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欢乐颂》
使用教材 音乐第一单元欢乐颂
课时 一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年段
授课地点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贝多芬对平等、自由、博爱精神的追求和渴望。激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了解贝九的地位及影响,感受其交响曲的魅力,能在音乐中享受欢乐,合作中创造欢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教师引导,了解贝九第四乐章在演唱形式多样性与运用的创新,更加深切感受贝多芬对自由、博爱的追求。并尝试通过演唱形式的模仿、合作,培养团队的配合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曲家贝多芬相关背景与贝九的地位。
2.用有控制、对比、洪亮的声音演唱。
3.能分辨出常见的演唱形式。
教 材 分 析 重点 1.探索第四乐章的辉煌之处。
2.用洪亮的声音演唱欢乐颂与并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难点 感受体验贝九第四乐章配器和演唱形式递进效果并模仿
教 学 策 略 教法选择 欣赏法、讲授法、引导法、体验法、
学法引导 模仿法、参与体验法、小组合作法
课堂组织形式 集中教学、分组合作
教学构想 本节课以师生合作、学生律动与教师弹奏贝多芬的《悲怆3》进行导入,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
接着引出作曲家贝多芬与课题辉煌的乐章,以寻找辉煌为主线,学生感受贝多芬用递增的音乐形式来表达寻找欢乐直至确定欢乐的意图、加入人声的效果地位以及结合贝多芬背景来进行分析,学生感受辉煌并尝试再现当年辉煌,全班团结合作,讲课堂推向高潮。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出乐章之所以辉煌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军鼓、小提琴、钢琴
教 学 过 程 安 排 分析,意图
一.导入 课前播放悲怆 (节奏大师)视频,后教师弹奏贝多芬的《悲怆》第三乐章,学生根据音乐做律动。
提问:这首钢琴曲出哪位作曲家之手?(C)
A.莫扎特 B.肖邦 C.贝多芬
谈一谈你对贝多芬的了解(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如创作乐曲、生平、小故事)
教师总结贝多芬
引出课题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思考:为什么此曲如此辉煌?
新授
交响乐初体验,教师讲解交响乐结构(常为四个乐章)。
聆听《贝九第四乐章》片段
欣赏贝九第四乐章引子部分
思考:(1)你听到什么哪些熟悉的旋律?(欢乐颂)
你印象中的欢乐颂是什么样子的?
聆听器乐部分
思考:(1)主题旋律反复了几遍,出现了什么乐器?(选择题)
力度音区有什么变化?
一遍:大提琴力度比较弱,很低的音区,像一个种子,欢乐在我们找到以后,完整的呈现。
二遍:中提琴,重心提起来了。
三遍:小提琴,非常具有歌唱性,层次感。
最后一遍:我将欢乐找到,也正式的确立下来了,这是确定欢乐。
教师总结:贝多芬这部作品72分钟,有四个乐章,整部交响曲都围绕着欢乐颂主题,把它分为三个部分,寻找欢乐、确定欢乐、升华欢乐。
聆听声乐部分,复习回顾演唱形式。
思考:(1)这首交响乐与我们印象中的交响曲,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a.复习回顾交响乐知识
b.加入了人声合唱
(2)辉煌之处1:第四乐章加入了合唱,所以被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史无前例介绍欢乐颂为主题(教师总结)
(3)试想下如果你是台下观众,突然听到如此大的改变,你会有什么反应?观看视频《复制贝多芬》片段,请学生注意观察底下观众细微的面部表情的变化。
学唱《欢乐颂》
回顾知识(反复记号、换气记号)
旋律两个难点
A.延音线 b.|5 4 3 42|区别于|5 4 3 2|
(3)视唱旋律
(4)朗诵歌词。并思考贝多芬所追求的欢乐到底是什么?
(5)完整演唱。
讲解演唱形式并聆听第四乐章运用了那些演唱形式及意义。
师生共同探讨:领唱—合唱—重唱领唱—合唱,反复合唱。以合唱 结束,始得欢乐颂得以升华,表明最后人人知道到欢乐,团结友爱成兄弟,世界将和平、自由。
三.小组练习
感受贝多芬对平等、自由、博爱的追求,模仿贝多芬使用的演唱形式,简化成递进式,把合唱《欢乐颂》的辉煌再现。
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四.总结
(一)为什么把贝九第四乐章称之为辉煌的乐章?
教师总结:1.首次把人声合唱运用到交响乐当中,前所未有。
2.在最后欢乐颂主题的出现运用了多种演唱形式。(独唱-合唱,重唱——合唱)
3.贝多芬从小父亲好酒,惨遭暴打,又对他在练琴上很严格。中年在爱情音乐阶级原因无果,后有失聪。想要自杀却没有成功,这种人生经历下还能写出如此的追求博爱、自由、渴望的曲子。也是成为辉煌的原因。
(二)贝多芬的人生经历——我们也要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五.教学反思
节奏大师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教师引导引入主题。
通过学生分组探索并初步感受贝多芬用递进的形式来表达意图。
讲解第一个辉煌之处。
了解歌曲重要性对学唱歌曲更感兴趣。
感受递进式反复合唱。
模仿递进,再现辉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