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下生物 22.2生物的变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下生物 22.2生物的变异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07: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的变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体会规律之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图片、动画及影视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有关内容。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讲的是生物界的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出遗传现象)那么,“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呢?(学生较易喊出变异现象)变异现象和遗传现象一样,在自然界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界中存在的变异现象。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活动一:调查“人体的变异现象”
(1)以小组为单位,给5分钟自由时间,小组长进行调查统计,并汇报调查结果。
(2)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么?”(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意识到人体的多种性状存在着差异,进一步认识变异现象。)
活动二:认识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教师展示几幅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图片并向学生作介绍,从而让学生总结出不仅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同一家系中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从而认识到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2、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同样是变异,但是原因各有不同,请大家阅读课本45页1、2段的内容,思考一下变异可以分为哪两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变化引起,可以传给后代。
例如:镰刀型红细胞盆血症。
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环境引起的。
例如:兄弟俩,一个生活在城市,一个生活在农村,造成了肤色上的差异。
由此可见,可以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动画:变异)
教师举例,学生判断。
练习:自我评价题1、3(2)、(4)
3、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1)小组内自由讨论:“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吗?”
(2)小组派代表分析,并举例子,从而认识生物变异的不定向性。可能有如下的例子:
有利:小麦矮杆、抗倒伏等
不利:玉米白化苗、血友病等
(3)师生共同总结: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不利变异。
4、生物变异的意义
生物体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各种变异,变异对于生物体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使生物体适应环境,产生新类型)
5、变异的应用[来源
大家现在来看一下课后的思维拓展,生物的变异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
(人工育种)
(三)课外拓展
无子西瓜的培育
六、感悟生命
由于生物存在着变异,因此,世界上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一棵卑微的小草,也有属于它的春天。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无人能及的优势,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努力而不放弃,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七、板书设计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一、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
1、变异的概念[来源:学*科*网Z*X*X*K]
2、变异的普遍性
二、变异的类型
1、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2、不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3、变异的意义
三、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利
不利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