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1 10:04:15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2.1
烛之武退秦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说过“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外他们凭借自身的“三寸之舌”帮助侯国化解危机,从他国获取利益最大化。比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联合六国,以抗强秦,张仪助力秦国,凭借其巧舌之辩,瓦解六国合纵,助秦东岀。今天我们来烛之武退秦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另一位杰出的外交人士——烛之武的说理艺术。
导入新课
相传,《左传》的作者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作者介绍
本文所叙内容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当时正值春秋初期,周王室日浦衰已趋于名存实亡。各诸俣国纷纷扩张势力,角逐霸主地位。文中提到的晋侯即晋文公重耳秦伯即秦穆公任好,他们两人先后跻身于春秋五霸之中。当时晋国势力强于秦,秦与晋结为姻亲关系,双方为了暂时的共同利益,采取联合行动。楚国当时也有争霸中原的雄关囤国是晋、秦、楚三国必争之地,为了遏制楚势力向北扩展,秦晋联合出兵攻郑。
写作背景
先秦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汉族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主要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如《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常识积累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
第二部分:临危受命。
第三部分:说退秦师。
第四部分:转危为安。
文章结构
1.郑伯是怎样劝说烛之武的?仅仅是郑伯的几句话就打动了烛之武吗?
郑伯首先承认自己没有早早重用烛之武的错误,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郑伯的这番话,表现了其过人的理智以及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郑伯的劝说对烛之武有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思考讨论
2.烛之武提起“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段历史,意图何在?妙在何处?
烛之武列举史实是为了让秦伯警惕晋国:当年您被晋国国君虚假的承诺欺骗,为他出力却一无所获;如今您又和晋国国君联合,恐怕还会上当。正当秦伯考虑灭郑、存郑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引发秦伯深思。
思考讨论
3.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伯又留下部分兵力戍守郑国,这是否是引狼入室?
这并不是引狼入室。此时,强大的晋国依然围着郑国,有秦国替郑国把守国门,不仅是为郑国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还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到了秦晋之间。秦晋两国的对峙局面形成,郑国就安全了。所以,这看起来好像是引狼入室,实际上是在拒“虎”。
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理解?
“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晋文公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国退兵,说到底,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思考讨论
5.文章写烛之武在受命于郑伯之时先辞后应,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近况,他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从侧面交代了郑伯的人物特点,作为国君,他虽不善用人,但在关键时刻,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体现了他政治上的精明;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难为重。这一部分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他奔赴秦军营地的义勇行为做了必要的铺垫。
思考讨论
6.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晨做了铺垫。
①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②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思考讨论
7.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①文章虽然篇幅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放下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只好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本文故事情节完整而严谨。
②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健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然应命。这家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思考讨论
8.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劝退秦军?你认为其游说妙在何处?
①以“利”巧攻心理。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从秦国的利益出发,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了秦穆公的好感。“合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穆公,让他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了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以“害”巧析形势。从现实状况来看,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指出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使他快速做出决策免贻害无穷。烛之武的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
③以“史”巧施离间。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秦晋围郑的危急存亡之际大派用场。如果说在“亡郑”还是“含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史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在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围郑是在枉费心机,更使他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寥寥数语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思考讨论
9.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①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难免心怀牢骚与委屈,但他最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营。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勇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出使秦营,生死未卜。烛之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充分展示了他的“勇士”精神。
③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元,侃促而谈。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对郑国的利益只字未提,却成功说退秦军,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风采。“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迎难而上、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
思考讨论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有多处埋下伏笔并使前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绝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没有驻扎在一起,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写作特点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本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情节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点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是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绝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使臣的,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做到了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写作特点
文章记叙了秦、晋围郑,郑国大夫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的故事,赞扬了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穆公、解除国难的勇气,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气节和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课堂小结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文中佚之狐的话,既可看出他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又可以看出他对秦、晋、楚三国形势的深入了解。
C.作为小国使臣,烛之武在说辞中处处为秦国着想,步步深入,层层逼近,具有很强说服力。
D.文章展现了烛之武在国家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这正是左丘明希望褒扬的精神。
课后作业
答案:B
解析:“又可以看出他对秦、晋、楚三国形势的深入了解”说法不正确,从文中佚之狐的话不能看出这一点。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他高一等的是“公”,低一等的是“伯”。
B.“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帝王的谦称,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C.“秦晋之好”是一个成语,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后泛指两家联姻。
D.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课后作业
答案:B
解析:“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说法错误,“陛下”不是帝王的谦称,而是敬称。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可能是鲁国的史官。
C.《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论述外交辞令,叙事条理清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左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公羊传》《谷梁传》都是对《左传》的解读。
课后作业
答案:D
解析:《公羊传》《谷梁传》是对《春秋》的解读,《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被合称为“春秋三传”。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是功劳大的分的土地多,爵位就高。
B.“寡人”是古代君王、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后来为秦始皇一人专用,再后来平民也能使用。
C.“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也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D.“大夫”是官职名。古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也是一般任官职者之通称。
课后作业
答案:B
解析:“寡人……再后来平民也能使用”错误,平民不能使用。
谢谢聆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2.1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教学目标
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岀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难点: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说过“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外他们凭借自身的“三寸之舌”帮助侯国化解危机,从他国获取利益最大化。比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联合六国,以抗强秦,张仪助力秦国,凭借其巧舌之辩,瓦解六国合纵,助秦东岀。今天我们来烛之武退秦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另一位杰出的外交人士——烛之武的说理艺术。
二、写作背景
本文所叙内容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当时正值春秋初期,周王室日浦衰已趋于名存实亡。各诸俣国纷纷扩张势力,角逐霸主地位。文中提到的晋侯即晋文公重耳秦伯即秦穆公任好,他们两人先后跻身于春秋五霸之中。当时晋国势力强于秦,秦与晋结为姻亲关系,双方为了暂时的共同利益,采取联合行动。楚国当时也有争霸中原的雄关囤国是晋、秦、楚三国必争之地,为了遏制楚势力向北扩展,秦晋联合出兵攻郑。
三、作者介绍
相传,《左传》的作者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四、题目解说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原本没有题目,现标题是编者后加的。对古代一些原本没有题目的文章,编者一般会将其首句或中心事件作为标题。“烛之武”是选文的中心人物,“退秦师”是选文的中心事件,这个标题比较完整地概括了选文的中心内容。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
第二部分:临危受命。
第三部分:说退秦师。
第四部分:转危为安。
六、全文分析
1.郑伯是怎样劝说烛之武的?仅仅是郑伯的几句话就打动了烛之武吗?
郑伯首先承认自己没有早早重用烛之武的错误,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郑伯的这番话,表现了其过人的理智以及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郑伯的劝说对烛之武有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2.烛之武提起“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段历史,意图何在?妙在何处?
烛之武列举史实是为了让秦伯警惕晋国:当年您被晋国国君虚假的承诺欺骗,为他出力却一无所获;如今您又和晋国国君联合,恐怕还会上当。正当秦伯考虑灭郑、存郑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引发秦伯深思。
3.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伯又留下部分兵力戍守郑国,这是否是引狼入室?
这并不是引狼入室。此时,强大的晋国依然围着郑国,有秦国替郑国把守国门,不仅是为郑国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还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到了秦晋之间。秦晋两国的对峙局面形成,郑国就安全了。所以,这看起来好像是引狼入室,实际上是在拒“虎”。
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理解?
“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晋文公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国退兵,说到底,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5.文章写烛之武在受命于郑伯之时先辞后应,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近况,他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从侧面交代了郑伯的人物特点,作为国君,他虽不善用人,但在关键时刻,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体现了他政治上的精明;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难为重。这一部分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他奔赴秦军营地的义勇行为做了必要的铺垫。
6.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晨做了铺垫。
①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②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7.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①文章虽然篇幅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放下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只好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本文故事情节完整而严谨。
②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健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然应命。这家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8.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劝退秦军?你认为其游说妙在何处?
①以“利”巧攻心理。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从秦国的利益出发,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了秦穆公的好感。“合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穆公,让他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了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以“害”巧析形势。从现实状况来看,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指出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使他快速做出决策免贻害无穷。烛之武的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
③以“史”巧施离间。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秦晋围郑的危急存亡之际大派用场。如果说在“亡郑”还是“含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史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在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围郑是在枉费心机,更使他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寥寥数语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9.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①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难免心怀牢骚与委屈,但他最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营。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勇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出使秦营,生死未卜。烛之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充分展示了他的“勇士”精神。
③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元,侃促而谈。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对郑国的利益只字未提,却成功说退秦军,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风采。“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迎难而上、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
七、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秦、晋围郑,郑国大夫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的故事,赞扬了烛之武不避艰险为国解难的精神和爱国情怀,表现了他深明大义的气概、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八、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有多处埋下伏笔并使前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绝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没有驻扎在一起,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本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情节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是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绝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使臣的,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做到了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九、补充资料
先秦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汉族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主要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如《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十、总结全文
文章记叙了秦、晋围郑,郑国大夫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的故事,赞扬了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穆公、解除国难的勇气,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气节和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布置作业
《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一个只出现一面,却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伯乐,有的人认为他非常狡猾。你怎么看待?
课后训练
作业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文中佚之狐的话,既可看出他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又可以看出他对秦、晋、楚三国形势的深入了解。
C.作为小国使臣,烛之武在说辞中处处为秦国着想,步步深入,层层逼近,具有很强说服力。
D.文章展现了烛之武在国家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这正是左丘明希望褒扬的精神。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他高一等的是“公”,低一等的是“伯”。
B.“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帝王的谦称,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C.“秦晋之好”是一个成语,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后泛指两家联姻。
D.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可能是鲁国的史官。
C.《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论述外交辞令,叙事条理清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左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公羊传》《谷梁传》都是对《左传》的解读。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是功劳大的分的土地多,爵位就高。
B.“寡人”是古代君王、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后来为秦始皇一人专用,再后来平民也能使用。
C.“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也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D.“大夫”是官职名。古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也是一般任官职者之通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又可以看出他对秦、晋、楚三国形势的深入了解”说法不正确,从文中佚之狐的话不能看出这一点。
2.答案:B
解析:“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说法错误,“陛下”不是帝王的谦称,而是敬称。
3.答案:D
解析:《公羊传》《谷梁传》是对《春秋》的解读,《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被合称为“春秋三传”。
4.答案:B
解析:“寡人……再后来平民也能使用”错误,平民不能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