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1)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二十八第11~14题及相关内容。
复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巩固不同体积、容积单位的表示方法,能更扎实地掌握体积和容积单位,并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自己梳理知识,掌握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师生共同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异同。
2.师生共同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3.师生共同回顾体积的概念、常用的体积单位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以及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4.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容积的知识。
二、典例精讲
典例1:用一根96
cm长的铁丝围成的长方体,它的长、宽、高之和是多少?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长方体有12条棱,分长、宽、高为3组,每组中4条棱的长度相等。所以用这根铁丝围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之和是96÷4=24(cm)。用这根铁丝围成正方体,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96
cm是正方体的棱长和,所以正方体的一条棱长度是96÷12=8(cm)。
典例2:一个水池底面是长5
m、宽2
m的长方形,水池深2
m。现在要把底面和侧面贴上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有(
)m2;往水池里面注水,使水面离池沿2
dm,这些水有(
)m3。
分析:求贴瓷砖的面积,就是有关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这里只需要求出底面积和侧面积的和;求水有多少立方米,是有关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这里要注意长方体的高,即水的深度。
典例3:把一个棱长5
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10
cm、宽5
cm的长方体铁块。锻造成的长方体铁块高多少厘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正方体铁块锻造成长方体铁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根据正方体体积公式求出这个铁块的体积是5×5×5=125(cm3),也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长是10
cm,宽是5
cm,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长方体的高是125÷10÷5=2.5(cm)。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八第11题。
学生独立填写,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八第12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2)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3.有一根截面是正方形的方木(如图),表面积是296
dm2,把它与截面平行等分成2段,截开后每段长18
dm,表面积增加了8
dm2。
(1)这根方木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截后每段方木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解决这2个问题分别需要哪些条件,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四、拓展延伸
1.求下面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cm)
体积:1×5×3-1×1×1=14(cm3)
表面积:(5×3+1×3+1×5)×2+1×1×2-1×1×2=46(cm2)
2.一个长方体,高减少2
cm正好成为一个正方体,此时表面积减少32
cm2。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2÷4÷2=4(cm)
4×4×(4+2)=96(cm3)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二十八第13、14题。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节课回顾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同学们发言踊跃,说明知识掌握牢固。让学生自己总结已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掌握有关计算方法。
不足之处:在典例和练习中没有复习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教学内容要注意设计全面,在进行复习时注意巩固之前出现的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