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04
名师点拨
03
自主学习
02
读图学文
01
考点描述
05
随堂训练
06
链接中考
08
思维导图
07
天盘归纳
课标要求
中考考点
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7
1964
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1964年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2.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成为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两弹一星”指 、 和
。
人造地球卫星
导弹
核弹
五
东方红一号
1970
氢弹
原子弹
4.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 。1999年11月, 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 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球。我国成为世界上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翟志刚
神舟七号
第三个
神舟五号飞船
杨利伟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成功培育出
。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水稻增产
左右。这一技术对解决 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袁隆平被称为“ ”。?
2.20世纪70年代,中国药学家 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 。屠呦呦获得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
屠呦呦
杂交水稻之父
世界性的饥饿
20%
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 ”“ ”的方针。?
2.2012年,中国作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1.易错点:两弹一星的概念。
两弹包括: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易错字:屠呦呦、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
一、选择题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
2.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火箭的托举下升空,这是我国空间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14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D.东方红一号
B
3.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
4.邓小平曾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邓小平这一观点的是(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D.863计划的实施
A
5.2017年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授予王泽山与侯云德两位院士,20世纪70年代中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屠呦呦
6.她“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她发现了能有效抵御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她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屠呦呦
D
B
7.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是在什么时候
( )
A.三大改造 B.抗美援朝
C.文化大革命 D.十一届三中全会
8.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教育水平等硬实力。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
①袁隆平 ②莫言 ③屠呦呦 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A
9.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 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技》 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
①“两弹一星” 成功研制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D
10.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C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 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 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
——唐·帕尔伯格《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1)结合两则材料可知,他是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
(2)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他的贡献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答: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一、选择题
1.(2020·广东省·20)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A
2.(2020·湖南永州)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屠呦呦 D.邓稼先
C
3.(2020·黑龙江大庆)1970年,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A
4.(2020·成都)每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我国航天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这件大事是指中国(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C.第一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D.第一位航天员完成太空行走
A
5.(2020·四川乐山)如图稻田“守望者”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引领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路线。稻田“守望者”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屠呦呦
A
6.(2020·贵州遵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 )
A.贾平凹 B.莫言
C.屠呦呦 D.路遥
B
二、材料题
7.(2020·新疆节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邮票纪念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图2成就说明我国在航天技术上居于怎样的地位?
图3人物2015年在国际上获得了哪项大奖?
答:东方红一号。
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8.(2020·四川资阳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在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在多个领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二: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1964年我国在原子能技术方面首次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什么?在生物科学方面,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答:重大突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科学家:袁隆平。
(2)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答: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