神情姿态
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饮食起居
喜欢北方饭、对萧红做的韭菜合子吃地开心
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待人接物
读青年来信、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样、陪客人
严格、宽容、和蔼、热情。
细读文本
休闲娱乐
工作习惯
日常琐事
开玩笑、看电影、翻书休息
幽默风趣、珍惜时间。
深夜工作、病中工作
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吃鱼丸、包书
严谨、细致、认真。
细读文本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更真实。
(2)更真挚。

(3)更有表现力。
品味语言
文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它的好处。
品味语言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描写鲁迅先生笑的样子,表现他的爽朗乐观、平易近人。
作者描写鲁迅先生走路时的样子,表现出鲁迅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精神。
品味语言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象夜里那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彻夜工作,刻苦勤勉,令人景仰
写法探究
1.语言质朴浅白。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课堂小结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神情姿态、待人接物、饮食起居和休闲工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课后作业
1.积累本课字词
2.回忆读过的文章,你印象中的鲁迅和萧红印象中的鲁迅有什么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些不同?写一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