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目录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作品介绍
阅读方法
主题探究
真题演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尊称为“昆虫界的荷马”。在童年时代他就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等可爱的昆虫所吸引,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在经过年复一年地对昆虫的研究,他著成了《昆虫记》。
作品简介
作品内容
《昆虫记》共十卷,在书中,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应社会人生。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观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散文式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鲁迅先生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作品内容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的昆虫学巨著,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主题思想
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 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 事特有的眼光,该书既是一部科学百科,又是一部文学巨著。
艺术特色
一是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艺术特色
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等,感知昆虫的生命过程。
作品内容
《昆虫记》共十卷,在书中,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应社会人生。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形成
蟋蟀
蝈蝈
活动形成
角蛛
七星瓢虫
阅读方法
科普作品的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阅读方法
科普作品的特点: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作品)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以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阅读方法
1.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好准备。
2.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要运用自己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如果科普作品的内容是你非常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把阅读引向更深层次。
阅读方法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4.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科普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文学的手段来介绍科学知识,一般都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幽默,兼有理趣和情趣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获得真知,也可以得到善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阅读方法
专题探究
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与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该书既是一部科学百科,又是一部文学巨著。
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
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研究
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
专题探究
萤火虫是“从明亮的的圆月上游离出来的光点”
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
1.总结观察的经验:法布尔仔细地观察每一种蜂,有时亲自饲养,有时坐在树林里或草地上连续观察几个小时,还因此发现了许多新种类的蜂。这体现了法布尔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
2.设计观察实验。
示例: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的实验报告
步骤:(1)设计一个观察蚯蚓的实验,准备10条蚯蚓、一个有盖的黑色盒子。
(2)把湿土倒在盒子的一边,另一边倒上干土,把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上盖子,5分钟后掀开盖子观察。
专题探究
(3)反复实验,以减少实验结果的失误。
(4)实验三次后,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次:干土中的蚯蚓有3条,湿土中的蚯蚓有6条,中间的蚯蚓有1条。
第二次:干土中的蚯蚓有2条,湿土中的蚯蚓有6条,中间的蚯蚓有2条。
第三次:干土中的蚯蚓有2条,湿土中的蚯蚓有8条,中间的蚯蚓有0条。
(5)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这几次观察,我发现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如果去小河边,可能会挖到蚯蚓;如果去菜园里土地肥沃的地方,也可能会找到蚯蚓。相反,在干燥的马路旁是很难找到蚯蚓的。
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
布甲:“打仗这一职业不利于发展技巧和才能,它除了杀戮外,没有其它特长。”
犀粪蜣在他眼里是“忘我劳动,坚持在地下劳作,为了家庭的未来而鞠躬尽瘁”
犀粪蜣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探究
1.总结科学探究的经验: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有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研究昆虫行为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2.设计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专题探究
提出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设计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重复进行几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
法布尔对昆虫的描述,充满了童心与诗意幽默:
松鼠金龟子是“暑天暮色中的点缀,是镶在夏至天幕上的漂亮首饰。”
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
1.示例:红蚂蚁会偷其他家族的孩子来侍候自己的家族。它们一般抢劫不同种类的蚂蚁,把它们的蛹运到自己窝里;不久后,小生命从蛹里出来,新生的异族就成为它们家中积极干活的佣人。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蚂蚁的霸道、蛮横、聪明。
专题探究
2.示例:狗生性灵活,反应十分敏捷。当看到有老鼠、虫蚁出现时,狗便展示其自身的本领,快速地捕捉盯紧的“猎物”。在狗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一只猎物能够脱离它们的“五指山”。 狗的食量不大,但却很挑剔。狗每天的食量大约是人类的三分之一,最爱吃鱼、肉或是其他的骨头,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狗的智力在低等动物界中也是非比寻常的,是人类的智力的四分之一。通过人工训练的狗能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能在低空中极其准确地接住从较高空中掉下来的微细物品;后脚踮地,前爪与人类握手,像和人类打交道的朋友一般……
专题探究
课堂小结
《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很多的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的非凡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是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真题演练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D
真题演练
【浙江中考】(一)名著阅读(10分)
4.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参考示例,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真题演练
【答案】【示例一】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因为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例如,作者在记述蝉幼虫脱壳的过程时,细致地描写了蝉的动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
1.阅读课本上的精彩选篇或自选一篇《昆虫记》中的文章,写一篇专题探究。
2.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自主阅读推荐:《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
真题演练
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为昆虫写出了十大卷的书,这人是
_____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______,这本书又译为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________ 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的世界折射出______________
全书充满了对_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是优秀的
_________________也是公认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布尔
《昆虫记》
《昆虫世界》
《昆虫物语》
“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昆虫
社会人生
生命的关爱
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术科普著作
文学经典著作
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真题演练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行文生动,语调轻松诙谐,
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笔下,__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身似乎“缺
了布料”的段位燕尾礼服;____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为女儿操碎了
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__________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
至会像婴儿般哭闹。_____在地下“潜伏”思念,才能钻出地面,才能在阳光下
歌唱五个星期,然后就死亡。
杨柳天牛
小甲虫
蝉
小麻雀
真题演练
分享交流
昆虫记
在法布尔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
分享交流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法布尔用他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许多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昆虫记》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分享交流
昆虫记
《昆虫记》也很有真实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临其境。
《昆虫记》,让我重新喜欢上了这些小生灵,发现它们并不讨厌,相反,还有很多可爱之处;
《昆虫记》,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昆虫记》不同与小说,它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和艰辛成果。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科普书。
01
02
03
04
05
分享交流
感悟
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在科学的道路上,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从来都不能阻止我们人类的科技进步。
我们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学习科学,让我们从小做起。我们要努力学好各种文化课,因为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同时,要多阅读一些适合我们看的科普书籍,还应积极动手参加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以法布尔为榜样,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地球村。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和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做一个热爱科学的新一代。
感悟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懂得生命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法布尔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和学习中,我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严谨认真,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
敬畏之情
有句话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让我们也用它来勉励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知识就是力量
分享交流
TKANK YOU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