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篮球主项提高课》教案
第一周
第1次课
教师:篮球教研室
教学内容
宣布本学期计划,熟悉球性,复习移动技术,复习行进间各种传球快速技术,恢复体力
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一块每个学生一个篮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本学期的教学计划2、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方法。3、掌握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和行进间各种传球快速技术
部分
教学内容
练习
组织教法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开始部分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报告出勤人数二、师生互相问好,登记考勤三、提出篮球实践课学习要求四、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五、安排见习生
集合队形要求:整队快、静、齐;球有顺序地放在场外指定点见习生随堂见习上课,做见习笔记,并协助教师教学
准备部分
一、准备活动(一)热身跑(二)活动各关节1、侧开立压腿2、侧开立下压3、弓箭步侧压4、韧带拉伸5、坐式腹股沟拉伸6、仰卧单膝及胸拉伸7、仰卧大腿后肌群拉伸8、交叉拉伸9、侧股肌拉伸
一、准备活动(一)学生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2圈(二)原地体操队形,依次活动颈、肩、腰、
腕、膝、踝、等身体各关节练习要求:充分活动开身体的各关节。
基本部分
一、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教学任务:初步掌握双球球感训练方法的练习方法。1、连续单手低运球动作方法:运动员两手各持一球,原地连续单手低运球,运球时只利用手指手腕发力,高度不超过膝盖(如图1),并随着练习的熟练程度加快频率。一次练习连续进行30秒之后变换方法。
一、教学步骤(一)讲解与示范1、讲解的基本队形
部分
教学内容
练习
组织教法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基本部分
2、连续单手高运球动作方法:运动员两手各持一球,原地连续单手高运球,球弹起的高度在腰部以上(如图2),并随着练习的熟练程度加大幅度。一次练习连续进行30秒之后变换方法。3、两手高低结合连续运球动作方法:运球运动员两手各持一球,左手做原地高运球,右手做原地低运球(如图3),并保持两手运球频率相同。一次练习连续进行30秒后变换方法。4、原地双手连续高低变换运球运动员双手各持一球,原地连续快速低运球,运球时只利用手指手腕发力,高度不超过膝盖(如图4-1),在连续进行10秒之后,立即变为原地连续高运球(如图4-2),运球幅度不断增大。一次练习连续进行30秒之后变换方法。二、复习移动技术练习任务:快速移动中运球,接传球行进间练习目的:掌握快速移动中教学技术动作练习方法:如图所示,全场接回传球上篮,快速运球上篮。学生在半场中线附近快速运球上篮后,运球2-3次迅速将球传给位于中线附近的教师①,快速向前场跑动,接教师回传球上篮。三、复习行进间各种传球快速技术练习任务:传、接球上篮练习目的:熟练掌握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动作方法:直线跑动传接球,学生分两组,站立于端线,两人一球进行全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上篮练习。
2、讲解双球球感训练方法的要求(二)练习方法1、
2、3、
4、
练习要求:1、按要求认真进行练习2、努力控制好球,减少失误球的次数二、教学步骤(一)讲解示范1、教师做示范动作2、讲解其用途、方法、要领、易犯错误(二)练习方法练习要求:动作正确、协调,并强调快速和准确。此类方法很多,教师应逐渐变换形式,加大练习难度和投篮的准确性三、教学步骤(一)讲解与示范1、讲解的基本队形2、讲解复习快速上篮的要求(二)练习方法练习要求:传球时手脚配合协调,不走步
部分
教学内容
练习
组织教法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四、恢复体力练习任务:15米折回跑练习目的:提高反应跑能力。动作方法:在篮球场两条边线间来回快跑。
四、教学步骤(一)讲解与示范讲解的基本队形(二)练习方法学生分两组,站立于端线,听教师口令起跑,用最快速度来回
。练习要求:(1)到边线后手要触到边线。(2)要在1分钟内完成5—6个来回。此练习的时间如果增加到2分钟、3分钟就可做为发展速度耐力练习。
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二、小结本课三、布置课外作业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一、体操队形原地两人一组互相帮助放松二、成集合队形进行小结要求:集合迅速,认真听讲。三、课后练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