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标版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 25前滚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课标版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 25前滚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5-11 08: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新课标为指导,力求体现“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四新”,即新思维、新内容、新做法、新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前滚翻来源于生产和格斗中的自护,后来应用到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并成为专门的体操动作练习。这是一项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技巧类项目,能够培训学生良好的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还能教会学生在面对突发危险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前滚翻”进行缓冲自救。前滚翻从技术动作来讲,关键的动作为低头、提臀、蹬腿、团身、滚圆。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前后滚动的基础上,下半学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后继的练习,学会并规范单个前滚翻动作,为二年级后继学习连续前滚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是他们的特点,但是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大,认知比较粗浅,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引导、激励的方法,积极和学生互动,从学生的直观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体验到动作成功的喜悦感,游戏的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的传统模式,采用小游戏+口诀+童谣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快得进入角色,以多变的内容和生活化的情景来调控,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前滚翻教学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使80﹪的同学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并能完成动作。
3、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爱护集体荣誉,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等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臀、低头、蹬腿的协调配合
难点:后脑勺着地、团身紧、翻得正
五、教法、学法
教法:音乐渲染法 视频演示法 讲解示范法 鼓励评价法
学法:模仿练习法 优生示范法 创新合作法
六、教学特色
1、游戏贯穿始终紧扣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
2、加强合作突出团队优势,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品质。
3、精讲多练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做,能够做出较规范的动作。
4、多媒体音频、视频配合课堂让学生易学易懂易于掌握。
5、问题的设立,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运用游戏、口诀、童谣对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巧用土豆和南瓜的标志贴 让学生能翻得正,规范动作。
七、场地与器材
体育馆,移动白板,音响,体操垫20块,小筐4个,毽子20个
八、安全措施
1、场地平整,开阔
2、运动器械完好
3、同学练习时有安全意识,滚翻力度适中,注意保护与帮助。
九、教学流程
小学体育实践课《前滚翻》教案
教学 内容 1、前滚翻 2、素质练习:春种秋收
教学 目标 运动参与:知道滚翻在生活中的作用,乐于参加本课的游戏和动作练习。
运动技能:90%以上的学生掌握单个前滚翻动作方法,做出方向较正的前滚翻连贯动作。
身体健康:发展上下肢、腰、背等肌肉力量,提高灵敏、协调、柔韧和平衡能力。
心理健康:体验动作成功的喜悦感,充分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练习中相互保护帮助,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
教学 重点 低头团身 教学难点 团身紧,翻得正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教与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准 备


6′-8′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4、随着音乐的节奏慢跑并进行模仿操
5、小游戏:跷跷板和老狼几点钟。
老狼几点钟游戏方法:用头部来表示时间,当老师说3点,头向右偏,9点头向左偏,6点立即抱紧小腿低头蹲下,避免老狼(老师)的抓捕12点抬头看房顶,引出低头怎么看到房顶。 亲切问好。
提出本课的要求。
检查自己是否带有尖锐危险物品,如钥匙、铅笔、卡带等。
带领学生慢跑、做操。
讲解游戏方法和要求,组织学生游戏。
跷跷板游戏方法:教师课前让学生1-2报数,数1的为南瓜,数2的为土豆,当教师说南瓜,南瓜的同学立即蹲下抱紧小腿,练习团身,土豆的同学两臂上举,反之亦然,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1、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
向老师亲切问好。
仔细认真听老师的要求。
4、充分热身,积极跟随老师做模仿操。
5、听清游戏的规则,按规则快乐游戏,积极模仿,动作协调。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做操时两人一组共用一块垫子。
提示学生面对面背对背。
基 本


(一)
23′
|
25′ 前滚翻
低头看房顶引出本课内容《前滚翻》
听童谣
3、白板出示微课前滚翻视频
4、教师示范讲解前滚翻动作
5、观看保护与帮助视频
6、出示思考题
7、学生体验前滚翻动作
8、请2-3位同学到老师的垫子上展示自己的动作。
9、集体纠错
提出更高要求
10、学生下颚夹纸再次体验前滚翻动作
11、问题的解答
12、集体展示 1、创设问题,带领学生体验,强调低头,不由自主的引导学生初步做出前滚翻的动作。
2、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练习前后滚动。
3、出示备课时准备好的前滚翻动作视频。
4、示范前滚翻动作,提示学生注意看老师头着垫的部位。
5、示范同伴之间的保护与帮助
6、让学生带问题体验动作,提示学生相互评价。
7、指导学生练习,强调后脑勺着垫,提示蹬地,巡回指导。
8、请学生到教师的垫子上展示自己的动作。
9、带领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提示撑手屈臂的重要性,并提出更高要求:屁股擦到垫上的南瓜标志。
10、巡回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前滚翻动作,并且手机拍摄动作白板出示。
11、出示小秘诀。
12、鼓励学生集体展示。 1、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体验。知道什么是前滚翻动作。
2、跟着音乐的节奏练习团身前后滚动。
3、认真看视频,初步了解前滚翻。
4、看示范,仔细观察动作要领。
5、看示范,仔细观察保护的部位。
6、大胆练习,认真学习,相互讨论,互帮互助。
7、边做边思考怎样翻得圆,翻得快,翻得正。
8、其他同学认真看,找出问题所在
9、观察评价动作,尝试做动作时不仅后脑勺能碰到土豆标志,而且小屁股能擦到南瓜标志。
10、力争做出正确的前滚翻动作。
11、积极思考总结。
12、自信的完成动作。 组织:四列横队
滚翻动作顺序:
一蹲二撑三低头
团身滚动像圆球
保护帮助:保护者位于练习者体侧,外侧腿单膝跪地,一手托肩,一手扶其大腿后部,前滚翻时推手,助其完成。
思考题:
怎样翻得圆?
怎样翻得快?
怎样翻得正?
●●●●●●●●●●●●●●●●
△教师
●●●●●●●●
●●●●●●●●
小目标:
后脑勺碰土豆贴
小屁股擦南瓜贴
小秘诀:
低头团身翻得圆
蹬地有力翻得快
用力均匀翻得正
基 本


(二)
5′
|
7′ 素质练习:
春种秋收
游戏方法:第一个同学跑步将麦苗种在5个垫子上,从标志桶绕回将框交给下一位同学去把麦子收回来,依次进行。
1、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及规则。
2、提示学生在练习中注意安全。
3、鼓励学生积极游戏,为他们加油.
认真听,仔细看,积极模仿。
大胆仔细动作,和同伴相互鼓励。
争做优胜队。
组织:4列纵队
要求:
1、积极参与
2、坚持到底
3、相互鼓励
结 束


2′-4′ 放松练习
2、课堂小结
3、师生再见 1、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做放松练习。
2、小结本课情况,提出希望。
3、宣布下课,收拾器材。 1、听音乐跟随教师做放松练习。
2、认真参与课堂小结,课后把所学知识和家长分享。
3、和老师再见。 要求:
融入音乐
自我陶醉,能够大胆说出自己学会的和不会的地方。
有礼貌的和老师再见。
场 地


场地器材 垫子、音响、移动电子白板、标志桶、标志贴、题板

安全措施 1、清理好场地;提醒学生将随身物品(发夹、校牌等)全部取下
2、充分做好准备、放松活动
3、课堂上进行安全教育
预 计

果 技能指标 85%的学生能掌握前滚翻的动作;80%的学生能翻得圆,翻得快,翻得正。
生理指标 平均心率:约120-130次/分 练习密度:约35—40%
心理指标 愉悦度:优; 兴奋度:高; 协作性:好; 主动性:强
课 堂


表 评 价 要 点 星 级 自评 组间
互评 师评 本课
星数
1.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



2.对待成功与挫折的态度 ★★★★★



3.安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前滚翻和“春种秋收”素质练习的游戏,通过本课教学使每个学生掌握前滚翻动作方法,提高灵敏、协调、柔韧和平衡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体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四新”,即新思维、新内容、新做法、新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但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激发兴趣,愉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体验动作成功的喜悦感,练习中相互保护帮助,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一、本节课的教学亮点
1、游戏的设计,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为了突破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巧妙地采用小游戏+口诀+童谣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角色。教师再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点缀(提示),使动与静、张与驰、快与慢有机的结合。小游戏的设计更是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
2、体验式教学,充足学练自由空间。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体验式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练的空间,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问题的设立,体验思考中解决问题。教案设计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观察、尝试、体验、比较、领悟、超越” 在教学环节中,巧设问题“怎样翻得圆?怎样翻得快?怎样翻得正?”让学生在观察,试做中思考,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去总结的积极性,体现了“智慧体育”的思想。
4、巧用标志贴,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两个标志贴。在游戏中巧用土豆和南瓜的标志贴,结合口诀“后脑勺碰小土豆,小屁股擦大南瓜”,有效促使学生在游戏中能翻得正,动作规范,较好达成教学目标。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下完成了身体素质的锻炼。
二、本节课的不足方面
1、讲解动作要求和游戏要求时,如果能将语言再提炼、再精简,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练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评价性语言太过笼统、单调,没能非常好地使被评学生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之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在评价语言上下足功夫,使课堂评价语言简明准确、多样亲切、生动巧妙、幽默风趣、饱含激励、富于变化,让课堂评价语言真正成为师生交心的金钥匙。
3、设计课的游戏部分时,本想也参与到学生中去的,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做第二次,因此很是遗憾。
本次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然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有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力争向课堂要效率,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批评、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