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地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的原因是( )
A、地理位置特殊B、生态系统比较稳定C、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D、全球气温升高
3、我国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目前发展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A、地形是否平坦 B、土壤是否肥沃 C、水资源是否充足 D、光热是否充足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国()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新疆的水源主要来自()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雪融水C、地下水 D、湖泊水
6、下列符合新疆事实的是( )
A、虽远离海洋,但气候湿润 B、西气东输工程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C、人口和城市多集中在盆地内部 D、塔里木盆地的优势资源是天然气、煤和铁
7、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途中见到的自然风光依次是(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8、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的有利的条件( )
A、有丰富的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B、面积广大,土层深厚丰富
C、晴天多、日照长、太阳能丰富 D、湖泊星罗棋布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看“春风”指的是()
A、冬季风 B、夏季风 C、海陆风 D、山谷风
10、下列山脉不在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处的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阿尔金山 D、祁连山
11、新疆瓜果特别甜,其主要的原因是( )
A、用高山上的冰雪水浇灌 B、土地特别肥沃
C、有特殊的种植技术 D、白天光照足,昼夜温差大
12、云南南部的傣族人“穿短裙,住竹楼”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多雨 B、气候炎热干旱 C、地表蜿蜒崎岖 D、地形以平原为主
13、我国新疆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绿洲上,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生活习俗
14、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注入黄河的主要原因是()
A黄土高原土层深厚 B黄土土质干硬
C流入黄河的支流多 D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
15、“沟壑纵横”描述的是我国某个高原的地表特征,它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6、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A有广阔的天然牧场 B水源充足 C气候温暖湿润 D海拔低,地势平坦开阔
17、位于北京的名胜古迹是()
A天坛 B中山陵 C避暑山庄 D秦陵兵马俑
18、四位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考察后,交流各自的见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说:“我在北方地区见到了成片的麦田”
B、乙说:“我在南方看到了一场精彩的赛龙舟。”
C、丙说:“我在青藏高原考到了成群的牦牛和连绵的雪山”
D、丁说:“我住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内,品尝了当地牧民自制的青稞酒。”
19、导致我国的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
20、在黄土高原地区有一句著名的信天游歌词“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其原因是()
A河道纵横 B沼泽遍布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
21、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22、“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指的是()
A港澳与珠江三角洲 B港澳与京津唐
C台湾与福建 D朝鲜与辽中南
23、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又被形象地称作祖国“南大门”的是()
A长江沿江地带 B珠江三角洲 C港澳地区 D北京
24、当我们听到“积雪融化灌农庄时”会联想到新疆的一种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是()
A都江堰 B坎儿井 C地下水库 D大口井
25、下列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少数民族为维吾尔族 B地形以高原为主
C森林资源贫乏 D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二、读图题:
(一)读A示意图和B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制约A示意图和B景观图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A示意图工程名称是_____________,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省区),
其水源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
(3)B景观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___,其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__,该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产生问题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 ;
人为原因______ ____________;其危害之一是向下游输送 ,
使黄河下游形成 。治理的生物措施是 ,
工程措施有 、
(二)、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
我国沿海经济带与西部地区,
构成“________”型经济格局,
依据图上信息写出
①是________城市,
④是________城市。
(2)城市②是因长江与其最大支流 交汇处所形成的。沿江大城市都是凭借便利的 发展起来的。长江发源于___ __山脉,注人___ ____海。
(3)通过城市③南北向的铁路名称是____ ___。
(4)城市④于 2010年 5月召开的世博会主题是__ ______。
(5)长江上游因植被破坏,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长江沿江工业带因工业废气排放过多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
(6)长江沿江地带形成了 和 两大工业走廊,有我国最大的
综合性的 工业基地。
(三)分析新疆地区图,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1)①是( )国,
②是( )河,
③是( )山脉,
④是( )线
(2)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为输出该地区天然气
资源而建成的著名能源工程是( )
(3)制约新疆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的资源是( )
(4)新疆经济作物中( )产量居全国首位,由于( )的
原因,该区盛产的瓜果特别甜。
(5)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地形特点是( )
(6)某港商去新疆喀什考察后,确定了两个建厂方案,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方案一:建立纺织厂,理由是
方案二:设立进出口贸易公司,理由是
(四)、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特别行政区。该区缺水
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小 B蒸发强烈
C、用水量大 D、水资源浪费严重
(2)由A区至北京如选择最便捷的铁路线应
选 线。
(3)经济特区B是 市,城市C是 市
(4)D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支柱是 20世纪80年代初,D特别行政区面积为16.1平方千米,1900年扩大到17.4平方千米,2000年扩大到25.4平方千米,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陆地抬升 B海水面下降 C填海造陆 D河流冲积成三角洲
(5)请你简要分析本区域发展工业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区位因素:
人文因素:
(6)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 为基本模式。
(7)A地可为B地提供 。
七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CCCCB BBCBA DACDC AADDD AABBD
二、读图题:
(一)
(1)水资源
(2)坎儿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山冰雪融水
(3)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 黄土结构疏松,易于流失 夏季多暴雨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植被破坏严重 泥沙 地上河 植树种草 建梯田 修挡土坝
(二)
(1)H 重庆 上海
(2)汉 河运 唐古拉 东
(3)京沪线
(4)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5)水土流失 酸雨
(6)汽车 钢铁 沪宁杭
(三)
(1)蒙古 塔里木 昆仑 兰新
(2)西气东输
(3)水资源
(4)长绒棉 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5)干旱 三山夹两盆
(6)新疆是棉花产区,原料丰富 喀什邻国多,进出口贸易方便
(四)
(1)香港 C
(2)京九
(3)深圳 广州
(4)博彩旅游业 C
(5)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著名的侨乡,利于招商引资,劳动力多
(6)前店后厂
(7)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