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升初面试及综合素质试题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升初面试及综合素质试题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1 20: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___是民间歌谣。
A.大雅
B.国风
C.小雅
D.颂
B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墉(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共31篇。
《雅》为周王畿内乐调。《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小雅》共有74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大雅的作品主要有《文王》、《卷阿》、《民劳》,小雅有《鹿鸣》、《采薇》、《斯干》等。
《颂》共有40篇。
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
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2.战国思想家荀子是___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名家
A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劝学》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法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申不害、商鞅、韩非为代表,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墨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政治思想派别,以墨子(名翟)为创始人,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墨家同时也是有组织的团体,在战争中扶助弱小抵抗强暴。但相信有鬼(明鬼),相信天的意志(天志)。墨家后期发展了墨翟思想的积极部分,对朴素唯物主义、古代逻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
名家:先秦时期以辩论“名”(概念)“实”(事实)关系问题为中心的一个思想流派,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名家的特点是用比较严格的推理形式来辩论问题,但有时流于诡辩。它对我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儒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等。
3.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是____术语。
A.书法
B.围棋
C.绘画
D.音律
B
收官:围棋术语,指棋局进入最后阶段,泛指工作接近结束、收尾。
入木三分
弈秋 到乡翻似烂柯人 盲棋

画龙点睛 吴带当风
叹为观止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4.下列传统节日中,___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D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5.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_____一书。
A.《尚书》
B.《论语》
C.《周易》
D.《孟子》
C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报任安书》
6.《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____岁。
A.20
B.30
C.40
D.50
B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___。
A.李斯
B.荀子
C.朱熹
D.董仲舒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记载了汉武帝的做法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兼容"与"发展"特性,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近代中国史,率先揭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易白沙(1886-1921年),1916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孔子平议》一文。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 ,丞相吕不韦以为郎官 ,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任为长史 。嬴政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以为客卿 ,在秦灭六国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 ,进上《谏逐客书》,阻止驱逐六国客卿,迁为廷尉 。秦统一天下后,联合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礼仪制度,拜为丞相 。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度,坚持郡县制 ;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诸子学说,禁止私学,以加强思想统治 。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李斯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观书有感
朱熹 (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春日
朱熹 (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荀子:劝学
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8.下列四个朝代中,时间最靠前的是___。
A.北魏
B.南唐
C.西晋
D.北宋
C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东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前后延。
南(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并立,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传。
宋(北宋、南宋和辽、西夏、金)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
9.中国书法史上,有诸多不朽的佳作足以彪炳史册,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____。
A.王羲之《兰亭序》
B.米芾《蜀素帖》
C.苏轼《寒食诗帖》
D.颜真卿《祭侄文稿》
A
1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____的名言。
A.张载
B.朱熹
C.程颐
D.王守仁
A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凤翔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文集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张载集》)。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程颐(1033-1107),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胞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
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11.《南华经》是____的别称。
A.《老子》
B.《周易》
C.《庄子》
D.《抱朴子》
C
《南华经》本名《庄子》,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唐玄宗天宝元年(724),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 。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9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89岁高龄的屠呦呦授予“共和国勋章”。10月22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12.“四书”中不包括____。
A.《大学》
B.《尚书》
C.《孟子》
D.《中庸》
B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13.黄老学派集大成著作《淮南子》是以___为首的一批黄老学派作者集体撰著的。
A.刘安
B.董仲舒
C.扬雄
D.老子
A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
《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杂家",属于子部。
《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淮南子》原书中有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现今出版版本,大多对内篇进行删减后再出版。"说林、说山、人闲诸篇多纪古事"。这部书的思想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刘文典写有《淮南鸿烈集解》。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汉朝宗室、西汉时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刘安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 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 是我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 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也是中国豆腐的创始人。
元末,陶成道以火器神技艺助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开天下,朱元璋以元制授他万户官。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西蜀子云亭)、班固、张衡四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扬雄:《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张衡: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还有《思玄赋》和《归田赋》。
1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___。
A.《管子》
B.《孟子》
C.《论语》
D.《大学》
A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个俗语,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15.《天论》是荀子阐述其宇宙观的重要论文,在这篇文章中,荀子提出了____的杰出命题。
A.天人合一
B.天人之分
C.天行有常
D.存天理、灭人欲
C
《荀子·天论》 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著作,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文章还明确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自然自然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观点。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两者合为一体。战国时子思、孟子首先提出这种理论。天人合一一说力求探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彼此的和谐统一。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佛教讲的三毒。后世人断章取意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此处"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其实,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理"--此处人欲即天理。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一个度!
另外,王阳明王大圣人也向他的弟子提出过"存天理,去人欲"。其实,圣人们的思想都是同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王阳明是以"致良知"来实现的。
16.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指的是___。
A.道、经、师
B.道、法、师
C.佛、经、师
D.道、经、僧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学道、修道、行道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
道教三宝
1
一、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依奉道之“道、经、师”三宝。
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是为出世工夫的人之三宝
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于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 指道、经、师。《道教义枢》卷一:“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脉望》卷二:“教有道、经、师宝。道宝,太上三尊也;经宝,三洞四辅真经也;师宝,十方得道众圣。”道教主张,“道”为三教之宗,万有之祖;“经”为度世津梁,“师”为人天眼目,故学道者当敬之,并以之作为皈依道法之三宝。
A
17. 北宋五子指的是____。
A.朱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
B.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C.朱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
D.朱熹、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B
北宋五子是指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他们对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其学混合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其《太极图说》为理学初期的代表作。邵雍为北宋先天象数学的创立者,思想渊源于道教,把宇宙发生的过程归结为神秘的"象"和"数"的演化过程。张载发展了"气一元论"的思想,为中国古代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大成者。二程(颢、颐)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建立了系统的以精神性的"理"为核心的学说体系。
爱莲说
周敦颐 (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着,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18.朱熹学派被称为考亭学派,其学被称为____。
A.洛学
B.关学
C.象数学
D.闽学
D
考亭学派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建阳考亭为朱熹父朱松生前选定的居住地。熹承父志,自绍熙三年( 1192)至庆元六年(1200)定居于此并建考亭书院讲学,故名。
"洛学"北宋洛阳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二程同受业于周敦颐,他们提出了"理"的哲学范畴,认为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一草一木皆有理"。还认为理是"天理",乃人类社会永恒的最高准则,并以此阐释封建伦理道德,把三纲五常视为"天下之定理"。洛学有"宋兴伊洛,元大苏门,明清衍于睢水"之说。
关学是萌芽于北宋庆历之际的儒家学者申颜、侯可,至张载而正式创立的一个理学学派。关学是儒学重要学派,因其实际创始人张载先生是关中人,故称"关学"。又因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因此又有"横渠之学"的说法。
象数学 ,中国古代把物象符号化数量化,用以推测事物关系与变化的一种学说。是中国易学的一个分支。在《易经》中"象"指卦象、爻象,即卦爻所象之事物及其时位关系;"数"指阴阳数、爻数,是占筮求卦的基础。
朱熹因在福建讲学,弟子多为福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闽学"。朱熹自号"紫阳",后来有学者称朱熹为"紫阳夫子",因此闽学又称为"紫阳学派。
19.我们通常将男女新婚之夜说成“春宵一刻值千金”,其实这句诗是劝人们及时学习的。这首诗的作者是___。
A.苏轼
B.秦观
C.陆游
D.杨万里
A
春宵
苏轼 (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他十五岁丧父,自幼研习经史兵书。 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1086),苏轼举荐他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预修《神宗实录》。 绍圣初(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任杭州通判,又被贬监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地。徽宗即位后秦观被任命为复宣德郎,之后在放还北归途中卒于藤州。
20.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诗中的顶峰”的诗歌作品是____。
A.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B.杨广《春江花月夜》
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李白《蜀道难》
C
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 唐 ]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春江花月夜
[ 唐 ]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二首
隋代: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蜀道难[ 唐 ]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