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9 总复习 数与代数教案(2课时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9 总复习 数与代数教案(2课时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2 20:23:57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数与代数(2)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八第5~10题及相关内容。
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有关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自己梳理知识,掌握每个知识要点。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与分数加减法这两个单元的内容。首先我们想一想: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2.学习了通分和约分后,我们在第六单元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分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3.怎样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是否适用?
二、典例精讲
典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分析:根据第一个分数利用分数的性质解答。与相比,分数的分子从8变成16,即分子乘2,要使分数不变,分母也要乘2,分母变成24×2=48;与相比,分数的分母从24变成12,即分母除以2,要使分数不变,分子也要除以2,分子变成8÷2=4;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知道第3个括号里填1。
典例2: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把化成最简分数。(2)把和通分。
分析:(1)12和96的最大公因数是12,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12,得到最简分数是。(2)找出这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典例3:王斌看一本30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分析:方法一:把整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第一天看的全书的,再减去第二天看的全书的,就是剩下的。1-
-
=。
方法二:先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再用1减去看了的,就是剩下的。1-(+)=。
典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2-(+)。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2与相减得2,先把括号去掉,把原式变成2--,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八第5题。
师生共同分析后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1)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引导学生弄清分别是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八第6题。
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八第7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3,把它化成假分数后,分子是43,这个带分数可能是多少?
1
2
4
5
8
10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二十八第8~10题。
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2)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回顾知识点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讲解典例时,充分调动了学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不足之处:在构建知识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并且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能跟上学习进度,降低课堂学习兴趣。
教学建议:复习课程原本比较枯燥,要注意设置学生自主参与的环节,不能总是老师讲学生听,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复习,然后再进行交流。9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八第1~4题及相关内容。
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几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
2.经历整理因数和倍数的有关概念,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5、3的倍数特征。
3.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自己梳理知识,掌握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二、典例精讲
典例1:一个四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分析: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3、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符合这个特征的最大四位数是9990,最小四位数是1020。
典例2:一个密码箱的密码是七位数(ABCDEFG),由于主人忘记了密码,至今尚未打开。密码设置如下:
A:只有因数1和5;
B:10以内最大的合数;
C:最小的自然数;
D:最小的合数;
E: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F: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G: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你能帮帮这位主人吗?
分析:A:只有因数1和5,A是5;B:10以内最大的合数,B是9;C:最小的自然数,C是0,;D:最小的合数,D是4;E: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E就是6;F: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只有2,F是2;G: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1,G是1,所以这个七位数密码是5904621。
典例3:甲、乙、丙三个数,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12,乙和丙的最小公倍数是15。甲、乙、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分析: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其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求甲、乙、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求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甲、乙、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0。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除2以外,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结果一定是2的(
)。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5,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3)三个质数的积是42,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
)、(
)。
(4)A是一个自然数,它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最小倍数是(
)。
(5)A是小于10的一个质数,A+10是质数,A+80也是质数,那么A是(
)。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八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分别是怎么找的。
3.三根铁丝的长分别是15
m、18
m和24
m,现在把它们剪成每段相等的长度,每段尽量长一些,又不能有剩余,每段长多少米?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楚是求什么的,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1.43名同学做游戏,如果5名同学一组,至少再来几名同学才能正好分完?为什么?如果3名同学一组,至少有几名同学没有参加游戏?为什么?
2名
1名
原因合理即可
2.在一条72
m长的小路一边栽树,两端都栽,原来从一端起每隔9
m栽一棵树,现在要从一端起每隔6
m栽一棵树,为了节省成本,有些位置上的树保持不动,保持不动的树有多少棵?
5棵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复习的吗?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二十八第1、2、4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师生共同回顾2、5、3的倍数的特征,再解答。
根据有关概念,得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复习让学生整理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点,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巩固和了解。在典型例题的讲解过程中有些题目教师给出简单提示,让学生自己解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在构建知识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练习的题量较小。
教学建议:最好在课前让学生先进行知识梳理,对这部分知识有初步系统的梳理,课堂上老师再带领学生梳理,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锻炼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