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例1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通过抓花片的游戏,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出新问题,通过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剩下的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的道理。“试一试”在例1教学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少多少”可以从“多多少”推理得到。“想想做做”中选择的都是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有些是学生生活中的事情,如跳绳、兴趣小组活动等;有些是一年级学生感兴趣的,如小动物采玉米等。这些题材既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情感态度、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从而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主动观察比较,掌握适合自己的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难点:理解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学具盒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例题情景。谈话:瞧,小红和小明在玩抓花片的游戏呢! 媒体播放小红和小明的对话。
小红:“我抓一把蓝花片有8个。”
小明:“我抓一把红花片有13个。”
提问: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呢?
启发: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花片多多少个呢?(学生可能想到:把他们抓出的红花片和蓝花片数一数,再比一比等方法)
提问:用哪种方法能使别人很清楚地看出,哪一种花片多多少个呢?(先把花片排一排,再比较)
谈话:请小朋友就用这样的方法,把红花片和蓝花片排一排,并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得到的结果。
学生拿出学具按要求完成操作,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反馈:你是怎样排的?结果怎样?(指名演示排花片的过程,并说一说比较的结果)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会动脑筋,用摆花片的方法得出了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其实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解决。
揭示课题:下面我们就进一步研究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实际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
[评析:这一教学片断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感知“一一对应”这一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直观地找出谁比谁多,多多少,体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中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学生游戏,感悟算法。?
(1)提问:你是怎样从图中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
(2)你能指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部分吗?(根据学生回答,画虚线隔开)
(3)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摆直接就得到结果了,有什么诀窍吗?(学生介绍方法)
(4)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就是求13个比8个多多少个,也就是从13个里去掉8个。可以怎样列式?(13—8)
(5)小结: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可以用减法计算。
(6)结合刚才摆花片的过程,再根据同学们交流的方法,思考: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先思考再小组内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
(7)交流得出:通过摆花片我们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其实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这两个问题虽然说法不同,意思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减法来算
(9)列式计算,说说每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摆的花片指一指。
?[评析: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有时不需要再用“排一排”、“比一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巧妙的设计自然引导学生想到要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悟出了计算方法,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运用新知,引导推理????
1.课件出示试一试。?????
瞧!他们排练得多认真呀?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女生24人,男生?20人)。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①参加大合唱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③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3、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列式,重点引导关注第②和第③个问题。(学生口答算式:24-20=4说说算式各部分的意思,再次感悟:只要从24里面去掉20,剩下的就是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或者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
4.讨论:问题中第②和第③两个问题,为什么列同一个算式?
5.交流得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就是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就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评析: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两种不同问法需要同一算式解答,进一步强化了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法的理解。]????
6、比较例题与试一试的相同点,再一次强化方法。
三、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 “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隐去图片上的数据)
(1)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找出问题。
(2)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学生发现不知道小猴和小熊分别采了多少个玉米,不能解决问题。
(3)引导:
①你能从问题分析,谁采的玉米多一些?
②要解决小猴比小熊多采多少个玉米?怎样解决?(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
(4)出示数据,学生根据列式解答
2. “想想做做”第2题。
(1) 学生说图意,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 提问:题目中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3. “想想做做”第3题。
(1)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题意。
(2)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怎样想的?
(4) 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小结:虽然提出的问题不同,但都是求的什么?(都是求小兔和小熊跳绳的个数相差多少)
4. “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个小朋友对话的情境。
(1)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问题。
(2) 提问:你会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吗?
(3)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 提问:这些问题都用什么算式来解答?
[评析:经过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学生再次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卡通形式出示课件也贴近学生的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总结评价,内化知识
1.出示儿歌
?2.?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其实啊在生活中这种类型的问题非常多,课后同学们找一找这样的例子,我们明天再来讨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