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1 11: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去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积累用合适的方式找实际问题里数量间联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感受学习、探索的成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解答求去掉多少即求减数的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铅笔、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激趣引入
创设游戏
出示一个盒子,里面有10支铅笔。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得到吗?
想要得到礼物,就要来做一个游戏,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就能得到礼物哦!
游戏环节
谈话: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上台抓铅笔。
①生抓出一定数量的铅笔,由生数出多少支,师说出盒子里剩下的支数,学生回答一共的支数;
②生抓出一定数量的铅笔,师说出盒子里剩下的支数,学生回答生抓出的支数;
③生抓出一定数量的铅笔,由生数出多少支,学生回答盒子里剩下的支数。
说出想法,引导列式。
引入课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在游戏里,感受到从10支铅笔中去掉盒子里剩下的支数,就是被同学抓走的支数。这个游戏实际上也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的一种类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如何解决像这样的简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图提问题(出示主题图)
小猴上次从果园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桃了!过了几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的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告诉我们一共有28个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还剩下7个,问吃掉了多少个桃。
2.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同桌两人交流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从28个桃里面去掉剩下的7个桃,就可求出吃掉的桃的个数。
(2)关系图
??提问:根据题目意思,28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是哪两个部分?引导学生回答:还剩的桃子数和吃了的桃子数。
??提问:从原来的28个桃子里减去吃了的桃子数,能得到什么?从原来的28个桃子里减去剩下的桃子数,又能得到什么?
??追问:想要求已经吃掉的桃子数,怎样列式计算。
算式中的28、7和21分别表示什么?(板书)
(3)引导学生学会检查,并将答案代入到问题中,将题目回答完整。
3.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启发:原来有27只小船,划走一些后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求划走了多少只可以怎样想?和同桌说说想法。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完成算式。
交流解法,说说各个数的意思,再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要求学生口头回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读题,引导说出关系图。
完成算式,并说明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揭示数量关系式。
4.比较与发现
通过对比完成的3道题目,得出条件:原来的和还剩的;问题:去掉的;方法:减法。
(2)根据方法,学生编几道题目,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更加直观地把握。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1)理清数量关系,完成数量关系图
(2)列算式,说明含义
(3)变换已知条件和问题,列算式并比较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齐读题目,独立完成数量关系图
(2)依次出现第2小题和第3小题,学生在练习纸上答题完成后,交流解释算法并相机指出:条件和问题虽各有不同,但数量关系图不变。根据数量关系图,能正确列出算式。
(四)归纳总结,升华新知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答题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拓展题:
(1) 树上飞走了10只小鸟, ,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
(2)妈妈买回来30个苹果, ,还剩几个苹果?
(3)湖边原来有19只小船, ,已经划走了几只?
【板书设计】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8 - 7 = 21(个)
原来的个数 还剩的个数 吃了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