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6-10的认识第三课时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2、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体验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在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10只鸽子,有10个人,(学生一边数,一边用课件演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学生初步认识10,老师板书:10的认识。
(2)找一找身边的10。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物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同学们举出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数、脚趾数、鸽子的只数、人的个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左边5个脚趾加右边5个脚趾就是10个脚趾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二、9和10的关系
(1)拨珠子数数:
出示计数器,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的拨,
拨出9个珠子,边数边拨,师问:如果再添
一个珠子,是多少个? 让生明确:9添1就
是10。
(2)用尺子认识数。
同学们以后会经常用到尺子,
请小朋友观察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让学生感悟,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说明:数的顺序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
课件显示一条直线,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把忘了标的数填完?
(3)比一比:说出10与9的大小关系。
10>(?? ) 反过来(?? )<10
4、摆小棒,再捆一捆,认识10,并书写10.
◆先摆5根,强调共有5根(里面有5个一)再摆9根,再添1根就是10根小棒,问:里有几个1根?(10个一)
◆把10个1根捆成1捆,就是多少个十?(1个十)强调10个一就是1个十,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老师在田字格里写10,左边写1,右边写0。左边的1和过去学过的单个的1表示的数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自己在格子里写一写。
[设计意图:利用动手摆一摆的活动,把10个一与1个十的关系,以及同一个数字在组成的数目中,由于所在位置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数值,这样抽象的数学含义生动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对10的数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10的组成。
(1)请你拿出10根小棒,摆一摆,分成两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展示分法)
(4)汇报板书10的组成
(5)让学生说一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10.
(6)儿歌记忆10的组成:
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分与合,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老师编了一首儿歌,同学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凑十儿歌》
结合拍手游戏记忆凑十儿歌,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加深记忆10的组成。
(7)连一连
[设计意图]注意设计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10的分与合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摆一摆的方法,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不摆,直接用类推的办法都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然后再通过儿歌游戏的方法记忆10的组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方法应用,拓展提高:
1、基础训练: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拓展训练: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五、梳理知识,总结:
1、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2、质疑: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用凑十儿歌玩儿拍手游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加深对10的全面的认识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