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估算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估算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05: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估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正确、快速地运用估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除法估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口算。
640÷8= 500÷5= 60÷3=
200÷4= 4200÷6= 1200÷2=
2. 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6÷6 17÷5 59÷7
设计意图: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练习,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 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
小红一家出来游玩,3天的住宿费是267元,他们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大约”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生:大概、估计、差不多……
师:在这道题中,就是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算出接近的数就可以了。该怎样列式呢?
生:算式是267÷3≈。
(1)学生尝试计算,小组内交流想法。
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267÷3≈100(元)
把267看成300,300÷3=100,所以267÷3≈100(元)
生2:267÷3≈90(元)
把267看成270,270÷3=90,所以267÷3≈90(元)
生3:267÷3≈80(元)
把267看成240,240÷3=80,所以267÷3≈80(元)
(2)引导学生对以上三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三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②前两种是往大了估,而第三种是往小了估。
③第二种把267看成了270,往大估了3,约等于90更接近准确值,这种估法更合理一些。
师生共同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方法进行估算。虽然结果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都是合理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从多种估算方法中优化方法,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达到方法的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计算算理用课件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理解中掌握估算的算法。
2. 教学例题。
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够装”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提出: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够不够装”的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方法一:如果把18看成20,20×8=160(个),而160<182,所以18个箱子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
方法二:可以把182看成与它接近的180,用180÷8的得数要比20大,所以18个箱子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2)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
学生讨论,说说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182÷8=22(个)……6(个)
师生共同总结:装满22个箱子后,还有6个菠萝没装箱,所以需要再加一个箱子。即22+1=23(个)
实际解决“够不够”问题时,可以准确计算,也可以通过估算来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并不是只有在“大约”“大概”这样问题的情况下才能用估算,在解决“够不够”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计算算理用课件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理解中掌握估算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 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
78÷4≈ 351÷5≈ 178÷6≈
92÷9≈ 470÷8≈ 500÷7≈
答案:竖着:(1)20,10(2)70,60(3)30,70。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 一堆桃子有255个,分别装在4个筐里,平均每筐大约装几个?
答案:255÷4≈65(个)
答:平均每筐大约装65个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
答案:1吨=1000千克
25×7+25×8+25×9=600(千克)
600千克<1000千克
答:可以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
设计意图:本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仔细审题,将对话、表格和插图中呈现的信息看清楚,结合所求的问题,选择有效的信息,先判断是估算还是准确计算,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 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笔算,也可以选择估算,而且估算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境来估大或者估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