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概述·目标提要与策略
1.掌握逻辑基本知识。
2.学会辨析逻辑错误。
3.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4.构建和完善论证过程。
研习目标
中学生学一点逻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语言知识,更离不开逻辑,因为语言同思维分不了家,语言的背后是思维,思维的前面是语言。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苹果”是一个词,当然属于语言。可是作为一个词,“苹果”并不代表哪一个具体的苹果,例如昨天晚上你吃的那一个苹果,或者今天你在水果摊上看见的那一堆苹果,而是代表了世界上所有的苹果,连未来的苹果都在内。这么一来,“苹果”这个词就有了概括性。而概括,则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思维能力。你看,语言同思维是分不开的。
内容概览
又例如“过国庆是一个节日”,这在语言里是一个句子,在逻辑里是一个判断,但是这个判断是不合理的。“过国庆”是一种活动,怎么会成为节日呢?用集合数学里的话来说,就是把“过国庆”这个元素归入到“节日”这个集合里,在归类上出了错。从语言的角度讲,这是主谓配合不当。如果改说“国庆是一个节日”,把“国庆”归入“节日”这个集合才合理,主谓配合也合理了。归类,是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思维能力。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语言的错误反映了思维的错误,思维的错误会表现为语言的错误。而逻辑学,正是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所以,学习一点逻辑学常识,提高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语言也是很有好处的。
生活和学习中,逻辑无处不在。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懂一点逻辑,可以更好地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我们常常要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学习逻辑,可以使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表达更准确;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也往往会基于事实进行推理,作出判断,掌握一些逻辑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思考,由已知探寻未知。
在本单元中,我们会接触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来构建并完善论证。经过这样的“逻辑之旅”,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提升思维品质。
1.辨别潜藏的逻辑错误。
2.运用有效推理形式推理。
3.采用合理论证方法,综合用于写作。
学习策略
学习活动二
学习活动三
合格考达标练
学习活动一
高考提升练
学习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逻辑有其自身的规律,不管使用什么概念和命题,进行何种推理和论证,都必须遵守最基本的逻辑规律。否则,人们的思维就会出现错误。逻辑错误,一般指思维过程中违反形式逻辑规律的要求和逻辑规则而产生的错误。常见的逻辑错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循环定义、同语反复、概念不当并列、因果倒置、循环论证、推不出等。
必备知识
1.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这是同一律的要求。可用公式表示:A是A,A表示一个概念或命题。一个概念反映什么对象就反映什么对象,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它不能既反映此类对象,又反映彼类对象。在概念上有意识地违背同一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逻辑上称之为“偷换概念”。
其特点是有意不明确某个概念的含义,进而在这个概念塞进新的含义。商家“买一赠一”的促销广告,玩的就是“偷换概念”的把戏。两个“一”的概念内涵大不相同,“买一”的“一”是你要买的东西,比如:一件西服,“赠一”的“一”,如果你也理解成一件西服,那就太幼稚了。这个“一”有可能是一根领带或一个精美的袋子而已,绝不会是一件西服。
在概念的运用方面,有的人是不了解某个概念的确切含义,以至在后面运用这一概念时改变了这一概念的含义。这种错误叫作“混淆概念”。
同一律还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肯定什么就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否定什么。一个命题必须具有确定的“真”“假”意义。我们把不自觉地违背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称为“转移论题”。其表现为在说话或论述中,把所要说明或论证的问题无意识地变成了另外的问题。比如“小孩子讲话,前言不搭后语”,即属于此。
对于在命题上有意识地违背同一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逻辑上称之为“偷换论题”。其表现是有意识地改变论题内容,偷梁换柱,从而达到某种目的。例如清朝时,某一书生坐于高台之上读书,台高风大,吹得书页哗哗乱翻,书生随口吟出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居心叵测之人有意歪曲“清”字的含义,诬陷书生讽刺清廷没文化,犯了大不敬罪。
2.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这是矛盾律的要求。可用公式表示:A不是非A,A表示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一个概念不能既是它,又不是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既是人又不是人;一个命题不能既肯定某一对象又否定这一对象。违反矛盾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称之为“自相矛盾”。
比如那个著名的卖矛与盾的楚人的笑话:他夸口自己的盾非常坚实,任何东西都不能穿过;又夸口自己的矛锐利无比,能刺穿任何东西。他犯的错误就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再如有人说:“一个月来,这个问题时刻缠绕着我,而在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我又暂时抛开了这一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既是“时刻缠绕着我”,就不会出现“顾不上去想它”的情况,说话人也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3.模棱两可
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这是排中律的要求。可用公式表示:A或者非A,A表示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A不反映某一对象,那么非A便反映这个对象。比如这个人是学生,他要么属于“中专生”,要么属于“非中专生”,二者必居其一,不能同假。
任何命题或者肯定某对象具有某种情况,或者否定某对象具有这种情况,二者必居其一,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它要求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承认一个是真的。如果违背了这一要求,既不承认这个,又不承认那个,含混模糊,那就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由于这种逻辑错误的特征是对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都予以否定,因此,又有人把这种错误称为“模棱两不可”。
楚人夸口自己的矛与盾,当别人反问他:用你的矛穿你的盾如何时,他既没有做出“我的矛能穿过我的盾”的回答,也没有回答“我的矛不能穿过我的盾”,这就表示他既否定了A又否定了非A,从逻辑上讲,他的沉默就违反了排中律。也就是说,楚人回答任何一句都违反了矛盾律,一句不回答又违反了排中律。
当人们对一组矛盾的命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时,不能明确地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这种情况不能诊断为违背了排中律。比如“火星上有生命”,“火星上没有生命”,这是一组矛盾命题。虽然其中必有一真,但人们却不能明确表态。另外,对于不是矛盾关系的概念或命题,都加以否定,也不是违反了排中律。如“今天不会下雨也不会下雪”。“下雨”或“下雪”不具有矛盾关系,所以可以同时否定。
4.循环定义、同语反复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概括地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组成定义的概念是定义联项。下定义有一定的规则,它要求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如果直接包含被定义项,那就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如果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那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例如“顶针就是一种运用顶针手法的修辞格”。用“顶针手法”去说明“顶针”,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这一定义就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再如“如果把‘奇数’定义为‘偶数加一’,那么‘偶数’是‘奇数加一’得到的数”。用“偶数”解释“奇数”,用“奇数”解释“偶数”,这一定义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5.概念不当并列
概念并列问题属于概念划分的范畴。所谓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即依据某一概念,把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子概念。划分由三部分组成,即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标准。其中,被划分的对象称为划分的母项;从母项中划分出来的概念,称为划分的子项;划分的依据通常是事物的某一属性,称为划分的标准。在对一个属概念进行划分时,可以把划分后得到的子概念作为母项再进行划分,这称之为“连续划分”。
不管把一个概念划分成多少层次,每一次划分都必须遵循划分规则,即在一次划分中必须遵循同一个标准。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概念不可以并列,如果在同一次划分中并列了不同层次的概念,就会犯“概念不当并列”的逻辑错误。例如:“我喜欢读外国作品、古典作品、小说、散文、唐诗等。”这句话对作品的分类用了多个标准,它把用不同标准划分的概念并列在了一起,犯了“概念不当并列”的错误。
6.因果倒置
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就具有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一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作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叫作结果。原因和结果在因果链中是相对的,此事的结果可能是彼事的原因,但就这一对因果来说,它又是绝对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例如,19世纪英国有一位改革家发现,每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些好吃懒做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这位改革家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农夫因勤劳才拥有两头牛,不是因拥有两头牛而变得勤劳。这种改革的结果自然还是勤者自勤,懒者亦懒。
7.循环论证
论证就是用几个真实命题确定另一命题真实性的过程。论证有一条重要原则,避免出现逻辑错误,即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论题能否确立依赖论据的真实性来论证,如果论据的真实性反过来以论题的真实性为依据,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论证。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循环论证”。例如,曾经有人反对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他们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其论据是宇宙在一昼夜之间绕地球一周,而论据的真实性又依赖“宇宙是有限的”这一论题(因为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就不能理解为什么无限的宇宙能在一昼夜之间绕自己的中心——地球运转一周)。这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
8.推不出
论证的另一条重要规则是要求从论据出发能合乎逻辑地推出论题,即论据和论题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
(1)推理形式不正确
从论据不能必然地推出论题。例如:“他近视得很厉害,一定很聪明。”“近视”跟“聪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不能以近视为依据,证明他是否聪明。这个论证实际上运用了如下推理:
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
他近视得很厉害;
所以,他一定很聪明。
这一推理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中项至少要周延(全部外延一致)一次。两个前提中的“近视”,表述方式都是肯定的,均不周延,所以这个推理形式是无效的。
(2)论据和论题毫不相干
即论据和论题在内容上毫无关系。例如:“他学习不用功。因为,只有学习用功,才能考上大学。”在这个论证中,论据“没有考上大学”是真实的,但论据和论题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所以从此论据出发是推不出“他学习不用功”的结论的。
(3)论据不足
即所引用的论据对于确定论题的真实性而言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例如:“如果天下雨,地就会湿。现在地湿了,因此,一定是下雨了。”“下雨”是“地湿”的充分条件,但“地湿”不是“下雨”的充分条件,不能依据“地湿”这个条件推出“下雨”的结论。
(4)理由虚假
论证论题的理由虽摆出来了,但是虚假的。例如:《狼和小羊》这则寓言故事,狼要吃小羊的理由是:小羊站在下游喝水污染了它在上游的水。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②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③“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任务一
活学活用
④“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⑤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⑥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⑦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⑧《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提示:①违背同一律。②违背充足理由律。③违背了同一律。“手指浸到汤里”和“汤不烫”不是一个概念,却混为一谈了。④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走”的判断并不具备充足的理由。⑤违背同一律。⑥违背排中律。⑦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不薄当然就是厚了,不白当然就是黑”这两个判断并不具备充足的理由。⑧违背充足理由律。⑨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对我的毁谤”不一定真实,所以该判断并不具备充足的理由。
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
①他是多个死难者中唯一幸免的一个。
②根据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
③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④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⑤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⑥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任务二
提示:①自相矛盾。既然死难了,又怎么能幸免呢?
②概念不当并列。“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
③因果倒置。“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是因为“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④主客颠倒。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⑤否定不当。不能否认“不是”,三重否定又是否定。
⑥不合事理。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学习活动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过程由假设形成和假设评价两部分组成,概念形成过程实际上研究的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结果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有很大的不一致性。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从前提推出来的,即从一般的规则推导出来的,其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在本质上它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下认知心理学对演绎推理的研究。
必备知识
(一)三段论的基本推理方法
三段论推理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提,另一个命题为结论,该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也可能不符合。所有这三个命题都带有直接陈述的性质。例如:
所有的A都是B;
所有的B都是C;
所以,所有的A都是C。
人们的很多认识是用逻辑量词表达的。在三段论推理中,也根据命题中的逻辑量词将命题分为全称肯定命题,即包含“所有……”的命题;全称否定命题,即包含“没有……”的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即包含“某些……”的命题;特称否定命题,即包含“某些……不……”的命题。
人们如何进行三段论推理呢?心理学上主要用气氛假说来解释。这一假说是由武德沃斯和塞尔斯提出的。他们认为人们在进行三段论推理中使用的是气氛探索法。他们在研究中给实验对象呈现各种三段论推理题目。在这些题目中,三段论的结论除包含一个正确的结论外,还包括许多错误的结论。然后让实验对象根据前提选择结论。结果发现,实验对象的推理往往受三段论中所使用的逻辑量词(“某些”“所有”“没有”“不”)的影响。
即三段论中所使用的逻辑量词产生了一种“气氛”,促使实验对象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一般情况下,实验对象会根据肯定性前提接受肯定性结论,根据否定性前提接受否定性结论。如果肯定性、否定性前提都有,则被试情愿接受否定性结论,例如:
没有A是B;
所有的B都是C;
所以,没有A是C。
此外,对特称陈述(带有“某些”“某些……不”的句子)和全称陈述(带有“所有”“没有”的句子)的反应,气氛假说认为,如果前提为全称,则被试会接受全称结论;如果前提为特称,则被试会接受特称结论;当一个前提为特称,另一个前提为全称时,被试宁愿接受特称结论。使用气氛假说的方法,被试可以在80%以上的三段论问题上获得正确的答案。对于这么粗疏的一种探索方法来说,这种结果是不坏的。
(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1.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比如: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
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如果中项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被断定过它的全部外延(即周延),那就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例如,有这样的一个三段论:
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
塑料是可塑的;
所以,塑料是金属。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的“可塑的”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金属”“塑料”是“可塑的”的一部分对象),因而“塑料”和“金属”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
3.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比如:
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我不是运动员;
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说错在哪里呢?主要错在“需要努力锻炼身体”这个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即“运动员”只是“需要努力锻炼身体”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其全部),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成了否定命题的谓项)。这就是说,它的结论所断定的对象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对象范围,因而在这一推理中,结论就不是由其前提所能推出的。其前提的真也就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这种错误逻辑上称为“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如果小项扩大则称“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也应当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须是否定的
如果在前提中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命题,那就表明,大、小项在前提中都分别与中项互相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大项与小项通过中项就不能形成确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而确定地联系起来,当然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确定的结论,即不能推出结论了。比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某人不是有神论者;
所以,_________?
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必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另一个则必然是肯定命题(否则,两个否定命题不能得出必然结论),这样,中项在前提中就必然与一个项是否定关系,与另一个项是肯定关系。这样,大项和小项通过中项联系起来的关系自然也就只能是一种否定关系,因而结论必然是否定的了。例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人是有神论者;
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
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呢?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一定是由于前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和中项结合,而另一个和中项排斥。这样,大项或小项同中项相排斥的那个前提就是否定的,所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
5.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
例如:
有的同学是运动员;
有的运动员是影星;
所以,_________。
由这两个特称前提,我们无法必然推出确定的结论。因为,在这个推理中的中项(“运动员”)一次也未能周延。又如:
有的同学不是运动员;
有的运动员是影星;
所以,_________。
这里,虽然中项有一次周延了,但仍无法得出必然结论。因为,在这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按前面的规则,如果推出结论,则只能是否定命题;而如果是否定命题,则大项“影星”在结论中必然周延,但它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所以必然又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因此两个特称前提是无法得出必然结论的。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呢?例如:
所有大学生都是青年;
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
所以,有的运动员是青年。
这个例子说明,当前提中有一个判断是特称命题时,其结论必然是特称命题;否则,如果结论是全称命题就必然会违反三段论的另几条规则(如出现大、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等)。
(三)其他推理形式
1.归纳推理
也称归纳法,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如:中国皇帝是纸老虎,沙皇是纸老虎,希特勒是纸老虎,墨索里尼是纸老虎,所有号称强大的反动派统统不过是纸老虎。
归纳法又分“完全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又分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1)完全归纳法:从所有对象中得出一般结论。如: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所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不完全归纳法:从部分对象中得出一般结论。
①简单枚举法:从个别或少数对象中得出结论。如: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瑞雪兆丰年。
②科学归纳法:科学归纳出所有对象或部分对象的一般结论。包括求同法、求异法。
如:封建社会教育为封建阶级服务,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为资产阶级服务,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所以教育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
求同法:同一现象在各种场合中,如果有一个相同的现象,那么,这个现象就是在各种场合都出现的那个现象的原因,这叫做求同法。
如:太阳光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可以在雨后彩虹中看到,可以在肥皂泡中看到,还可以在分光镜中看到,这种现象出现的场合虽然不同,但在不同场合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光线产生了折射,可见,光线的折射是出现七色的原因,这个结论就是应用求同法得到的。
求异法:归纳同一现象在各种相同场合出现同一不同现象而得出的结论。
如:证明白杨早落叶与大气污染有关。使两间实验室的土壤、水分、温度、光照时间等均相同,同样栽上几株白杨,但一间实验室放入污染空气,一间实验室的入气孔装上活性炭过滤器清除污染物质的装置,这样就可以证明白杨早落叶是否与大气污染有关。
2.类比推理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并列比较类推得出相同的属性,即一般结论。它是以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
如: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光也有波动性质。
3.两难推理
就是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如:孙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时,实际上就面临了二难,因为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会分别引起两种后果:或者孙悟空被师父赶走,或者师父被白骨精吃掉。这都是孙悟空所不愿接受的。
以下案例大都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关,请指出各个案例中的前提和结论,简述其推理过程,并从中提炼出可以普遍应用的推理形式。
①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晏子使楚》)
任务
前情回顾
②《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③《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④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鲁迅《藤野先生》)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提示:①用的是必要条件推理,推理如下:
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
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
所以,我不从狗门入。
该推理前提真实,形式有效,结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据此,楚人一定要晏子从狗门入的话,那等于承认楚国是狗国。
②选言推理,或者说排除法,一种极易理解的逻辑方法,简言之,就是共有n种可能存在,排除了(n-1)种可能,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成为必然。排除法在阅读和写作中有广泛用途。
③两难推理。
如果我去林妹妹处,则足以致疾;
如果我不去林妹妹处,也足以致疾;
我或者去林妹妹处,或者不去林妹妹处;
总之,都足以致疾。
④求同推理。
⑤类比推理。
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
1.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2.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
排除法:就是共有n种可能存在,排除了(n-1)种可能,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成为必然。
必备知识
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观点。
归谬法: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目的则是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3.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驳论:驳论是通过驳斥敌对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
1.反证法运用示例。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去呢?很明显,那只能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运用技巧:这段文字没从正面论述实事求是怎样,而是假设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运用了反证法。
关键能力
2.归谬法运用示例。
“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
——唐弢《琐忆》
运用技巧:这段文字运用归谬法。先认同男女同学同泳的确有碍大防,接着又运用夸张联想的手法推出:但要彻底防止男女淆乱乾坤,就要一律带上防毒面具这一荒谬的结论,令人忍俊不禁。
3.学习驳论文写作技巧,明确“虚拟论敌”驳论策略。
驳论文写作要点:
(1)确立攻击目标
首先要明确反驳的论点,即确立攻击目标。
(2)抓住敌论要害
反驳,首先要找寻到突破口,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击中敌论的要害,取得论辩的全胜。
(3)讲究反驳方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自然可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着手,或者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者采用迂回间接的方式,从对方的论据、论证入手,证明它的虚妄和荒唐,从而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
①反驳论点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反驳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例证反驳,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总括出对方的错误的论点,然后摆出事实证明其荒唐谬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反驳论点还可以运用反证法和归谬法。
②反驳论据
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和支撑。驳倒论据,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就颓然倒塌。论据通常有三种:事实论据、数字论据和理论论据。反驳论据也就常常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揭露其事实虚假、数字含混或理论的荒谬。
③反驳论证
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可以达到反驳的目的。
论证的错误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演绎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有时是作者在一篇文章内的观点间自相矛盾;有时是论点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展开反驳。
任务1:搜集典型议论性文章,分析其中的逻辑链条。
小组合作,先分头搜集典型的议论性文章,再共同剖析文章的论证过程,理清其中包含的逻辑链条,推敲其论证的逻辑性,为议论文写作提供借鉴。
活动规划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赛,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
小组一起先确定辩题,然后从逻辑角度对辩题分析,对辩论进行谋划。
任务3:尝试写驳论文。
围绕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搜集、阅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选择你不认同的一篇,针对其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学习活动一、二、三
1.分析下面的例子,看看它们分别违背了什么思维规律。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答:两个“群众”所表达的概念并非同一,前者是“群众”这个整体,后者指“群众”中的一员。违背同一律。
(2)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答:违者“一触即死”,自然不能再行法办。违背不矛盾律。
反馈评估
(3)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
答:违背不矛盾律。
(4)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答:采纳他的意见与否,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也不能同时肯定。违反排中律。
(5)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
答:违反同一律。这里的“幼稚”是指作品不成熟、不完善,并非是指内容适合“不成熟的人”阅读的文学作品。
2.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信息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便利。谣言在网下及网络群组、微博、视频网站中传播,马上就会成为热点。如果谣言内容涉及人们的生活,产生恐慌情绪就会成为必然。此时,做好科普就尤为重要,而网络作为科学知识的存储空间,是科普的好手段。只要利用网络信息,就能让谣言无处藏身。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①谣言在网下网上传播,不一定马上成为热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谣言内容涉及人们的生活,不一定产生恐慌情绪。
利用网络信息,不一定能让谣言无处藏身。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村村通公路,这也给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村村通公路,连接到大城市,方便快捷,肯定能让农民过上跟城市一样便捷的生活,一定能让农民活得健康,比城里人更长寿;其次,村村通公路势必极大地解放农民的思想,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①村村通了公路也不一定能让农民过上跟城市一样便捷的生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村通了公路不一定能让农民比城里人活得更健康、更长寿。
村村通了公路不一定能极大地解放农民的思想,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4.请运用归纳推理的逻辑方式,自选主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不少于100字。
示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
孔子研读古书,韦编三绝,终于成为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杜甫苦读诗书,读书破万卷,终于成为人人敬仰的一代诗圣。周恩来博览群书,常常省下饭钱买书读,终于成为振兴中华、开创新中国的一代功臣。……纵观古今伟人,无一不是刻苦学习的典范。因此,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注意:归纳论证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
5.请运用归谬法,自定主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不少于100字。
示例: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人要处理的事物与古代社会相比何止增加百倍,如果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次要矛盾,如果我们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最终只会走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老路。
现代社会的分工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的琐事都可以交给专门的从业者去做。这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分工合作精神的。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没有事必躬亲的必要了。我们总不能要求现代人自己养蚕织布吧?我们看到无数能打扫天下的人身上的衣服都是别人做的呀!(归谬推理)他们不一样扫天下吗?
6.在一场“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的辩论赛中,正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针对正方的论述,请你站在反方立场,加以辩论。要求:语言准确连贯,观点鲜明,不少于100字。
正方: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首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先天的个性都有缺陷,刻意去追求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有志青年的自觉行为;其次,人不是产品,不是机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难免让人产生厌烦,我就是我,与众不同才是每个人的个人魅力所在,但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唯有通过“习”才能“相远”,这个“习”就是刻意追求,这个“相远”就是个性的差异。所以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方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首先,个性是天生的,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后天的刻意追求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个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性相近”并不代表“性相同”,说明还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个性,既然有了差异的个性了,你再去追求模仿别人的个性,最后就等于失去个性。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
7.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要求作文。
曾获“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1)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2)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3)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4)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放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根据以上“四力”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的立意:眼力即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思力是方法把握和思想的积淀、定力是不为复杂影响的能力、抗压之力是在挫折面前的乐观与激情。以上“四力”可以都是立意的角度,都是引导人成才的道理。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
【参考例文】
眼力是一种“定力”
鉴定是一门“眼学”,靠的主要是“眼力”,这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人会把眼力理解为“依靠眼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这从字面上看似乎也没有错,既是“眼力”,自然全部依赖一双眼睛了。然而,眼力之“力”,却未必根植于你的眼睛。
这要怎么解释呢?打个比方吧,拿一条宽20厘米的长木板放在平地上让你行走,你一定不会走到木板外面去,如果把木板升到100米的高空,你原来的“能力”还在吗?再比如,站在一定的距离,把篮球投进篮框里,是一种与准确有关的“能力”,但是像乔丹那样,在NBA总决赛最后一场的最后一秒,从对方的激烈围抢中高高跃起,空中绕过阻碍,投进压哨逆袭的一球,所需要的能力,却不是“准确”所能概括的。
晚明书画鉴藏家张丑在其《清河书画舫》一书中指出:“是故善鉴者,毋为重名所骇,毋为秘藏所惑,毋为古纸所欺,毋为拓本所误,则于此道称庶几矣。”这里所谓的“骇”“惑”“欺”“误”,都与“眼”无关,而与“心”有关。
从这个角度看,鉴定也是一门心理学。真正的“眼力”,包含了一种“定力”,是通过与自身各种微妙隐蔽的心理作斗争的过程逐渐建立起来的。
“为重名所骇”者,本质上是自信不足,心虚“怯阵”。“重名”就是“来头大”,包括很多因素,比如世家旧藏,著录累累,前辈大师的结论,题跋“帮手”的过硬等等。
与“怯阵”相反的是“轻敌”,古代书画市场上,那些缺乏“证据链”的,“光头光脑”的“真龙”,被冤枉埋没的又何可胜数?鉴定中的求真与务实,需要的是一种“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独立精神,既能“视袁绍如中枯骨”,又能“识英雄于草莽之中”。
由贪婪而自欺,因畏难而避责,又是另一对矛盾。贪心一起,智商归零,这是世上绝大多数骗局成立的理由。有些行家帮别人鉴定难得犯错,而自己买东西却时而“马失前蹄”,就是“捡漏”心理的作祟。“捡漏”之心一旦发动,通常八匹马拉不回来,贪念趋进,理性后撤,使劲寻找有利自己判断的“正面”信息,而对反面信息视而不见。于此等处,可知“信息”与“外缘”其实无处不在,只是人心在做捡择。
所以,离开了“定力”,就没有靠得住的“眼力”。“眼学”的背后,是一门“心学”。一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中正、开放、虚灵,“活泼泼地”。另一方面,要随时省察“起心动念”的那一瞬间,警惕所有的先入之见和惯性思维,并且能够及时纠正、“转向”。恰如“中锋用笔”,实质上是一种不断让笔锋从偏侧散乱的状态回归中正与弹性的动态平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