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阅读
4 孙权劝学
司马光
第一课时
文学常识: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第一课时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
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
对……说
说
现在
掌管
事情
用
事务
难道
想
句末语气词
只
应当
历史
罢了
说
谁 比得上
认为
第一课时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
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开始
和
议事
非常(十分)
惊奇
现在
再,又
读书人
就
为什么
迟
于是
拜见
表顺承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
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成语积累
(1)吴下阿蒙:吴下指吴县,阿蒙是
吕蒙的小名。后泛指学识浅陋的人。
第一课时
品味对话,分析性格
1、思考: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用原文回答是“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是
因为吕蒙执掌军权的重要身份。所以“不可
不学”。
第一课时
2、思考:孙权是如何劝学呢?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
习的语句,并试着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果断,神态
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
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不悦之意,后一句则
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第一课时
文章虽短,但行文有波澜
一劝
一辞
再劝
始学
读起来使我们感受到孙权对吕蒙的殷切希望。
第一课时
4、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第一课时
作业:
熟读课文,整理并识记书下重点词汇。
2.完成思考探究第一、二题。
第一课时
感谢观看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第一单元·阅读
4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授课教师:马 爽 沈阳市培英中学
指导教师:胡东辉 辽宁教育学院
吴 燕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曹 震 沈阳市铁西区教育研究中心
统编版初中语文网络教学资源·七年级·下册 辽宁教育学院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探究学习
1、思考:孙权劝学的结果是怎
么样的?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第二课时
2、品味鲁肃对吕蒙说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语调来读劝学的结果呢?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所说的话是情不自禁的赞叹,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运用侧面描写表现吕蒙的进步。读鲁肃的话应该用充满赞叹的语气和惊喜的语调读出来。
第二课时
3、品味吕蒙对鲁肃说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
读出来呢?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的答话,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表现了他
的自信,又巧妙地照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吕蒙当
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读吕蒙的话应该用自豪、颇为自
得的语气语调读出来。
第二课时
4、鲁肃为什么“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
鲁肃主动与吕蒙结交,是因为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的,这表明鲁肃爱才、敬才;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也证实了孙权劝学成效的显著。
第二课时
5、从鲁肃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才、敬才
第二课时
6、吕蒙听从劝告学习,从“吴下阿蒙”到
“刮目相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能听取意见、好学
第二课时
7、孙权与吕蒙的对话,吕蒙与鲁肃的对话
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孙权与吕蒙是君臣关系,孙权的话是语重心长、充满关心爱护之意;
吕蒙、鲁肃皆为同僚,两人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第二课时
8、学了此文,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对你有什么启示?
从吕蒙的角度得到的启示:
(1)开卷有益,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长进,任何时候都不晚。
(2)要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促进个人的进步。(3)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从孙权的角度得到的启示:
(1)给别人提建议时要设身处地、有理有据、便于别人接受。
(2)热爱读书。
从鲁肃的角度得到的启示:
(1)与有才学、努力学习的人为友,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
(2)不能用旧眼光看待人和事。
第二课时
结构脉络
孙权
劝学
孙权劝学
力陈必要——不可不学
现身说法——大有所益
吕蒙就学
推脱不学——军中多务
听从劝告——乃始就学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结友而别
开卷有益
学必有得
第二课时
主旨:
本文通过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取得成就后
受到鲁肃赞许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耐
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品德,赞扬了吕蒙虚心听
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
益”,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长进的道理。
第二课时
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及
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学习过程则
一笔带过。先写孙权劝说吕蒙要努力
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学来侧面表现
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这样写既节省
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第二课时
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结束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必
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作家冰心曾说过: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第一课时
感谢观看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