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圆的方程单元测试一
测试时间:120分钟 测试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5x+12y-8 =0和圆(x-l)2+(y+3)2=8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且直线过圆心 B.相切
C.相交且直线不过圆心 D.相离
2.若直线(1+a)x+y+1=0与圆x2+y2-2x=0相切,则a的值为( ).
A.l、-1 B.2、-2 C.l D.-1
3.已知圆及直线:x-y+3=0,当直线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时,则a等于( ).
4.圆x2+y2-2x=0和圆x2+y2+4y=0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
5.已知空间两点A(l,3,5)、B(-3,1,3),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 ).
A.(-1,2,4) B.(2,1,1)
C.(1,0,4) D.(3,3,-1)
6.直线与y轴的交点为P,点P把圆(x+l)2+y2=25的直径分为两段,这两段长度之比为( ).
或 或
或 或
7.圆上到直线x+y+l =O的距离为的点共有( ).
A.l个 B.2个 C.3个 D.4个
8.已知实数x、y满足则x2+ y2的最小值是( ).
C.5 D.25
9.常数C≠0,则圆与直线2x+2y+C=0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离
C.相切 D.随C值变化
10.圆关于直线y=x-l对称,则( ).
A.D+E=2 B.D-E=-1
C.D-E=-2 D.D+E=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经过原点O作圆(x-6)2+y2=4的切线,切线长是 ______.
12.经过点P(2,-3)作圆X2+y2= 20的弦AB,且使|AB|=8,则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是__ __.
13.直线的交点P与圆的关系是 .
14.圆的弦长为2,则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 _____.
15.点P(x,y)在圆上,则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求过点(0,6)且与圆C:x2+y2+10x+10y=O切于原点的圆的方程.
17.(12分)如图4-31所示,BC=4,原点0是BC的中点,点A的坐标是点D在平面yOz上,且∠BDC=90,求AD的长度.
18.(12分)已知直线:y=x+b及圆C:x2+y2=1,是否存在实数b,使自A(3,3)发出的光线被直线反射后与圆C相切于点若存在,求出b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13分)已知点A(a,0)、B(O,b)(其中a、b均大于4),直线AB与圆C:x2+y2-4x -4y+4 =0相切.
(1)求证:(a-4)(6-4)=8;
(2)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20.(13分)过点P( -2,-3)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求:
(1)经过圆心C,切点A、B这三点的圆的方程;
(2)直线AB的方程;
(3)线段AB的长.
21.(13分)如图4-32所示,1,2是通过某城市开发区中心O的两条南北和东西走向的街道,连接M、N两地之间的铁路线是圆心在2上的一段圆弧,点M在点0正北方向,且|MO|=3km,点N到1,2的距离分别为4km和5km.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铁路线所在圆弧的方程;
(2)若该城市的某中学拟在点0正东方向选址建分校,考虑环境问题,要求校址到点O的距离大于4km,并且铁路线上任意一点到校址的距离不能小于求校址距离点0的最近距离.(注:校址视为一个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提示】圆的圆心坐标为(1,-3),它到直线5x+12y-8=0的距离为3,比此圆的半径2大,所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相离.故选D.
2.D 【提示】由于圆x2+y2-2x=0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为1,则由已知有解得a=-1.故 选D.
3.C【提示】弦心距1,所以圆心(a,2)到直线的距离为1.
即解得或舍去).故选C.
4.C 【提示】计算两圆的圆心距d=而2-1=
∴两圆相交.
5.A 【提示】设AB中点坐标为(x,y,z),则有即坐标为(-1,2,4).故选A.
6.A【提示】数形结合法:点P的坐标是圆心坐标为C(-1,0),半径为 5.
因为所以点P在圆内.设P在直径AB上,则
所以分成的两线段之比为3:7或7:3.故选A.
7.C【提示】圆的标准方程是(x+l)2+(y-2)2=8.圆心为C(-1,2),半径圆心C到直线x+y+l =0的距离与直线x+y+l=0平行的直径的两个端点到直线x+y+l =0的距离均为,与直线x+y+l =0垂直的直径的一个端点到它的距离也是(半径所以这样的点共有3个.故选C.
8.A【提示】方法一:数形结合法:x2+y2的意义是圆土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即求原点与圆上的点的连线中最短的距离.已知圆的标准方程是原点与圆心(1,-2)的距离圆的半径为5,所以最短距离为所以
方法二:由已知圆的方程得设x2+y2=t,则2x-4y +20=t,即2x - 4y +20-t=0是与直线2x-4y=0平行的一族直线,当2x-4y+20-t=0与圆相切时,t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已知圆的圆心坐标是(1,-2),半径为5,则d=
即所以或所以x2+y2=t的最小值是故选A.
9.B【提示】圆心坐标为(-1,-1),r=因为所以d2-
故选B.
10.C【提示】圆的对称轴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这是圆的性质,也是题中的隐含条件,所以圆心在直线y=x-l上,所以故选C.
11.【提示】切线长
12. 5x+12y+26=0,或x=2【提示】如图所示,∵|AB |=8.2.设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3 =k(x-2),即kx -y - 2k -3 =0,圆心O到AB的距离为
解得此时,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5x+12y+ 26=0.当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2时,符合题意.所以,所求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是5x+12y+26=0,或x=2.
13.点在圆上【提示】解方程组得把点(1,2)代入圆C方程的左边,得(1-2)2+(2-4)2=5,所以点(1,2)在圆上.
14.【提示】如图所示,设AB弦中点为M(x,y),由得(x-2)2+(y+1)2=8为所求的轨迹方程.
15.【提示】将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为可以看做是点A(-1,0)与圆上一点P(x,y)连线的斜率k,由图知O≤k≤.设AP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k(x+l),即kx-y+k=0.圆心到切线的距离解得k=0,或因此,的最小值为.
16.解:所求圆经过原点和(0,6),且圆心应在已知圆的圆心与原点的连线上,根据这三个条件可确定圆的方程,方法一:将圆C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x+5)2+(y+5)2= 50,则圆心坐标为点(-5,-5),所以经过此圆心和原点的直线方程为x-y=0.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b)2= r2,由题意得解得于是,所求圆的方程是
方法二:由题意,所求圆经过点(0,0)和点(0,6),所以圆心一定在直线y=3上.又由方法一,知圆心在直线x-y=0上,所以由得圆心坐标为(3,3).
所以,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17.解:由题意得B(O,-2,0),C(O,2,0).设D(O,y,z),在Rt ABDC中,又
18.解:假设存在这样的实数b,点A(3,3)关于的对称点为A′(3 -b,3+b),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5b+68)x+(25b-51)y-31b-51 =0.∵反射光线是圆的切线,
即b2-8b+16=0.∴6=4.故存在实数b.且b=4.
19.(1)证明:直线AB的方程为1,即bx+ay-ab=0. ∵直线AB与圆C:(x-2)2+(y-2)2=4相切,即(a-4)(b-4)=8.
(2)解:设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为(x,y),即a=2x,b=2y,
即为 所求的点M的轨迹方程.
20.解:求A、B两点的坐标太复杂,若能发现P、A、B、C四点共圆且以PC为直径,则圆的方程易求.
(1)如下图所示,连接CA、CB.由平面几何知,CA ⊥PA,CB⊥PB.这些点P、A、C、B共圆,且CP为直径,这也是过三点A、B、C的圆.
∵P( -2,-3),圆心坐标为C(4,2),∴所求圆的方程为(x+2)(x-4)+(y+3)(y-2)=0,即x2+y2-2x+y-14=0.
(2)直线AB即为这两个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由x2+y2-2x+y-14=0与(x-4)2+(y-2)2=9相减,得6x+5y-25=0即为所求.
(3)设AB、PC交于点Q,则| PQ|
在Rt△PCA中,因为AQIPC,由平面几何知.
21.解:(1)以城市开发中心O为原点,分别以2、1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得M(O,3)、N(4,5),故MN的中点坐标为(2,4),∴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4=-2(x-2).令y=0,得x=4,故圆心A的坐标为(4,0),
半径. ∴⊙A的方程为(x-4)2+y2-25, ∴的方程为
(2)设校址选在点B(a,0)(a>4),则对0≤x≤4恒成立,整理得(8 -2a)x十a2-17≥0 ①对O≤x≤4恒成立,令f(x)= ∴
8-.∴在[0,4]上为减函数,要使①恒成立,当且仅当时,
即 ∴a≥5,即校址距离点p的最近距离为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