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0 19:23:30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课内基础知识
1.
C
A选项中的“逢”的正确读音为“pánɡ”,“衤止”的正确字形为“祉”;B选项中“勺”的正确字形
为“杓”,“哂”的正确读音为“shěn”;D选项中“荃”的正确字形为“筌”,“喟”的正确读音为“ku
ì”。
2.
C
①②⑤名词作动词,“目”递眼色、“后”走在后头、“盟”订立盟约;③④名词作状语,“上”向上、
“翼”像翅膀一样;⑥⑨形容词用作动词,“善”交好、“厚”变雄厚、“薄”变薄弱;⑦动词的使动用法,
“亡”使……灭亡;⑧动词活用为名词,“赐”恩惠。
3.
C
C项“而”均为连词,表修饰(也可表顺承)。A项“方”:名词,计量面积用语;名词,合乎礼仪
的行事准则。B项“以”:连词,因为;介词,用。D项“然”拟声词词尾;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
A
①③⑦⑧宾语前置,②④状语后置,⑤被动句,⑥省略句,⑨判断句。
5.
B
(A项,希,同“稀”,稀疏;C项,郤,同“隙”,隔阂、嫌隙;D项,刑,同“型”,典范、榜样,
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6.
B
“游刃有余”应出自《庄子》。
7.
C
A.《好了歌》是跛足道人所念,解注《好了歌》的是甄士隐。B.
宝玉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凤姐
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D.“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8.
B
第一句:“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合在一
起正是“凤”的繁体字,即该诗指的是王熙凤。选项第一个是“王熙凤”的只有B项。②“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说的是妙玉,她虽信奉佛教,但其实依然有凡尘苦恼,即“云
空未必空”。她最后被贼人强抢去,“终陷淖泥中”也就无所谓“洁”了。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
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除元春外,三春中的“惜春”本身也是“绣户候门女”,
但她笃信佛教,青灯古佛常作伴。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问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的名字也在“湘江水逝楚云飞”其中。
9.
①贾宝玉。②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宝玉展现了诗才。③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10.
B
A项,“近几十年来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理解片面,从材料一第1段可以看
出,戏曲衰落与其本身关系密切。C项,“戏曲就会受到各个年龄层观众的欢迎”无中生有,材料二第
2段说的是只要“真心为民,不断创新,戏曲就会冲出困境,焕发出新的生命”。D项,“和戏曲从业者
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曲解文意,分析原文可知,戏曲的繁荣与优秀的戏曲作品是分不开的,优秀的戏
曲作品需要戏曲从业者不断的打磨、排演和优化。
11.
C
作答本题时,要注意将原文和选项进行对比,尤其要注意选项中的修饰性词语是否暗藏陷阱。要注
意对对象进行修饰的词语(一般是定语),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不能无限扩大。比对时,要注意
是否有扩大或缩小范围的表述。
12.
A
A项说的是戏剧在海外的传播问题,且表演剧目是经典剧目,并没有体现出创新的元素,不能作为
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13.
材料一论述的中心是娱乐性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第1段先通过今昔对比指出娱乐性对戏曲
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庄妃网络直播、戏曲元素融入网游和手游等事实论据论证了戏曲通过新媒
体增强娱乐性后,收到年轻观众的欢迎和追捧。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
首先要细读材料,提炼出材料一的论点,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找出论据从论证方法上具体分析。
14.
①“守正”就是要坚守戏曲的文化内涵、艺术特点,以及娱乐性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就是要
与时俱进,创作出符合时代观众审美特点的戏曲作品,并利用新媒体等新型形式对戏曲进行宣传和发
展。②“守正”和“创新”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守正”是“创新”的根本,戏曲创新要坚持戏曲
的文化特点,以及艺术性和娱乐性;“创新”是“守正”的活力来源,不断创新,戏曲才能贴近生活,
贴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探究的力。答题时,首
先要概括出对“守正”与“创新”的理解,然后结合材料总结出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即可。
15.
C“攻枣阳”句式完整,其后应停顿,据此排除A项;“取它道劫金人”的意思是“从别的地方劫杀金
人”“取它道”是“劫金人”的修饰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B项;“将士惊服”的对象是“珙登
城射之”而不是“宗政”,据此又排除D项。
16.
B
前半部分对“檄”的解释是正确的,但“被檄”解释错误,放入语境也解释不通,应该是“被征召”
的意思。
17.
C
原文“驰书责之”的意思是“孟珙立即写信责问他们”,而并非“当面斥责”。
18.(1)(孟珙)遭父丧,制置使在他服丧期没满时重新起用他,他推辞,制置使让他安葬父亲后就来任职,
他又推辞。
(2)前来归附的边境百姓每天有千人,孟珙造了三万间房子让他们居住,对他们多加赈济。
19.
做大事情就不用顾忌细节,行大礼就不用在乎小礼节。现在人家是刀和案板,我们像鱼和肉一样(任
人宰割),还告辞干什么?
20.
①谦虚退让。孟珙面对皇帝的褒奖,不贪己功把作战取胜的功劳归于皇帝的盛德和军士的付出。②耿
介忠直。对皇上问和议一事,他直言该战。③见识远大。针对恢复国土一事,他建议陛下放宽民力,
集聚人才,等待时机。
[参考译文]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他的四世祖孟安,曾跟从岳飞,立有战功。嘉定十年(1217年),金人进犯襄阳,孟珙的父亲孟宗政当时是赵方的部将,孟宗政被征召去救援枣阳,在阵前父子离散,孟珙望见敌人骑兵中有一个穿素袍骑白马的人,说:“是我父亲。”急忙率骑兵冲入敌阵,使孟宗政脱险。孟珙因功被补为进勇副尉。嘉定十二年,完颜讹可率步、骑兵二十万分两路进攻枣阳,金兵环列在城下,孟珙登上城墙射敌人,将士们都叹服。孟宗政命令孟珙从别的地方劫杀金人,孟珙破敌人十八寨,斩杀一千多人,缴获大量军器回来,金人逃走,孟珙因功升为下班袛应。嘉定十四年,孟拜见制置使赵方,赵方一见到他就认为他是奇才,任命他为光化尉。(孟珙)遭父丧,制置使在他服丧期没满时重起用他,他推辞,制置使让他安葬父亲后就来任职,他又推辞。端平二年,孟珙被授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暂时在黄州驻扎,他辞别皇上,皇上说:“你是名将的儿子,忠心、勤勉、体恤国家,功绩昭著。”孟珙回答:“这是宗社的威灵,陛下的圣德和三军将士的功劳,我有什么能力?”皇上问恢复故土的事,孟珙回答:“希望陛下放宽民力,积聚人才,等待时机。”皇上问和议的事,孟珙回答:“我是军人,应该谈论战,不应该谈论和。”皇上给他丰厚的赏赐。孟珙兼任光州知州,又兼黄州知州。端平三年,孟珙到黄州,增厚城墙,疏导护城河,搜集军事物资,前来归附的边境百姓每天有千人,孟珙造了三万间房子让他们居住,对他们多加赈济。皇上下制任命孟珙为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夔州知州。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和,互相上书向朝廷告状。孟珙说:“国事这样,把大家的才智和计谋合起来,还怕不能战胜敌人,你们双方却为私事争斗,难道不愧对廉颇、蔺相如的风骨吗?”孟珙立即写信责问他们,他二人看到书信后很惭愧。大元兵到三川,孟珙下令应该出兵戍守的主兵官,不许丢弃一寸土地。开州的梁栋因缺粮,请求回制置司,孟珙说:“这是弃城。”梁栋到夔州,孟珙让高达砍掉梁栋的首级来示众。于是众将奉行命令就十分谨慎了。孟珙亲自镇守江陵,孟珙上奏说“襄、蜀两地动荡不安,士人无处安身,蜀地士人聚焦在公安,襄阳士人聚集在郢渚,臣设立了公安、南阳两座书院,使那些被没收的田舍隶属书院,使士人有地方受教育。”他请皇上题写榜文赐给书院。他的病加重,请求辞官,他被授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后辞官,在江陵府治所去世,当时是九月廿六日。九月初一,有颗大星陨落在境内,声音如雷。孟去世的消息传到朝中,皇上震惊,停止朝政追悼他,赠给他丧费银绢各一千多,特赠他为少师,三次赠官后为太师,封他为吉国公,谥号“忠襄”。
21.
A
A项,曲解文意。由标题可知,这是辛弃疾送别“湖南部曲”写的诗,首联不是写诗人自己,而是
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部属的勇猛形象。B项“应有的奖赏”容易判错。此选项对应颔联,第三
句用“薏苡明珠”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去职,是因为遭受别人的诬谤,那么“愧”从何来?第四句
“负君赤手缚於菟”,正是点明了“愧”的原因。原来这位壮士赤手缚虎,立了功劳,但作者此时却受
谗去职,以致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
22.
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先人后己、忘我无私的胸怀。不同点:杜甫的诗句,由自己住茅屋想到天下寒
士居无定所,表达的是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而辛弃疾的诗句,
表现了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关爱部属、勉励友人的可贵精神。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
作者,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先答出感情,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本
诗尾联的意思是,你去后鹏程万里为国效力,我不妨风雨破庐贫困终生。前一句祝愿对方鹏程万里,
直上青云;后一句写自已送人的心情,展示诗人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表现一位久经沙场
锻炼的大将热爱部属的可贵精神。杜诗诗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
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已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
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以及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23.(1)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4)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24.
C
①×。“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此处望文生义。
②×。句意是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而“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故应用“不堪设想”。
③√。“自鸣得意”指自己
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用词正确。
④√。“畏葸不前”意思是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用词正确。
⑤×。句子语境是:对于老师傅的话,因为听过多遍,因而“我”非常熟悉。据此应用“耳熟能详”。
⑥×。“一言难尽”用在不好的事上,不合语境。
⑦√。
⑧√。
⑨×。辨析:语境指没有替
代品,应用“举世无双”。
25.
D
A项,搭配不当,“加大”与“责任”不搭配。B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试验”。C项,句
式杂糅,可以把“形成的”去掉。
26.【答案】(1)欢迎你届时惠顾
(2)敬请届时光临指导
(3)务必准时出席
(4)到时候一定回来
27.
①《大国战“疫”》近日出版;②该书全景介绍中国疫情防控进展和积极向好态势;③该书内容详实又
具有可读性。“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编辑制作的图书《大国战“疫”》近日出版”概括
为:《大国战“疫”》近日出版。“该书从200余万字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精选相关素材、有机整合汇编,
全景式介绍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打响疫
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阶段性进展和积极向好态势”概括为:该书全景介绍中国疫情防控进展和积极向好
态势。“全书10万余字,既突出重点节点、人物、事件,又突出整体性、纪实性、故事性,图文结合、
言之有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概括为:该书内容详实又具有可读性。把以上概括出的三句话整合成
一段话即可。
六、写作(60分)
28.
写作指导]材料介绍了“稻草定律”和人们对“稻草定律”的看法。“稻草定律”的内涵是人的价值有
时与自身无关,就看与谁在一起;但有人却不认同“稻草定律”,即稻草本身有着自己的价值,稻草没
有必要禁附别人。从“稻草定律”的角度分析立意有:环境决定事物(人)的价值;如何增加人的附加值。
从稻草具有自己的价值、无须禁附别人的角度分析立意有:成功需要找对平台;依附他人不可取;人
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浦城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冠者(ɡuàn)
忖度(cǔn)
逢孙(fénɡ)

(z
hǐ)
B.
杯勺(sháo)
戗兽(qiànɡ)
觳觫(hú
sù)
哂之(sěn)
C.
间行(jiàn)
墁地(màn)
哥哥行(hánɡ)
庠序(xiánɡ)
D.
畏葸(xǐ)
言荃(quán)
喟然(ɡuì)
中音(zhònɡ)
2.
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数目项王
②曾皙后
③头发上指
④常以身翼蔽沛公
⑤与郑人盟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⑧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⑨邻之厚,君之薄
A.
①⑤/②③④/⑥⑨/⑦/⑧
B.
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
C.
①②⑤/③④/⑥⑨/⑦/⑧
D.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以其无礼于晋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加之以师旅
项王按剑而跽曰
奏刀騞然
夜缒而出
怵然为戒
4.
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不吾知也
②因之以饥馑
③莫之能御也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百姓之不见保
⑥视为止,行为迟
⑦何厌之有
⑧舆薪之不见
⑨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A.
①③⑦⑧/②④/⑤/⑥/⑨
B.
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
D.
①③⑦⑧/②④/⑤⑥/⑨
5.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鼓瑟希,铿尔
B.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C.
令将军与臣有郤
D.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6.
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的“四大悲剧”。
B.“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
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一文。
C.
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杂(旦、
末、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包括:本纪12篇,
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9分)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的开卷词。
小说里有些情节让人觉得糊涂,让人觉得荒唐,《红楼梦》中写跛足道人解注《好了歌》
时也说“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B.《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分别是:宝玉是未见其人,先
闻其声;凤姐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
C.
第二十二回,探春制的灯迷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
莫向东风怨别离。其迷底是风筝。
D.“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
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8.
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②欲洁何曾
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
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
水逝楚云飞
A.
林黛玉
贾惜春
妙玉
巧姐
B.
王熙风
妙玉
贾惜春
史湘云
C.
秦可卿
妙玉
贾迎春
李纨
D.
薛宝钗
贾迎春
妙玉
史湘云
9.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来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的是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9分)
材料一:在戏曲辉煌的年代,看戏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在持续给民众带来欢乐的过程中,戏曲也实现了自身的大众化。中国艺术研究院京剧研究中心主任秦华生认为,近几十年来,戏曲之所以逐渐衰落,虽然跟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有关,但就戏曲自身而言,娱乐性减弱,跟观众的互动越来越少,这些变化导致了戏曲越来越曲高和寡、脱离民众。“观众花钱买票进戏园子,首先是找乐子的,而不是花钱去接受说教的”。
新媒体为丰富戏曲的娱乐性,提供了手段和路径。比如,越来越多戏曲人开始在网上直播,用全新的方式表演传统戏曲。如酷狗直播平台的主播庄妃,本是粤剧演员,擅长粤剧、京剧、川剧等传统艺术。入驻酷狗直播后,庄妃将网络直播特效与戏曲结合在一起改编成“莲花手指舞”,并在戏曲表演中穿插粤语说唱,让传统戏曲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欢迎和追捧。
戏曲也开始跨界进入网游、手游,把戏曲的娱乐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比如,武侠手游《一梦江湖》携手浙江昆剧团,将昆曲戏服“穿”到了游戏中人物的身上:成年女性服装款式色调温婉柔美,发饰点翠精美动人,穿戴后正应了那句“如花美眷”;成年男性服装款式色调清雅宜人,剪栽潇洒飘逸,体现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除了服装,昆曲风格的宅邸家具等也被植入游戏中,很多从未接触过昆曲的青少年,却通过游戏认识了绣花装饰“木兰花·桌”“木兰花·椅”与木质雕花屏风“锁南枝·杂”。
(摘编自韩业庭《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
材料二: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讳言,其传承发展遇到了困境,观众逐步流失、市场慢慢萎缩,令人担忧。一些戏曲人士自恃正宗,不肯轻易改变,但相当多的观众觉得戏曲要与时俱进,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如何守正创新,让戏曲在文艺百花园中焕发风采,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戏曲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为人民服务是其不变的宗旨,创新是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针对社会转型、消费多元的现实,戏曲界有识之士为冲出困境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围绕现实生活创作剧本,利用声光电技术革新舞台呈现,借助网络渠道提高传播效果,引入时尚元素改善传统唱腔,为传统戏曲融入时代勇闯新路。20世纪末发行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是一首京味儿十足的戏歌,让听众在大碗茶里,细细品味戏曲文化的独特的韵味。近年来李胜素的《梨花颂》更是让人在长恨一曲千古迷中,感受到京剧梅派唱腔的新魅力。这些作品一经推出,再加上网络传播的助力,迅速成为大众喜爱的“网红”。谁说戏曲没人欢喜了?只要你真心为民,不断创新,戏曲就会冲出困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重视活跃在民间的“草台班子”,使其成为壮大戏曲传承发展的有生力量。面广量大、常年活跃在城乡演出市场的“草台班子”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存在维持了戏曲脆弱的传承生态。政府可以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民间的“草台班子”;国有文艺院团主动传帮带,给本子、送曲子、圆场子,引导其不断提高艺术层次;“草台班子”也要虚心学习,不为暂时的生存困境所忧,不为一时的市场票房所惑,坚持以成风化人、雅俗共赏的精品力作提升艺术层次,吸引更多的戏迷,为戏曲繁荣发展多作贡献。
戏曲名家与百姓大家互动,为戏曲传承发展创造厚植土壤。戏曲传承关键靠人,戏曲市场开拓关键在培育。面对断层的观众群体,我们在巩固中老年观众群体的同时,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培育年轻观众群体,让欣赏戏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戏曲名家要率先垂范,改变戏曲界少数人抱残守缺的观念,主动扛起戏曲振兴大旗,回应时代关切,深入基层、扎根群众、问计于民,从观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观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用好戏锁定票友,黏住戏迷,扩大受众,以水滴石穿之功,改善戏曲传承生态,把与戏曲渐行渐远的年轻观众重新拉回戏院,不断扩大戏曲传承的“朋友圈”。
(摘编自李广春《怎样扩大戏曲的“朋友圈”》)
材料三:近几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的出台,戏曲市场呈现明显回暖迹象。但现状是否就乐观呢?繁荣之下有哪些不足?具体实施和既有政策之间还存在哪些差距呢?
从剧目创作看,近几年各类艺术节取消繁冗奖项、剧目展演强化基础评论等措施让各院团更加潜心投入创作,加之国家艺术基金等对优秀剧本和舞台创作大力扶持,新作品孵化有了坚实保障,数量相较前些年也有大幅度增加。但这其中现象级、极具人气和口碑的佳作并不多,作品打磨率、复排率、演出率和知名度并不高。好的艺术创作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需要“七稿八稿,没完没了”地优化,大量成本及资源的投入,把好题材选择关,提高作品的成活率。
再看演出和观众,数据上与前些年相比确有显著提高,剧场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观众的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以演员或院团为中心的“粉丝群”借助新兴的传播方式聚集起更多年轻观众,着实令人欣慰。值得注意的是,名家名剧名院团的演出虽很火爆,观众数也一直呈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基层院团常规演出、青年演员日常演出以及下基层、进社区的普通巡演,演出数量及上座率却冷热不均、参差不齐。老年观众和青年观众在剧目选择上泾渭分明,老年人明显倾向于传统老戏,青年观众更乐于接受新编戏和实验戏,这种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偏食”对戏曲长远发展亦有影响。
(摘编自宋芳科《戏曲“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戏曲在过去之所以辉煌是因为看戏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近几十年来之所以衰
落是因为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B.
武侠手游《一梦江湖》和浙江昆剧团合作的例子证明,利用网游、手游也可以推广戏
曲,丰富人们的戏曲知识。
C.
任何时候戏曲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只要戏曲创作者真心为民,不断创新,戏曲就会
受到各个年龄层观众的欢迎。
D.
当下戏曲繁荣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出台了相关引导性政策以及新媒体的促进,和戏曲
从业者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1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认为,新媒体和传统戏曲的结合有利于增强戏曲的娱乐性,对戏曲的推广具
有正面意义。
B.
材料二认为“草台班子”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
持其发展。
C.
在戏曲传承问题上,戏曲人的看法和观众的看法不同,前者不肯改变,后者认为应当
与时俱进。
D.
经过各方努力,当下戏曲的观众群体中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对于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是很有利的。
12.
下列做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张火丁与中国戏曲学院的艺术家们联合演出了经典剧目《锁
麟囊》《白蛇传》,剧场座无虚席。
B.
著名戏曲艺术家小香玉提议戏曲同仁共同录制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武汉加油的
歌曲《花木兰》,得到众多艺术家的积极响应。
C.
著名京剧演员王佩瑜演出墨壳原态舞台剧《乌盆记》,将相声、评书、京剧三种艺术
形式熔于一炉,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D.
青春版《牡丹亭》走进中国美术学院,将传世经典以青春靓丽的形式重新演绎,小
礼堂的300余席位瞬间被大学生抢光。
13.
材料一论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问题的?(4分)
14.
结合三则材料,谈一下你对戏曲守正创新的理解。(6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20题。(24分)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四世祖安,尝从岳飞军中有功。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父宗政时为赵方将,被檄援枣阳,临阵尝父子相失,珙望敌骑中有素袍白马者,曰:“吾父也。”急麾骑军突阵,遂脱宗政。以功补进勇副尉。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金人遁,以功升下班袛应。十四年,入谒制置使赵方,一见奇之,辟光化尉。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二年,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一时暂黄州驻扎,朝辞,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功绩昭著。”珙对曰:“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帝问恢复,对曰:“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帝问和议,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赐赍甚厚。兼知光州,又兼知黄州。三年,珙至黄,增埤浚隍,搜访军实。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制拜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交章于朝。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馳书责之,隆之、大雅得书大惭。大元兵至三川,珙下令应出戍主兵官,不许失弃寸土。权开州梁栋乏粮,请还司,珙曰:“是弃城也。”栋至夔州,使高达斩其首以徇,由是诸将禀令惟谨。珙以身镇江陵,珙奏:“襄、蜀荡析,士无所归,蜀士聚于公安,襄士聚于郢渚,臣作公安、南阳两书院,以没入田庐隶之,使有所教养。”请帝题其榜赐焉。病遂革,乞休致,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讣至,帝震悼辍朝,赙银绢各千,特赠少师,三赠至太师,封吉国公,谥忠襄。
(节选自《宋书·孟珙传》)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
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
B.
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
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
C.
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
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
D.
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
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嘉定,是宋宁宗的第四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
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
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被檄”在本文中是
“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C.
制置使,军事统帅,主要负责部署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宋初不常置,南渡后,
因与金作战,设置渐多,一般由德高望重者来担任。
D.
朔,是古人用来标志日期的词语,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古人还用“望”“晦”来标记
日期,分别是指农历每月十五和最后一天。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孟珙身为人子,谨遵孝道。从军时父子离散,他率骑兵冲入敌阵帮助孟宗政脱险,
后来父亲去世,他为父守丧,一再拒绝上级的任命。
B.
孟珙身为将领,作战有方。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深得军士叹服和朝廷的重用,
后来皇帝也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C.
孟珙身居要职,宽严有度。对因私事而争斗的官员只是当面斥责而已,让他们知羞醒
悟。对擅离职守的手下则严刑处罚。
D.
孟珙为官一方,关心士人。襄、蜀两地动荡不安,士人无处安身,他就在公安、南
阳建造两座书院,使士人有地方受教育。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4分)
(2)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4分)
19.
课内句子翻译(4分)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0.
文中孟珙与皇上的一番对话,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格和见识?(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即部属,属官。②符:这里指军中移文。③薏苡(yì
yǐ):一年生或多年
生草本植物,果仁叫薏米,形似珍珠,可入药。“薏苡明珠”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后世用以指因涉嫌而受诽谤的人。④於菟(wū
tú):虎的别称。
2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写诗人当年接到紧急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
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毅。
B.
颔联用典言事,表明诗人自己因为遭受他人诬谤而离职,并为有功部属未能得到应有
的奖赏而深感愧疚。
C.
颈联表明诗人自己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论事之胆,点明他受谗被谤的原因,暗含对湖
南部曲的赞赏和勉励
D.
全诗既申明己志,又慰勉友人,襟怀坦荡,层次井然,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
得悲壮苍凉、雄健沉郁。
22.
本诗尾联化用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2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当曾皙回答说自己和其他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
样时,孔子说:“

。”显示出孔子的善于点拨诱导。
(2)杜甫在《登高》中的“

”,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
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运用色彩的鲜
明对比和动静相生的手法把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
五、语言文字应用(11分)
2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2分)
①那位老农抓起一把金黄色的优质小米笑着对记者说,这些只不过是沧海一粟,那边仓
库里的这种小米多得很呢。
②走出急救室,主治医生一边抹额头上的汗,一边激动地说:“幸亏送诊及时,再晚5分
钟后果就不可捉摸。”
③李欣学习有了进步,自鸣得意,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
④在改革的道路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决不能畏葸不前,而应该知难而进。
⑤老师傅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诉说他年轻时的趣闻铁事,我已经听得熟能生巧了。
⑥对于他帮助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的事迹,我真是一言难尽。
⑦公司法定代表人激动地向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道谢,72万元虽然对公司影响微乎其
微,但就像鱼刺一样卡在喉咙里难受,现在终于舒服了。
⑧扫雷,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军事任务。每年的4月4日是国际提高地雷意识和协助地
雷行动日,致敬用血肉之躯排残雷的战士们。
⑨中国有着5000年文明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诞生了无数的宝物。但是,有三样
至宝是举世瞩目、没有替代品的。只可惜,现如今全都不知所踪了。
A.
①③⑦⑧
B.
③④⑥⑧
C.
③④⑦⑧
D.
④⑦⑧⑨
2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
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有利于涉海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涉海企
业损害生态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责任。
B.
林庚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学者诗人,认识到自由诗的问题之后,从1934年开始,就一
直致力于诗歌的节奏与形式。
C.《雷雨》中的戏剧冲突之所以如此尖锐复杂,原因在于剧中人物之间有阶级的对立和
思想的分歧形成的。
D.
4月16,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称衷心祈愿
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26.
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4分)
(1)在商店的广告里: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3)在给下级的通知里:

(4)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27.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60个字。(3分)
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编辑制作的图书《大国战“疫”》近日出版。该书从200余万字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精选相关素材、有机整合汇编,全景式介绍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阶段性进展和积极向好态势。全书10万余字,既突出重点节点、人物、事件,又突出整体性、纪实性、故事性,图文结合、言之有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六、写作(60分)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如果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加入什么团队,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螃蟹。稻草不应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它应该挖掘自身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而它孕育的稻米的价值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发言,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沚福

A.
B.
C.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