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 ? ?????
?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尝试利用估算来帮助口算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3.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自主探索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抽象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理解退位的算理。
学习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索算法的能力。
2.心理基础:大部分学生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已跃跃欲试。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重设及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口算
12-5 15-9 18-9
13-8 14-7 16-8
提问:这些都是怎样的减法?
个位不够减怎么办?(板书:退位减 向十位借)
2、口算
35-4 58-3 38-8
师小结并揭示新课:今天我们仍然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不是也用到“向十位借”的经验呢?
学生口算,回忆计算方法。
思考: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预设:十几减几
个位不够减请十位帮忙
?通过复习,学生回忆20以内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为后面的新知作铺垫。
?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图)小华:我有30张画片 小军:我有33张画片
小丽:我有8张画片
1、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板书:
(1)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画片?
33-30
(2)小军比小丽多多少张画片?
33-8
(3)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画片?
30-8
3、这三个算式中,谁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30-8、33-8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课题)
1、学生通过观察例图,收集信息。
2、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3、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喜爱收集动画片人物画片的心理特点,课始,创设三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数码宝贝画片的情境。先交流他们分别有多少张,再根据这三个条件,提出不同的减法计算的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
?
(一)探究30-8的计算方法
1.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1)估计30-8的得数是几十多?(二十多)为什么刚才35-4和38-8的得数还是三十多,而30-8的得数却是二十多?指名学生说说道理。师:到底是二十几呢?生:22?
(2)谁能证明给潘老师看真的是22?
(3)独立思考或操作后同桌交流探讨算法。?
(4)学生汇报不同算法。
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①摆小棒;②口算。?
如果学生汇报:摆小棒。(学生边操作小棒,师边提问:怎么去减8根小棒呢?从一捆中拆开,一捆有几根?10根里好减去8根了吗?所以得数是多少?(22)现在潘老师可以放心写“22”了。)
摆小棒的学生汇报后,师提问:那你能用算式表示分小棒的过程吗?(这里的20和10是哪来的?在小棒图的哪里?)
如果学生汇报:口算。(学生回答口算过程:把30分成20和10,先算10-8=2,再算20+2=22)学生口算完后,师提问:那你能用小棒来证明你的口算吗?
(5)学生完整的说说计算过程。
(6)对应估计: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从3个十变成二十多了吗?(借走了1个十)
(7)小结:当个位不够减的时候,要借1个十来减。
探究33-8的计算方法。
(1)你能用刚才的方法估计它的得数是几十多?(二十多)为什么?(个位不够减)那它又该如何解决?到底是二十几呢?互相商量。(2)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
可能出现:
先算10-8=2,再算23+2=25。
先算13-8=5,再算20+5=25。
先算33-3=30,再算30-5=25。
先算30-8=22,再算22+3=25。
(3)学生汇报时,师:如果用小棒的你可以仍然用小棒,不要用小棒的可以直接说说口算过程。(如果是摆小棒的,师提问:你能用算式表示分小棒的过程吗?)
(4)学生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5)对应估计: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从三十多变成二十多了吗?(借走了1个十)
(三)比较:30-8和33-8,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四)师小结:喔,原来当碰到两位数的个位去减一位数够减时,它的得数还是三十多或三十;如果不够减时,它的得数会少掉1个十,是二十多。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30-8
学生估计
预设:
生:口算。
生:摆小棒。
学生理解30-8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学生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
?
?
?
?
?
?
学生估计
学生自主探索33-8的计算方法
预设:
先算10-8=2,再算23+2=25。
先算13-8=5,再算20+5=25。
先算33-3=30,再算30-5=25。
先算30-8=22,再算22+3=25。
学生重点理解第1、2种算法。
学生完整地说说计算过程。
比较: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
相同:它们都向十位借一作十来减
30-8和33-8计算的共同点:
都是退位减
都需要向十位借
差的十位都比被减数的十位少1
?学生对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参差不齐,先让学生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让每个学生经历一个思考、提炼的过程。
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在小棒操作中突出退位的过程和退位的算理,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上0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是10,然后再减”的计算方法。
这里通过验证估计,突出估计可以帮助口算。
教师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思路,提倡算法多样化。通过同桌讨论和集体交流,激发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展求异思维,树立自信心。学习中以同桌为单位讨论、交流不同的想法,让学生体验退位减的思考方法和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通过比较突出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的特点,进一步认识退位减。
比较:30-8和33-8在计算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再次比较:为什么35-4、38-5还是三十多,而30-8和33-8它们却是二十多?
最后教师小结。
?四、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想想做做”第1题。
你能用刚才所学的方法来想想做做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40-6,而这里我只看到2捆小棒呢?生回答。师: 哦,原来它已经帮我们把一捆小棒解开了。
先圈一圈,再计算,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怎样计算,同桌校对。
出示用实线圈,圈十个的现象。校对时说说:错误在什么地方?怎么改?为什么会发生错误?你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2、找规律,编算式
(1)刚才计算40-6时,请哪一道算式帮忙的?生:10-6
追问:你还能说出一些也是由10-6帮忙计算的算式吗?
预设学生回答:20-6
40-6
……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得数会比被减数少掉1个十?那个十去哪里了?
拓展:
师指40-6,怎么改被减数的个位,它的得数还是三十多?
(2)24-9是请谁帮忙的?生:14-9
追问:你还能说一些也是由14-9帮忙计算的算式吗?
预设学生回答:34-9 后面可以开火车回答
44-9
54-9
……
师:你们这么算这么快?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巧办法吗?
3、师小结:喔,原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藏着这样的小秘密,那么,我们在口算这类题时,可以先写好十位,再在个位算十几减几或10减几。
4、口算
20-6 53-9 44-6 75-8 53-4 54-3
66-8 70-6 92-8 67-8 55-9 77-8
学生独立口算,并选一道题与同桌说说口算过程。
算完后找一找:哪一道题比较特殊?
5、创设情境:小宁的妈妈要过生日了,小宁想自己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妈妈。
(1)你能看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吗?
(2)学生独立编题。指名回答并追问:你怎么知道已经折了7个纸鹤?
(3)怎样列式? 在书上填写算式并计算,完成后校对。(回答时追问:要求什么数,必须要怎样)
教育:小宁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也要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
?
2、学生编题,发现规律。
3、预设:因为它们都是请14-9帮忙的,而且差的十位总是比被减数的十位少1.
?
?
?
4、学生独立口算,并自主选一道题与同桌说说口算过程。
?
?
?
5、学生独立编数学故事,独立解答,?说出数量关系。
在校对中重点关注学生中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思考:错误在什么地方?怎样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你从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等方面反思,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通过让学生找规律编算式,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培养学生通过一道题来算一类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发现进一步巩固今天的新知。
再次通过改题,拓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适时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懂得回报的德育教育,体现数学课中的育人价值。
?
变式时最好是无序出示,这样更有利于横向比较。提问: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可以描出被减数的十位和差的十位作提示。追问:为什么会少掉1个十?
拓展:改编“40-6”的其中一个数字,把它变成不同的退位减
。可以出示三块小黑板:
一、变40的十位:【4】0-6
二、变40的个位:4【0】-6
三、变减数6:40-【6】
拓展练习:
你能任选一个数字把24-9变成不同的退位减吗?
五、总结评析,点拨学法
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回想一下,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这些本领是怎么学到的呢??
同桌互相说说,然后告诉大家。
预设:
1、学到了如何计算退位减
2、碰到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借
3、当不会计算时可以请小棒帮忙
让学生自己总结,是总结的一种很有效的形式,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而且学生可从中总结出一些好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为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了以下方法:自主探索、比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