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课件-2020-2021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1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课件-2020-2021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07: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单元 生 物 技 术
第二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自主预习·认心知
【生活小思考】
用酵母粉发酵过的面粉制成的面包,吃起来特别松软、香甜。
用乳酸菌发酵牛奶制成的酸奶营养丰富且口感好。你还能举出哪些发酵食品?
【知识点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教材P61~P63)
3.酿制酒酿的实验过程:
4.现代发酵技术:利用_______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5.发酵食品与微生物:
(1)酒酿:是_______发酵的产物。酵母菌将糯米中的_____转变为酒精。
(2)水果产生酒味:主要是_______发酵的结果。
(3)果酒变酸:主要是_______发酵的结果。
6.深入思考:
啤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哪些微生物?它们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利用了霉菌和酵母菌。霉菌的作用是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的作用
是将葡萄糖转变成酒精。
微生物
酵母菌
酵母菌
糖类
醋酸菌
7.实验变式拓展:
(1)制作酒酿的过程中清洗容器起什么作用?
提示:防止杂菌干扰。
(2)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乳酸。
8.请写出【生活小思考】问题的答案。
提示:如酸菜、泡菜、奶酪等。
【名师在线】
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环境,都需要分解有机物。
(2)不同点:①乳酸发酵的产物是乳酸,酒精发酵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②乳酸发酵是乳酸菌参与,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参与。
【活学巧记】
 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知识点二】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教材P64)
1.发酵技术的发展:从利用_____________进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
生产发酵产品的阶段。
2.常见的发酵产品:
类 型
举 例
化工产品
_____、柠檬酸、乳酸、香料等
医药产品
_______(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等
食品饮料
_______、酒类、酸奶等
自然界微生物
改造过的微生物新品种
酒精
抗生素
酱制品
3.发酵技术的其他应用:开发_________和环境保护等。
4.深入思考:
用酵母菌发酵后的馒头为什么会感到松软可口?
【活学巧记】
巧记菌的作用
酵母菌功能高,酿酒馒头和面包;
乳酸菌作用大,酸奶泡菜加奶酪;
利于健康和生活。
生物能源
提示:酵母菌发酵时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膨胀,馒头就变得松软可
口。
典例剖析·学方法
【典题例证】(2020·自贡学业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细菌
和真菌,下列利用错误的是 (   )
A.利用醋酸菌制醋
B.利用酵母菌酿酒
C.利用乳酸菌做面包
D.利用霉菌制作豆腐乳
C
【名师讲题】
(1)审题技巧: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对细菌、真菌的利用错误的一项。
(2)扫清障碍:利用醋酸菌制醋,利用酵母菌酿酒、蒸馒头、做面包,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酸奶,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腐乳、臭豆腐等。
【变式训练】(2018·乐山学业考)下列食品的制作没有用到发酵原理的是
(   )
A.面包  B.酸奶  C.豆浆  D.泡菜
C
分级诊断·提能力
【基础对点练】
1.(2020·陕西学业考)制作酸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
A.转基因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发酵技术 D.克隆技术
2.(2020·龙东学业考)制作面包时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霉菌  C.醋酸菌  D.酵母菌
C
D
3.(2020·烟台质检)“老坛酸菜牛肉面”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制作老
坛酸菜的坛子必须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 (   )
A.营造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B.防止营养流失
C.防止空气对流,抑制细菌的繁殖
D.阻止尘埃进入
4.(2019·长沙学业考)端午节到了,小希一家给外公外婆送去了以下亲手制作
的食品,其中不需要使用发酵技术的是 (   )
A.粽子   B.包子   C.酸奶   D.泡菜
A
A
5.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25~30 ℃,其目的是 (   )
A.有利于杀死各种杂菌
B.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C.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D.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6.(2018·滨州学业考)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种酒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都离不开霉菌的发酵作用
B.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
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繁殖速度慢
D.制作酸奶时,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封存
C
D
7.(2020·大兴质检)我们吃的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
在制作过程中 (   )
A.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B.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C.加入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加入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8.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产食品和饮料 B.生产医药产品
C.改良新物种 D.生产化工产品
A
C
9.(2020·临沂质检)家庭制作米酒有如下工序:
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
④将糯米浸泡一昼夜,用水淘洗干净。
⑤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米酒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___________。?
 ④⑤③①② 
 酵母菌 
(3)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 ℃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酿好的米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气
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_________。?
(5)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也没制
出来,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①经常打开容器;②器皿消毒不彻底;
③器皿没密封好;④酒曲中含杂菌等
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等菌种 
 二氧化碳 
 酒精 
【综合提升练】
1.(2020·广东学业考·易错警示题)关于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下列配对错误
的是 (   )
A.泡菜——霉菌     B.制醋——醋酸菌
C.酸奶——乳酸菌 D.酿酒——酵母菌
2.(2018·莱芜学业考·对比分析题)酸奶制作与白酒酿制的过程相比较,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   )
A.需要以有机物为原料
B.需要接种不同的单细胞真菌
C.需要将实验装置做密闭处理
D.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A
B
3.(2018·贺州学业考)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运用了微生
物发酵技术的是 (   )
①苹果醋、酸奶 ②火腿肠、腊肉
③葡萄酒、泡菜 ④豆腐花、咸鸭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2020·十堰质检)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列装置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干酵母
(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
D
A
5.下列说法最科学的是 (   )
A.利用乳酸菌发酵能生产食醋
B.利用醋酸菌发酵能生产酸奶和泡菜
C.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D.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霉菌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
6.李真周末经常帮妈妈做馒头、制酸奶、腌制泡菜等家务。下面是她的几点收获,你
不认同的是 (   )
A.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溶化酵母
B.制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
C.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
D.三种食品都是利用了细菌发酵的原理
D
D
7.【核心素养提升】同学们在生物课上学习了制作米酒的方法。分组酿制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糯米酿酒,产量却不同,且有的小组酿制失败没有产酒。为了弄清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开水冲淋
第二步
冷却后放入酒曲粉末拌匀,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容器中,标记为甲组、乙组、丙组
第三步
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
恒温处理
15 ℃
30 ℃
30 ℃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不产酒
(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微生物实验中的_________。?
(2)实验共设置了_______组对照实验,若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
变量为_________。?
(3)根据乙组与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条件下才能
产酒。
接种 
两 
温度 
无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