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定风波
苏轼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而他却能以超人的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失之泰然”的大胸襟,大气魄。
鉴赏诗歌三步曲:
读懂诗歌
01
分析情感
02
探究手法
03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时间:
地点:
人物:
道中遇雨
事件:
感觉:
3月7日
沙湖道中
同行 、余
狼狈、不觉
思考:这首词的序言交代了哪些内容?
因事
感怀
小序
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理清字词句意;疏通文意;并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东坡途中遇雨的情景和心态。
下阕:写雨后东坡的感悟。
合作探究
1.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作者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2.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 ?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料峭春风”“山头斜照”是什么意思?“冷”“斜照相迎”一起出现,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人生感悟?
4.“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有什么含义?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上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思考:1.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作者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莫听”
“何妨”
“谁怕”
“吟啸且徐行”
超然物外
淡定从容
无所畏惧,向风雨挑战
潇洒安闲
泰然自若
2.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 ?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竹杖芒鞋”
闲散江湖,草野百姓装束
“马”
奔波官场,官者的形象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心轻
上阙
思考: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料峭春风”“山头斜照”是什么意思?“微冷”“斜照相迎”一起出现,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料峭春风”
人生的逆境
政治的风雨
“山头斜照”
人生的希望
下阙
4.“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有什么含义?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窘困也好,通达也好,都无所谓。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乐观豁达胸襟。
“风雨”和“晴”
天气的变化
人生的顺境
人生的逆境
下阙
思考:
“风雨” 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
“莫听”表明自己的态度:从容处之,悠闲自若。
“穿”和“打”都是很有力度的,极言雨急雨大。
“轻”体现的是诗人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生轻松。
“何妨”反映了苏轼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若的旷达情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谁怕”起了强调作用。 “烟雨”一语双关,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人生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出苏轼面对风雨自信、自若的襟怀。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请找出来和同学们品味。
表现手法
以小见大
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表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并且由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不畏坎坷淡泊超然的情怀。
2.一语双关
将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相类比。“风雨”和“晴”既是指自然现象,也是指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即:人生中艰难苦难的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
3.比喻
“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可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境界的能有几人?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
祝福语
小结:
《定风波》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等复杂而深微的情怀。表现了一种醉醒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课外拓展
谪居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课外拓展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
据统计,苏轼现存词作中, “归”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终其一生,苏轼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他一生宦海沉浮,刚直如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
(1)儒家入世思想
(2)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
知识拓展
课后探究:
请以“豁达、乐观”的人生观为议论内容,阐述对人生道路的影响,写一篇200字以上的议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