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件(12张):单元研习任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件(12张):单元研习任务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0 19:3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单元研习任务
 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抗争。本单元作品展现了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反映了革命者意志坚定、不畏艰险、真诚善良、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阅读本单元课文,梳理课文是如何展示这些优秀品质的,分组讨论当下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意义。
任务一 
[提示] 本任务可以分解成两项活动:一是“梳理课文是如何展示这些优秀品质的”;二是“讨论当下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意义”。
第一个活动,可以结合文章的写作特色来进行讨论。如《大战中的插曲》主要运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结合具体的事件,表现了红军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长征胜利万岁》主要运用场面及细节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优秀品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主要运用典型事例以及精彩的细节及场面描写,加上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来表现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
第二个活动,要求分组讨论“当下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意义”,意在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目的在于引领学生阅读和研讨语言典范、论辩深刻、时代精神突出的优秀革命文化作品,进一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深入体会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感受爱国精神,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革命理论说服人,以英雄形象打动人,以崇高精神鼓舞人,是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特点。阅读本单元作品,完成下列研习任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演讲词,观点鲜明,态度坚决,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的豪情、自信和睿智。文中运用了较多表示强调的词语(如“决无”“必然”“从来”等)和判断句(如“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朗读全文,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式表达效果。
任务二 

[提示] 本任务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结合词语、句式对语言表达的作用,体会毛泽东语言运用的高超技巧,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豪情、自信和睿智。
可以结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的任务二[体会演讲词的语言魅力]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讨论。
 本单元的作品既有深沉的情感抒发,又有深刻的理性表达,选择一篇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作品,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结合在一起的。与同学共同研讨。
[提示] 古人云:“情感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不过,如果情感泛滥,这匹马就会全然不顾地向前冲,不管是平坦的路还是悬崖峭壁。因此,情感也是需要缰绳的牵制,这种牵制叫作理性。这一点在《大战中的插曲》这篇文章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任务三 
聂荣臻在文章开头说:“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这句话其实就定下了这篇文章的主基调,战争是残酷的,但也有真情在。作者通过描写对美穗子姊妹的救助,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主题。让美丽的情感之花,绽放在轰鸣的炮火硝烟中,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美!但是,作者在表达这种情感时,并没有让感情泛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因为他没有忘记当时的形势,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同时将这种情感化成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样就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很多革命先辈和英雄模范都为人民、为理想无私奉献、英勇牺牲,但他们的事迹并不广为人知,你的家乡也许就有这样的英雄。以班级为单位,参观访问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并查阅资料,搜集、积累相关素材,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可以写人物素描、事迹简介、人物通讯等,也可以根据基础材料创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写完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以“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编辑文集。
任务四 
[提示] 围绕本任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参观访问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并查阅资料,搜集、积累相关素材,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
“以班级为单位”是组织形式,不可单独行动;“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是参观的对象;“查阅资料,搜集、积累相关素材”是方法指导;“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是对活动的总结与提升。
“写完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以‘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编辑文集”是对活动后进行展示的指导。文集是岁月的写真,记忆的回顾,也是情感的酝酿天地。
伴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对传统事物的记载也越来越丰富,各式文集五花八门。我们所制作的文集,应该属于“特殊意义文集”,它主要是为了纪念某一事件而发行的文集。这里所编辑的文集,是为纪念家乡的英雄人物,可以命名为“家乡英烈文集”,在制作时可以适当加入插图,设计版式,做到图文并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