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集锦
一、多音字。
尽
jìn(尽人皆知)
jǐn(尽管)
难
nán(难过)
nàn(灾难)
发
fā(发现)
fà(白发)
铺
pù(药铺)
pū(铺路)
二、重点词语。
演变 涌现 高手 请教 创造 变化 秘密 区别 强化 重要 鲜明 辨认 蜷曲 充分 古往今来 力所能及 分文不收 笑而不答 心领神会 纤细 规整 美观 稳定 消失 刻痕 丢弃 价值 偶然 酷爱
三、词语解释。
1.涌现:(人或事物)大量出现。
2.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
3.心领神会:心里知道(对方未明说的意思);深刻领会。
4.纤细:细小;非常细。
5.酷爱:非常爱好。
四、近、反义词。
近义词:涌现——出现 创造——发明 区别——差别 辨认——辨别 丢弃——遗弃 酷爱——热爱
反义词:强化——削弱 鲜明——模糊 蜷曲——舒展 充分——缺乏 纤细——粗壮 美观——丑陋
五、词语搭配。
一(幅)水墨画 一(只)黑狗 一(则)字谜 一(座)花园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
六、句子赏析。
1.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赏析:唐伯虎的画上画了一只黑狗,并且告诉人们这是一则字谜,“狗”的另一种说法是“犬”,“黑狗”也就是“黑犬”,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可以组成“默”字,所以年轻人猜出谜底后没有说话,而是直接取下画便走。
2.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赏析:这句话是客人对县官将"枇杷”错写成“琵琶”这件事的评论。“枇杷”是一种植物,而“琵琶”是一种乐器,把“枇杷"写成“琵琶”,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3.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它的样子有点儿像今天的孔雀,头上有冠,身后拖着漂亮的长尾巴。
赏析:因为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所以人们对它的形象缺乏清晰的了解,作者用“它的样子有点儿像今天的孔雀”的说法,一下子使人们明白了风反凰的大致形象,后面再具体介绍“头上有冠,身后拖着漂亮的长尾巴”,加深读者的印象。
4.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
赏析:这句话交代了人们在没有意识到龙骨的价值之前,是如何处理这些龙骨的,实在令人唏嘘。
5.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
赏析:这句话总写“李”姓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名人的情况,自然引出下文对一系列“李”姓名人的介绍。
七、难点解析。
1.七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①~④是文字谜,谜底分别是“日”“坐”“也”“口”。⑤⑥是画谜,⑤画的是一个人(イ)靠在树(木)旁,谜底是“休”;⑥画的是一个时钟,正好是十二点(十与两个点),谜底是“斗”。⑦是谜语故事,谜底是“默”。
2.什么叫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3.什么是形声字?
形声字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4.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在不同的阶段汉字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汉字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
甲骨文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具有早期汉字的特点:字形图画性强,字体不固定,大小不一,书写比较随意。由于是刀刻,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金文的特点是字形线条粗壮,大小均匀,逐渐规整、美观。
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笔画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粗细一致,更加圆转。
隶书书写效果略显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长方形,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楷书的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5.汉字的演变趋势是怎样的?
汉字的发展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