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这是一首捷克歌曲, 3/4 拍,以欢快明朗、充满热爱美好生活的激情,并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简练而又感人。歌曲中加入了较为简易的二声部合唱,引导二年级学生感受声部,再让学生尝试二声部合唱,提升学生对和声的感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牧羊女》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并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的特点演唱,表现牧羊女的愉快心情。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2、能与同学合唱,准确表现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难点: 
1、用连贯的气息、清晰的吐字,在美好甜蜜的气愤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2、能用和谐的歌声表现二声部。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听歌曲《牧羊女》的旋律,初步感知音乐。随音乐用3拍子节奏律动。(课件:图片+《牧羊女》伴奏) 
师:同学们的动作做的可真有韵律感!你们发现刚刚我们热身律动和音乐的配合有什么规律? 
讲解3/4拍概念及强弱规律。 
二、音乐游戏——合唱部分练习 
 师:这节音乐课请大家随着张老师去一个美丽的国家----捷克看看(课件:图片欣赏+背景音乐) 
 1、简介:捷克是欧洲的中部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善良,能歌善舞。捷克风景秀丽,有着大片的农场和成群的牛羊。你们瞧!勤劳、美丽的牧羊女领着羊群放牧来了。 
 2、师生互动读一读、唱一唱 
 师:绿绿的草地、白白的羊群真美呀!张老师和你们玩个小游戏,我来扮演牧羊女,你们就扮演可爱的小羊。(课件:呼唤小羊谱) 
3、学唱合唱谱1 
师:牧羊女找到了小羊儿,他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变成了一段美妙的合唱,一起来唱唱吧!出示合唱谱1。(课件:合唱谱1) 
学唱合唱谱2 
 师:白羊儿、灰羊儿唱的真高兴!数数看有几只?(课件:羊) 
 1)、打手势唱唱 
 2)、指导唱合唱谱2 (课件:合唱谱2) 
 师范唱两声部:我要好好放我的羊。你们也来试试。 
三、学唱歌曲 
(一)、初步学唱 
1、聆听歌曲《牧羊女》。 
师:多么天衣无缝的合作,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河畔绿色的草地上,牧羊女为我们唱起了一首来自捷克的民歌《牧羊女》——(课件:歌单) 
 如果听到熟悉的旋律可以轻声跟唱。 
2、熟悉旋律。 
师:听完了歌曲,相信同学们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有点熟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的歌谱,师用琴弹一句,学生唱一句。合唱部分分组唱。 
(二)、分析旋律 
1、观察乐谱找出相似乐句。 
师:仔细看,歌曲有四乐句,你能找出哪几个乐句是相似的吗?(1、2、4乐句基本相同。) 
不同的哪里?(课件:用色块表示)并唱一唱。 
2、重点分析第三乐句。 
师问:仔细观察第三乐句又有什么特点呢?(1、2小结和3、4小结完全一样。)唱一唱。 
3、完整跟琴唱歌谱。 
 (师伴奏,生有感情地演唱歌谱。) 
(三)、学唱歌词 
1、听琴默唱。 
 师:绿绿的草地,牧羊女的歌声,小羊的叫声,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你们想唱一唱歌词吗? 
2、轻声唱并纠错。 
3、处理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歌曲的1、2、4乐句和第3乐句是完全不相同的,因此我们也应该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 
4、老师边范唱旋律边在黑板上演示线状、点状作对比。 
5、总结:1、2、4句比较抒情,悠扬;第三乐句显得比较欢快、跳跃。 强调:第三乐句力度的变化让歌曲更加的生动(引导学生唱出强、弱的不同效果。)(课件:歌单+小标识) 
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跟琴唱) 
 师:你们能把这两种不同的情绪唱出来吗?试试吧! 
师指挥,生和伴奏音乐。(课件:歌单) 
拓展——创编歌词 
 师:听着你们优美的歌声,我仿佛看到羊儿在悠闲地散着步。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儿呢,咱们也把喜欢的小动物请到歌曲中来,好吗? 
师示范 
 师:我请来了小鸭子,你们听。 
指导学生唱唱书上的范例歌词。 
布置课后练习:学生回家编一编歌词,下节课分小组汇报。 
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节音乐课,我们学会了好听的捷克儿歌《牧羊女》,还学会了为歌曲作词的方法。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就能有所收获。就让我们在牧羊女悠扬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