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月圆曲》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歌词描绘了皓月当空、群星闪烁、大地洒满银色月光的美妙夜晚。全曲为四三拍子,宫调式,结构为一段体,再加一个尾声。歌曲旋律舒展优美,在长音处配以简单的填充式二声部,是歌曲在宁静柔美的意境中,又增添了几分活泼流动的美,让歌曲更加生动,富有情趣。结尾句最后一个音停在属音上,令人感觉意境深远,意味无穷。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唱,体验歌曲《月圆曲》三拍子旋律所带来的音乐意境。
2、学会用和谐轻松柔美的声音演唱《月圆曲》。
3、合作表现歌曲中填充式的二声部,在演唱中感受两声部合唱的效果?。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新课标理念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课开始通过师生互动模仿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随乐律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特点。围绕月夜星空这样的情境进行教学,并且通过提醒同学们体会月夜里宝宝们睡得香,大家注意别把宝宝吵醒这一简单的要求来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不仅唱会歌曲还要唱好歌曲。歌曲中填充式的二声部教学,很可能是上课中会遇到的难点。因此,我巧妙的把两个声部分成“星星”和“月亮”角色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这个意境中去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表现,歌曲的难点也就迎韧而解。
教学设计亮点:
根据歌曲学习的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创设情境中塑造两声部形象,简洁易懂的解决情绪与声音,并运用不同方式感受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难点:
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月圆曲》,并能用和谐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二声部
教学用具
电子琴、PPT、巴乌、图卡
教学过程
一、律动
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1、节奏
师:现在老师要拍一个节奏,请同学们先聆听,如果你会了请加入我一起来。谁听出来这组动作有什么规律?(强
弱
弱)
2、随音乐律动
师:下面老师播放音乐请你们用他的动作随音乐一起动一动。《小春笋》(伴奏)
二、旋律模唱
1、初听乐曲,揭示课题
师:这么温馨可爱的画面,老师想到一首乐曲用巴乌演奏给你们听好吗?(2遍)听完请告诉老师这首曲子是几拍子?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嗯,这首优美的乐曲呀也有一个非常优美的名字叫《月圆曲》
2、复听乐曲,随乐舞动
师:这么优美的乐曲,配上优美的舞步会不会更好呢,老师这里用到了3个呼啦圈来辅助,请看
舞步动作:
X
X
X
|
X
X
X
|X
X
X
|
转
圈
||
师:下面我想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跟我一起合作,我先跳你们在我结束后再跳,其他同学在自己座位上动一动(随音乐舞动评价后再请其他同学跳一次)
3、用“u”哼唱旋律
师:这么美丽的画面不竟让老师联想到在一个宁静优美的夜晚,所有人都睡着了,只有月亮和星星挂在天空照,突然一个小宝宝从睡梦中醒来,这时月亮的歌声传入了小宝宝的耳朵,就像妈妈在轻轻地哼着歌曲一样,你们听它是怎么歌唱的?(播放音乐,师用“u”范唱)
4、跟琴哼唱(模仿巴乌连贯的声音)
5、跟伴奏唱(有表情地轻声哼唱)
三、歌曲教唱
1、聆听歌词
师:你们唱的真优美,小宝宝听着听着很快又进入了梦乡,那月亮到底在唱些什么呢?请你仔细聆听。
2、复听歌曲,贴出图谱
3、歌曲教唱
师:你们现在知道月亮在唱什么了,那你们会唱了吗?我来提问,请你们回答,注意听我是怎么问的,请你也用同样的方式回答
4、画谱完整演唱(跟伴奏唱)
5、歌曲处理,强调音乐记号再进行演唱
四、二声部教学
1、视唱星星旋律
优美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附近会唱歌的小星星,我们先来认识它们(5
6),你听它们在唱什么?
5
5
|
56
56
5
|
56
56
5
|
2、贴星星
活泼可爱的小星星伴随着月亮的歌声一会出现一会又藏起来,你听,它出现在哪里呢?你能把黑板上的小星星贴在它出现的地方吗?
3、唱小星星歌曲
师:请你们画着月亮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唱一唱小星星的歌曲,可以吗?如果你还不会,你也可以看老师的手势,好吗?
五、完整演唱歌曲
1、师唱月亮生唱星星
2、生生合作月亮星星
3、月亮星星交换再唱
六、课堂小结
这首优美的《月圆曲》,也让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对音乐的热情,让我们伴随着好听的《月圆曲》踏着优美的舞步的走出教室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