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曲》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夜为情景主题,从儿童的视角展现了美好而宁静的夜晚。欣赏曲《摇篮曲》充满温馨、爱意,表现了夜晚宁静的意境以及浓浓的母爱。歌曲《月圆曲》是一首简单的合唱曲,以优美的三拍子旋律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填充式的第二声部旋律和节奏富有特点,作为合唱的入门教学非常合适。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能感受力度、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的变化,并能对二拍子与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本节课就是让学生感受两首三拍子曲子所带来的美妙意境。但是初学两声部歌曲学生可能会有畏难情绪,所以能用柔美的歌声和谐表现两声部歌曲仍可能是这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听赏奥地利歌曲《摇篮曲》,感受歌曲温馨、宁静的意境和浓浓的母爱。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
2、通过聆听、模唱、视唱,体验歌曲《月圆曲》三拍子旋律所带来充满遐想的音乐意境,学会用和谐轻松柔美的声音演唱《月圆曲》。
3、在对比聆听的基础上,模仿、合作表现歌曲中填充式的二声部,在演唱中感受两声部合唱的效果,并尝试用打击器乐伴奏表现美好的月夜。
教学重点:用和谐柔美的声音演唱《月圆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
教学难点:1、能用和谐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二声部2、正确选用打击器乐表现美好宁静的月夜。
设计意图:新课标理念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课意在借助“夜”这个情景主题,创设温馨宁静的夜晚情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幸福。并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学会用二声部演唱表现夜晚的美好。歌曲中填充式的二声部教学,很可能是上课中会遇到的难点。因此,我巧妙的把两个声部分成“星星”和“月亮”角色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这个意境中去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表现,歌曲的难点也就迎韧而解。
教学准备:电子琴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激趣,听赏导入
1、播放夜晚动画课件,谈话导入:小朋友,夜深了,树上的鸟儿已归巢,虫儿停止了美妙的歌唱,花园里多么安静。我们的宝宝也要休息了。静静的夜晚,妈妈总爱给心爱的宝宝唱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奥地利音乐家给我们带来的《摇篮曲》。
2、闭上眼睛初听,学一学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跟音乐进行表演。
说说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启发学生联想生活谈谈妈妈的爱)
3、复听第一段,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特点。
4、师示范拍击节奏,生模仿,对比辨析:
(1)咚 哒 | 咚 哒 || (2)咚咚 哒 |咚咚 哒 ||
(3)咚 哒 哒 | 咚 哒 哒 || (4)咚 哒哒 哒 | 咚 哒哒 哒 ||
(5)咚咚 哒哒 哒 |咚咚 哒哒 哒 ||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声势语言拍击三拍子节奏。
二、 领会意境,学习歌曲
导入:这么温馨的画面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儿歌,让我唱给你们听好吗?
(一)单声部学唱
1、师范唱单声部歌曲,生感受情绪意境、三拍子节奏。
2、生说说歌曲的拍号、意境,在伴奏声中生轻声跟师朗读歌词,再次感受美妙夜色。
3、生模仿晚风徐徐用“呜”逐句模唱旋律,师提示注意演唱姿势及发声位置。
4、生自主尝试划拍线听琴视唱旋律。个别接唱,师生共同纠正。
5、填词演唱,齐唱、个别演唱,师提示:唱得轻盈柔美。
(二)两声部学唱
1、课件播放两声部歌曲,生完整聆听,对比单声部歌曲说说不同点与感受。
2、再听,当听到第二声部“星星”的歌声时用动作表现 (可结合上面的节奏练习)。
3、聆听第一声部旋律,学唱第二声部。用手指弹跳动作领会“顿音”
4、分角色“月亮”、“星星”表现两声部
(1)师生合作。师扮演月亮姐姐演唱主旋律,生扮演调皮的星星演唱第二声部。(2)生生合作。分组表现,评价纠正。。
三、合作探究,编创表现
1 、模仿风声“呜”,为歌曲伴唱。
师:小朋友唱得真好听!连风声也要和月亮姐姐一起唱。
谁能学一学?(学生模仿风声轻唱“u”,跟月亮合唱)
2、选打击器乐编创节奏,模仿大自然的声响表现充满遐想的美丽夏夜。
(1)师:美丽的夏夜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器乐模仿?
(如:三角铁、蛙鸣器、串铃)
(2)根据学生回答分组讨论、编创节奏。教师巡视提示:伴奏音响要轻柔、体现宁静美丽的夏夜。
(3)分组展示,评价
互评,师评,提出意见。
四、温馨小结,主题升华
师:这真是一首美妙动听的月夜交响曲啊,让我们了度过了一个有虫儿相伴,月亮星星相随的美好月夜。只要大家用心去生观察生活、感受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带给我们无尽的美丽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