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7.3西亚
世界石油宝库
阿拉伯国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能分析石油开发对西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西亚民族和宗教特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及石油海上输出路线。
难点: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两个重要原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什么原因呢?
生:原因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原因二:稀缺的水资源
师:争夺石油资源是西亚地区长期战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今天,我们来学习西亚的石油、国家与宗教。
二、新课讲授
(一)探究一、丰富的石油资源
1、西亚石油的储量和产量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
西亚是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的1/4,90%用于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5。
读地理图册28页“西亚石油分布与输出图”,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地区
(石油分布特点)——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找出西亚石油主要输往地区、国家——欧洲西部、美国、中国、日本
(3)、找出世界重要的产油国(4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4)、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出方式是?——海运
活动:阅读课本53页活动3材料,总结西亚石油资源和生产特点。
生:西亚石油具有储量大、相对集中(油田多)、易开采、产量大的特点。
活动:读图7-29,找出西亚的三条石油输出路线,并对比各条线路的优势
生:
第一条:运往日本的路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第二条:运往西欧、美国最近的路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和美国。
第三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和美国。
【教师引导,归纳总结】
:
(1)苏伊士运河水道狭窄,巨型油轮无法通过,故绕道好望角的航线要比途经苏伊士运河远很多,运量却更大。
(2)马六甲海峡是日本从西亚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所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探究:西亚经济发展的出路是什么?如果你是西亚某产油国的政府首脑,当本国的石油开采殆尽后,你将怎样寻找本国的经济出路?
生:稳定生产的同时,多元化发展经济(发展牧业、农业、水果业、加工业、沙漠旅游业或者其他)
西亚石油储油设施(稳定石油生产)
迪拜“帆船“酒店(多元化经济)
探究二:文化和宗教冲突
读图思考:西亚地区主要是什么人种和语言呢?
生:白种人,阿拉伯语
2、阿拉伯国家(学生读课文找出)
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成为阿拉伯国家。
教师补充资料:阿拉伯国家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分为西亚12国(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和北非11国,西亚国家有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12个国家。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3.4亿(2012年)。
3、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教师讲解: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西亚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
哪个城市被尊为“圣城”?
生:耶路撒冷
教师补充:耶路撒冷是缺少和平的“和平之城”,出示资料——阿以冲突(强调西亚的文化和宗教冲突问题)
西亚成为社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归纳)
(1)、重要的地理位置(领土之争)
(2)、稀缺的水资源(淡水之争)
(3)、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之争)
(4)、文化和宗教冲突(宗教矛盾)
三、巩固练习:
1.
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
(
)
A.
地中海沿岸
B.
波斯湾及其沿岸
C.
红海沿岸
D.
阿拉伯海沿岸
2.
西亚位于“三洲五海”
,其中“五海之地”包括
(
)
A.
红海、地中海
B.
黑海、死海
C.
阿拉伯海、死海
D.
北海、里海
3.
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
(
)
A.
苏伊士运河
B.
达达尼尔海峡
C.
土耳其海峡
D.
博斯普鲁斯海峡
四、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西亚的石油资源及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西亚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关注。同时,西亚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也是该区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助学读本P59验收测评:3、4、6、7、8、9、11、12题,作业本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知识清单
1.西亚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产油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石油主要输往_____、_____和______
2.三大石油运输路线:
①波斯湾—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度洋——___________—南海—_______—日本
②波斯湾—霍—阿—印—_______—大西洋—欧美
③波斯湾—霍—阿拉伯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西洋—欧、美
西亚地区人种_________,语言_________,宗教_________。
4.西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源地,三教圣城__________。沙特阿拉伯的古城______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发源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5.西亚多战争的原因?(或成社会焦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0张PPT)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两个重要原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西亚的石油、国家与宗教。
复习导入
?
原因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原因二:稀缺的水资源
争夺石油资源是西亚地区长期战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
节
3
西亚(第1课时)
第7章·了解地区
目录
03
世界石油宝库
04
阿拉伯国家
1、知道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能分析石油开发对西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西亚民族和宗教特色。
学习目标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
世界石油宝库
探究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储量
产量
西亚是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的1/4,90%用于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5。
世界石油宝库
探究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数据资料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1、找出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地区
(石油分布特点)
2、找出西亚石油主要输往地区、国家
欧洲西部以及美国、中国、日本
3、找出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世界石油宝库
探究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读地理图册28页“西亚石油分布与输出图”,思考以下问题:
4、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出方式是?
海运
国家
石油储量(亿桶)
居世界位次
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
伊拉克
伊朗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材料一:西亚部分国家石油储量(2009年)
阅读课本53页活动3材料,总结西亚石油资源和生产特点。
2646
1370
1150
1015
978
1
3
4
5
6
世界石油宝库
探究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活动
储量大
材料二:
目前,波斯湾地区探明的油田近500个,其中包括20多个特大型的油田。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石油储量都超过了100亿吨,分别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油田。
材料三:
西亚绝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而美国油井自喷率仅为6%。西亚原油生产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1/7。
材料四:
2009年,沙特阿拉伯生产原油4.
1亿吨,伊朗生产原油1.9亿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的原油产量皆超过1亿吨。
产量大
世界石油宝库
探究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相对集中(油田多)
易开采
西亚石油运输线路
活动
读图7-29,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从波斯湾到日本的海上石油运输路线。说说这条航线经过哪些大洋和著名的海峡?
A线
运往日本的路线
世界石油宝库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读图7-29,完成下列任务。
2.找出从波斯湾到欧洲西部和美国的两条海上石油运输路线,说说两条航线经过哪些大洋和著名的海峡。在这两条航线中,哪一条要短一些?哪一条运量较大?
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和美国。
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和美国。
①
②
第①条更短一些;第②条运量较大。
西亚石油运输线路
世界石油宝库
活动
B线
运往西欧、美国最近的路线
C线
运往西欧、美国运量最大路线
订单
运量
目的地
A
40万吨
西欧、美国
B
20万吨
西欧、美国
C
15万吨
日本
好望角
大西洋
红海
地中海
西欧、美国
马六甲海峡
中国、日本、东南亚
订单C
订单A
订单B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印度洋)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西亚石油运输线路
世界石油宝库
西方垄断集团控制石油生产和销售
掌握开发石油资源的自主权
带来巨大财富,人均国民收入高
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稳定生产的同时,多元化发展经济
争夺石油资源成为了该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原因。
世界石油宝库
探究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西亚石油储油设施(稳定石油生产)
迪拜“帆船“酒店(多元化经济)
世界石油宝库
探究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经济
沙特阿拉伯
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9位(2013)
石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
石油出口占总出口收入的90%
假如你是沙特阿拉伯的政府首脑,针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石油枯竭,将如何应对?
议一议:
石油对西亚经济的影响
世界石油宝库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或“欧佩克”)是发展中
国家的部分石油生产国为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
,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现有13个成员国。它强调维护各自和共同的石油利益,确保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稳定石油生产国的合理收入,有效地、正常地向消费国供应石油。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储量估计占世界总储量的67%,原油产量占世界的45%,原油出口量占世界的74%。
世界石油宝库
快速阅读课本51页的材料“石油输出国组织”思考:为什么要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世界人种的分布
白种人为主(阿拉伯人)
阿拉伯语为主
阿拉伯国家
思考:西亚地区主要是什么人种和语言呢?
阿拉伯国家
1.阿拉伯国家
一般把
占多数的国家成为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人
资料:
阿拉伯国家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分为西亚12国(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和北非11国,西亚国家有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
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12个国家。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3.4亿(2012年)。
探究四:文化和宗教冲突
2.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西亚是
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伊斯兰
麦加“麦克白”圣殿
麦加大清真寺
阿拉伯国家
麦加
作为伊斯兰教圣地,每年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多达数百万。
探究四:文化和宗教冲突
西亚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
犹太教
基督教
阿拉伯国家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探究四:文化和宗教冲突
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圣地
缺少和平的“和平之城”
犹
这是上帝赐给的土地,古犹太国首都,锡安山有宗教圣殿
基
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无可替代的圣地
伊
这是先知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
阿拉伯国家
探究四:文化和宗教冲突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中部,是一座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城市,分为旧城区和新城区两部分。旧城区中有一座古城,四周环绕着高墙,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同视为各自的圣城。在耶路撒冷古城的穆斯林区,建有宏伟的阿克萨清真寺和华丽的萨赫莱清真寺。位于古城西北部的圣墓大堂,是在传说中的耶稣殉难地修建的,由墓地上的复活教堂、受难教堂和十字架等几部分组成。“哭墙”是犹太教古圣殿的残存部分,被犹太教视为圣物。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耶路撒冷古城及城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拉伯国家
探究四:文化和宗教冲突
阿以冲突
核心:巴勒斯坦地区
犹太人的渗透进程
阿拉伯人控制
犹太人控制
耶路撒冷
阿拉伯国家
探究四:文化和宗教冲突
西亚
重要的地理位置
(领土之争)
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之争)
稀缺的水资源
(淡水之争)
文化和宗教冲突
(宗教矛盾)
西亚成为社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课堂总结
拓展
西亚的风土人情——蔬菜
干旱的自然环境不适合叶类蔬菜的生长
缺少叶类蔬菜
拓展
西亚的风土人情——民居
墙厚、窗小、屋顶平坦
隔热
抵挡风沙、
减少阳光照射
晒东西、休息
请说出西亚传统民居特点及原因:
拓展
西亚的风土人情——传统服饰
西亚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以头巾、长袍包裹全身
通风散热、抵挡风沙、反射阳光
遮阳防晒
课堂小结
西亚(二)
世界石油宝库
阿拉伯国家
石油的地位
分布与生产
输出与运输
阿拉伯人
伊斯兰教
课堂练习
1.
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
(
)
A.
地中海沿岸
B.
波斯湾及其沿岸
C.
红海沿岸
D.
阿拉伯海沿岸
2.
西亚位于“三洲五海”
,其中“五海之地”包括(
)
A.
红海、地中海
B.
黑海、死海
C.
阿拉伯海、死海
D.
北海、里海
3.
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
(
)
A.
苏伊士运河
B.
达达尼尔海峡
C.
土耳其海峡
D.
博斯普鲁斯海峡
B
A
A
4、我国从波斯湾沿岸进口石油运往上海港,最近的航线是(
)
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B.波斯湾——直布罗陀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