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课件:第6单元 11.反对党八股(节选)(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课件:第6单元 11.反对党八股(节选)(3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0 19: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反对党八股(节选)
预习·梳理与积累
研习·讨论与鉴赏
练习·思考与运用
预习·梳理与积累
预 习 助 读
【了解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运动。毛泽东于1941年5月至1942年2月,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本文是毛泽东在延安干
部会上的讲话,矛头直指当时存在于党内的“老八股”“老教条”和“洋八股”“洋教条”,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
【相关链接】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又称时文、制义、八比文等。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从“起股”到“束股”这四段,每段必须有两股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
知 识 积 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
(2)接洽: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
(3)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4)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5)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6)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
(1)精粹 精练
辨析: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既少又好”的意思。但“精练”侧重于“少”,指(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而“精粹”侧重于“好”,纯而不杂。“精粹”还可作名词,指精美纯粹的部分,相当于“精华”。
例句:①诸子百家思想中蕴含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可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
②议论的语言要求准确、精练,来不得半点啰唆。
(2)莫名其妙 不知所云
辨析:两者都有“不知道”“不明白”的意思。但适用的范围不同。“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只指说话。
例句:①有些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烦躁、激动、沮丧。这都是生活压力大的表现。
②有些文章结构散乱、语言啰唆,读者看后不知所云。
研习·讨论与鉴赏
问 题 研 讨
【任务一】 理清论证思路
1.文章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1段也是全文的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说明写作方法和思路是“以毒攻毒”,即从八个方面来揭露党八股的罪状。
2.作者在批判党八股的每一条罪状时,一般都是按照“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思路论述的,请根据这个思路,检索文本信息,填写下表。
参考答案:
【任务二】 学习论证手法,体会论证语言
1.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文章在这一部分是怎样论述的?
参考答案:文章用“工”“人”二字加折添笔的例子,批判了那种做宣传、写文章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作风。然后用“弹琴”“射箭”“交朋友”等普通事情类比,说明做宣传工作必须调查、研究、分析自己的宣传对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党八股在语言方面的表现是干瘪无味,面目可憎。文章在这一部分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试分析。
参考答案:文章在这一部分采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用“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来作比喻,描绘出八股腔的丑陋形象和语言特征,增强了论说文的生动性,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从对“丑”的党八股的讽刺批判中,倡导“美”的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这是寓褒于贬、破中带立的论述方法。
课 堂 活 动
“八股文”随着封建科举考试的结束,早已成了历史名词;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反对党八股》一文,距今也已经70余年;如果不加注释,对“党八股”一词,不少年轻人会不知所云。那么,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没有现实意义?说出理由。
提示:《反对党八股》一文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它通篇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哲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仍然是我们为学、为文的指导性文件。
答案:略
整 合 建 构
【思路整合】
反对党八股(节选)
【审美鉴赏】
鲜活的语言,多样的方法
本文写作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态度明朗,语言泼辣。如作者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章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把“语言无味”则直斥为“面目可憎,像个瘪三”;把罗列现象的形式主义喻为“开中药铺”。语言鲜活,观点鲜明。谚语、歇后语、方言词语,都得以恰当运用和巧妙安排,使得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
另外,本文论证方法也生动多样。从全文看,采用的是分项列举的论证方法;从各段看,有事实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多变,形式生动、活泼,避免了呆板的抽象说理,读者也在强有力的无可辩驳的论证面前,受到一次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文风的教育。
【素材挖掘】
●养成勇于批判的精神 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同志针对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八股腔调的文风,列现象,找根源,析危害,作了准确及时的批判。这种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批判自身问题的做法,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者勇于自我批评的态度。
●养成求真务实的习惯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就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言之无物、空洞的文章,在战争年代的危害不言而喻,即使在今天,也毫无益处,因此,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习惯。
●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用很大的力气,下苦功夫去学。这不仅指明了学习方法和态度,更体现了共产党一切从群众出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只有心中有人民,才能说话有力量 毛泽东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先行者,他批评道:“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习近平是用人民群众所熟知的“大白话”讲“大道理”的继承者、示范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使用“鞋子论”“钉子论”“补钙论”“总开关”“打老虎”“拍苍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撸起袖子加油干”等脍炙人口的话语来向全党人民系统化阐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练习·思考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D
解析:A项,“量”应读“liàng”;B项,“恐吓”的“吓”应读“hè”;
C项,“作”应读“zu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至于以装腔作势来达到名誉和地位的目的,那更是_______的念头,不待说的了。?
(2)我们俩谈话的声音都很低,一则为不_______他们工作,二则也不愿让他们听见我们的话。?
(3)党八股这个形式,_______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    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
A.卑鄙 妨碍  因为  所以
B.卑劣 妨害 不但 而且
C.卑鄙 妨碍 不仅 而且
D.卑劣 妨害 由于 因此
答案:B
解析:“卑劣”和“卑鄙”都有言行恶劣,不道德之义。“卑劣”比“卑鄙”程度重,既卑鄙又恶劣;“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妨害”和“妨碍”都有“使不顺利”之义。“妨害”指有害于,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妨碍”指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着重指给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程度较轻。“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都是党八股的危害,后者程度更重,二者应是递进关系。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②句中“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停。⑥句中“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③句中“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选项误用为“积攒”的意思。三处都属于望文生义。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对比、排比)
B.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类比、反问)
C.什么是宣传家?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设问、排比)
D.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比喻、引用)
答案:D
解析:“学生腔”是着重指出,不是引用,这句话使用的表现手法是比喻和反问。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掷地有声的话语,揭示了创造“中国奇迹”的朴素哲理,(    )。只有拼与干,才能杀出筑梦圆梦的“血路”。
A.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定意志得以宣示
B.宣誓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定意志
C.宣誓的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定意志
D.宣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坚定意志
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主语是“话语”,A项与之陈述的对象不一致。根据前面“揭示了……哲理”的句式,可知C项不恰当。比较B项和D项,“宣示”是“公开表示;宣布”的意思,使用准确;“宣誓”是指担任某项任务或参加某个组织时,在一定的仪式上当众说出表示决心的话。用在此处不合适。
二、思考与探究
6.《反对党八股》一文的语言,本身就是反对八股语言的典范。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很多语言来自民间,有大量的谚语、歇后语、俗语,请把它们找出来,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