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 咏鹅|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 咏鹅|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0 16:1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咏鹅 教案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轻柔、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
2、能用恰当地身体动作,表现鹅的姿态,能大胆地随乐参与表现;
3、能选择一件打击乐器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4、认识“反复跳跃记号”,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用自然、轻柔、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
教学难点: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猜谜语
1、教师出示谜面: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请你们猜猜,这是说的哪种动物呢?”
身穿白袍子
头戴红帽子
说话伸脖子
走路摆架子
学生猜出动物是:大白鹅
古诗《咏鹅》
师:“是的,谜底是大白鹅,我们之前学过一首关于鹅的古诗,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一起念古诗《咏鹅》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诵读诗歌
师:“现在老师出示两种不同的节奏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比较一下两种节奏型诵读的诗歌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第一种:
2/4
× × | × 0 | ×× ××| ×-|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 × | ×××|×× ×× | ×-|
白 毛 浮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第二种:
2/4
× × | × ×× | × ×| ×-|
鹅 鹅 鹅, 曲 项 | 向 天| 歌。
× × | ×× × | ×× ××|×-∣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学生重复拍出两种基本节奏后,总结这两种不同节奏带来的不同感受。
生总结:
第一种,感受到温和平静,平缓
第二种:稍比第一种要激动活泼,速度稍快。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声调、人员分配等来诵读两种节奏的诗歌。
三、给古诗编创动作
师:“同学们读的真不错,下面我们为这首古诗编创一些动作吧,让诗歌更加形象和生动。”
老师教授动作要领:
动作一:鹅 鹅 鹅
手腕拎起来,手指并拢,大拇指与其他并拢的手指一开一合,形似鹅的嘴巴,右手臂伸直朝右斜上方,左手放在大腿上
,整个身体朝左边倾斜
动作二:曲项向天歌
保持大拇指与其他手指并拢的姿势,小臂伸直朝右斜上方一伸一缩,模仿鹅柔软弯曲的颈脖。
动作三:白毛浮绿水
左手在侧前方不断的滑动,模仿鹅的羽毛拨弄水的场景。
动作四:红掌拨清波
身体慢慢由靠左倾斜到右倾斜。手腕向前一伸一缩,手指并拢。
提示:在讲述动作的时候,小声播放《咏鹅》作为背景音乐,学生熟悉歌曲。
学唱歌曲《咏鹅》
1、难点视唱
在学习歌曲前,我们先来视唱老师出示的这四条旋律”。
2/4


1)老师弹奏四天旋律,学生听辨,老师按任意顺序弹奏,学生用手指示意老师弹奏的是哪条旋律。
2)学生一起视唱这四条旋律,找出旋律的异同。
在视唱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地方,老师带学生用柯尔文手势表示,让学生更好的区别旋律的不同。
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师:“现在老师出示曲谱,同学们找出四条旋律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生答(略)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着曲谱,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
生答(略)
师:“这首歌中出现了一个音乐记号,我们叫它反复跳跃记号,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老师出示图片:
5)
跟琴演唱
师用钢琴带学生识谱,唱谱,唱歌词
歌曲处理
讲解歌曲的演唱风格,前半部分应唱得优美、轻柔、力度稍弱,速度稍慢,表现鹅优雅的形象。后半部分用激动、饱满的声音表现,音量稍强,速度稍快,表现鹅在水中游玩的形象。
整体表现歌曲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老师出示四个打击乐器,优碰铃、双响筒、响板、三角铁,请四个学生任意选择一样为歌曲伴奏。
底下的同学加入之前编创的动作随乐律动
提示: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练习演奏一到两种不同的打击乐器,提示学生在不同的乐器演奏时要注意聆听,保持相互配合,在运用两种不同打击乐器较熟练的基础上再加入第三、第四件打击乐器,丰富歌曲表现。
六、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