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案(3课时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教案(3课时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2 20:11:11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数的运算(3)
复习内容:教材第78页及练习十五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2.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教学难点:分析已知信息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二、系统梳理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25×
360×
550×(1+)
720×(1-)
2.除以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
(二)知识整理。
1.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步骤。
组织学生回顾解决实际问题时主要有哪些步骤?
指明学生回答问题,其余作补充。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强调: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楚问题和已知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答之后还要检验结果,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第10题: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1)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先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回答:已知六(1)班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
问题: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2)分析数量关系。
可以借助线段图完成。
在展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由学生自己讲解线段图的意思。
(3)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解答。
(4)由学生说出检验过程,并强调检验的重要性。
三、针对练习
1.修一条高速公路,原计划每月修3600
m,10个月完成任务,实际每月修900
m,实际几个月完成了任务?
2.甲地到乙地共13
km,小明前1.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
km,然后在山地行走,平均每小时行3.5
km。他在山地行走了多少小时?
3.学校举行科技节,学生制作航模250件,海模150件,航模件数是总件数的百分之几?海模件数是总件数的百分之几?
4.一桶汽油重25
kg,用去,剩下多少千克?
5.李师傅一天共生产300个零件,经检验有3个不合格,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多少?
6.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
每天用料14
t。这样,原来7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厂现在比原来每天节约用料几分之几?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8~11题。
五、拓展延伸
1.一件商品原价80元,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1+10%)×(1-10%)=99%
2.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总量的,第二次取出剩下的,这时桶中还剩下16
kg,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16÷(1-)÷(1-)=36(kg)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提高了检验的意识。
七、作业布置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限时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步骤:
(1)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解答
(4)检验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有序地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条件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的关系,知识整理比较仓促,在解决问题步骤上,容易忽略最后一步检验,造成虎头蛇尾,不能有效地检查出自己的错误。
教学建议:多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练习量不宜过大,要兼顾到所有学生,做到少而精。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复习内容:教材第76页及练习十五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点: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二、系统梳理
(一)谈话导入:在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运算有哪些?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复习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1)。
(二)知识整理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
请学生说,教师必要时补充。
(2)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些关系有什么用途?
交流整理:可以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计算进行验算。
(4)加法与乘法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减法与除法之间呢?
小结:加法和乘法都是把一些数合并成一个数,不同的是乘法是把相同的一些数合并成一个数。
减法和除法都需要“分”。减法是把一个总体分成几个部分,知道一部分,求另一部分,除法是需要平均分。那你有没有发现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讨论后,指名回答:乘法和除法不管是合并还是分,它们中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乘法要求是“相同的加数”,除法要求是“平均分”。
2.四则运算的法则。
(1)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整数、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①整数乘除法怎么计算?你能根据黑板上的题目说说计算的过程吗?
②小数乘除法能直接计算吗?它们采用什么方法计算?
(3)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法、除法怎么计算呢?
根据学生的整理,教师板书。
小结: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用了一个共同的策略,你发现了吗?
在探索小数乘除法以及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我们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这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3.强调0和1在运算中的特殊性。
老师出示题目,根据计算,学生总结。
a+0
a-0
a×0
a÷1
a-a
a×1
0÷a
1÷a
a÷a
强调:a做除数时不能为0。
4.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指明说一说,再投影展示: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三、针对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350×0.02=
1-0.25=
1+0.15=
12-7.9=
12.5×0.08=
0÷=
0.52×100=
98-0.23-0.77=
××0=
+÷=
2.列式计算。
(1)比18大42的数乘6.25,积是多少?
(2)38与22的差是它们的和的几分之几?
(3)12.4
除以5.6与0.6的和,商是多少?
(4)从的倒数里减去除以的商,差是多少?
(5)比24
kg多是多少?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2题。
五、拓展延伸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5.4,这个小数原来是多少?
5.4÷(10-1)=0.6
2.一个分数的分母比分子大13,分子增加3后,得到一个新的分数,把这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13-3)÷(3-1)=5
5×3=15
5-3=2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四则运算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学会了合理运用转化的策略,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七、作业布置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分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教师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反思、梳理、总结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和相互间的联系,使学生平时所学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从而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网。
不足之处:课前未提前将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布置好,让学生先自己整理,学生未经历复习回顾的过程。
教学建议: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以达到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今后在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加以提高。第4课时
数的运算(2)
复习内容:教材第77页及练习十五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1.熟练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能根据实际应用进行估算。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点:理解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和性质。
教学难点:会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二、系统梳理
(一)谈话导入:我们在计算时,最希望能运用到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正确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四则运算定律。板书课题:数的运算(2)。
(二)知识整理。
1.回顾学过的运算定律。
(1)组织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运算定律,并填写教材第77页表格。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醒补充: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4)三分钟记忆。
教师强调:在进行计算时,先要认真观察,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要使用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举例说明估算的策略及应用。
(1)7.99×9.99与80比,哪个大?
生:计算7.99×9.99非常难算,要和80比可以这样想:
9.99<10,7.99×10<80,所以7.99×9.99<80。
(2)比1大吗?
生:因为>,所以>1。
(3)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书,每本20.6元;又花了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典;之后妈妈还想买一本家庭菜谱,有两本菜谱可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8元。请帮妈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钱够买哪一本?
生:将20.6元看作20元,39.6看作40元,所以妈妈剩下大约20元钱,只能买薄本的。
三、针对练习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在括号里写出所用的运算定律。
(1)4.65+6.39+5.35=4.65+
+6.39(

(2)32.58+3.4+6.6=32.58+(

)(

(3)0.25×7.65×4=7.65×(
×
)(

(4)4.8×(16+78)=
×

×


2.估一估下面各题的结果,并把错误的改过来。
3500-700=3200
791+118=809
110×41=410
204÷2=12
29×49=1501
986÷22=53
3.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8+8.73+4.52+1.27
9.7÷1.25÷0.8
0.4×1.25×25×8
17.5-4.25-5.75
0.125×0.25×32
276×27÷27.6
1.5×[0.02÷(2.1-2.09)]
936÷[34-(716-14)]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3~5题。
五、拓展延伸
9+99+999+9999+99999
999×222+333×334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333×666+333×334
=111110-5
=333×(666+334)
=111105
=333×1000
=333000
六、课堂总结
通过对运算定律的复习,整理出各种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结构。
七、作业布置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先讨论,然后独立完成教材表格。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问题。
不计算,独立思考。
先讨论,再发言。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题目。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2)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课堂上提前复习、掌握运算定律,能够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的关系,乘法分配律的练习内容不全,需进一步加强练习。
教学建议:在教授本节内容时,注意在简便计算中总结常见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有目的、有技巧地进行简便计算,并且对于简便计算较不敏感的同学,要注意对能够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特征有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