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期末单元综合复习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压强-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期末单元综合复习测试(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11 14:1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期末单元综合复习测试
第九章
压强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8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1.[原创题]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
A.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约为100N
B.物理课本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50Pa
C.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0N
D.中学生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3Pa
2.[原创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C.受力面积相同,重力越大,压强越大
D.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原创题]骆驼被称作“沙漠之舟”,它宽大的脚掌为其在沙漠中行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下列应用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
4.[原创题]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形状发生改变.当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液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隔板两侧所装液体深度相同时,橡皮膜不会发生形变
B.当隔板两侧所装液体深度相同时,橡皮膜向密度大的那一侧凸起
C.当隔板两侧所装液体深度相同时,橡皮膜向密度小的那一侧凸起
D.若要使橡皮膜变平,则需要使密度大的那一侧液体深度大些
5.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将装有水的大容器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在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大容器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也漂浮在大容器中,且有适量水进入玻璃瓶.用夹子将甲、乙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对大容器进行加热,待大容器的水沸腾后,关于甲、乙两个瓶中的水能否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瓶中的水能沸腾
B.乙瓶中的水能沸腾
C.甲、乙两个瓶中的水都沸腾
D.甲、两个瓶中的水都不沸腾
7.[原创题]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下列图示中用到的物理原理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
8.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10.[改编题]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实心圆柱体,30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
)
A.1:4
B.1:1
C.8:1
D.4:1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5分,12小题6分,13小题5分,14小题5分,15小题4分,共25分)
11.[改编题]“圆梦”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同学们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观察甲、乙两图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以下实例中,没有应用这一结论的是________
A.菜刀要经常磨
B.书包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坚硬而细长的喙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p丁(选填“>”“<”或“=”);此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图丁所示的木板
12.[改编题]物理课后,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如图甲所示,无论用
手指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________(选填“较差”或“良好”).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________
(2)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a________hb,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________位置(选填“c”或“d”).
(4)将探头置于c点处,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13.[原创题]过生日时,妈妈给小丽买一个她盼望已久的“海绵宝宝”,小丽高兴地将“海绵宝宝”的塑料吸盘蘸了些许水,然后用力一压,“海绵宝宝”就牢牢地“挂”在了书柜的门上.妈妈不解地问道,是什么力量如此巨大,能把“海绵宝宝”这么轻易地吸上去呢?于是,小丽选择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玻璃板等器材和妈妈一起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1)实验中需要测出得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小丽找到三种规格的弹簧测力计:
A:(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
B:(量程是0~50N,分度值是1N)
C:(量程是0~100N,分度值是2N)
已知吸盘的面积是3cm2(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他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是________(选填符号).
(3)实验中计算大气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4)实验中小丽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________
(5)小丽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造成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4.[改编题]物理课上,张老师利用传感器为同学们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演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装置中A、B、C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连接在一起,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个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插入三节管中,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打开吹风机抽气时,电脑屏幕如图乙所示,已知①②③三条图线分别对应粗细不同的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像可知:平稳流动的气体,流速大处压强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图线③反映的是装置中________(选填“A”“B”或“C”)塑料管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当王老师将抽气的吹风机调换挡位后,图像中①②③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由此可以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请说出生活中应用此物理原理的一种装置或描述一种体现此物理原理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请你选择生活中的物品制作简易的气压计,并进行实验观察
(1)所选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小题,16小题1分17、18小题各2分、19小题1分,20小题7分,21小题2分,22小题分,23小题6分,共25分)
16.[原创题]美术课上,小丽画了一幅鱼儿戏水的图,如图所示.同桌的小伟仔细观察鱼儿吐出的气泡,认为这“不符合”物理规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原创题]在放假外出旅游时,小明发现所乘坐的汽车窗边放有逃生安全锤,如图所示.这种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的目的是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或“小”)造成的
18.2020新春之际我国突然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钟南山院士说:“病毒可以人传人”,其中一种传播情况为:当人吸入空气时,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____使含有病毒的空气经鼻腔、气管进入肺中使得肺部感染,所以预防措施之一就是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19.[改编题]生物学家在野外考察时,经常会发现动物留下的脚印如图所示是在方格纸上描绘出某动物脚印的轮廓,数出脚印轮廓所围小方格的个数(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个,小于半格的都不算),用一个小方格的面积乘以数出的小方格的个数,就大致得出了脚印的面积若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10cm2,某动物体重为150kg,那么当其行走时(双脚着地)对地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
Pa.
20.[改编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所示,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所示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在运行过程中________,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________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________阻力(选填“>”“<”或“=”),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________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乘客候车时,往往要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外,这样做依据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5)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
)
21.如图所示为带有橡胶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其一端做成尖口且表面刻有条纹.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吸管制成尖口和表面刻有花纹的作用
温馨提示:22、23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2.2020年初,一场罕见的大雪袭击了加拿大.厚达2m的积雪,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若积雪的密度约为0.2×103kg/m3,g取10N/kg
(1)请计算2m厚的积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2m厚的积雪,压在面积为5m2的汽车顶部,请计算汽车顶部所受的压力
23.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创新”科研小组的同学们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穿过黄河,直通北京,两地海拔差约为100米,经过工程师的精心设计,实现了渠水全程自流.渠水在贯穿黄河时,工程师设计了图甲的穿黄隧洞,整个穿黄隧洞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
(2)查资料得知,黄河水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在深度h=30m的穿黄隧洞底部,水在面积为1cm2的面上产生的压力相当于多少千克物体的重力?(g取10N/kg,不考虑水面大气压的影响)
(3)由题中已知条件分析计算,黄河水的密度大约为多少?
※※※※※※※※※※※※※※※※※※※※※※※※※※※※※※※※※※※※※※※※※※※※※※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综合测评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D
D
B
A
A
C
1.B[解析]A选项中,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g,合0.2kg左右,物理课
本对桌面的压约力为F=G=mg=0.2kg×10N/kg=2N,故A不合题意B选项
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m=250g=0.25k,物理课本的重力:G=mg=0.25kg×
10N/kg=2.5N.因为在水平桌面上,所以桌面受压力:F=G=2.5N,S=25cm×
20cm=500cm2=0.05m2,桌面受压强:p===50Pa,故B符合题意.
C选项中,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500N,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500N,故C不合题意.D选项中,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一只脚的面积约为200cm2=2×10-4m2,行走时单脚着地,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p===2.5×104Pa,故D不合题意
2.D
3.C
4.C
5.D[解析]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盘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盘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瓶内水产生的压强;当盆景盘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到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由于重力作用水会流出,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如此反复,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D正确.故选D.
6.D[解析]甲瓶相当于水浴法,大容器中的水达到沸点后能继续从酒精灯上吸热,所以大容器中的水沸腾,温度保持不变;瓶中的水在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从大容器中的水中吸热,所以甲瓶中的水不能沸腾.乙瓶瓶口朝下悬浮在大容器中,大容器中的水沸腾后,乙瓶中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所以乙瓶中水的沸点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以乙瓶中的水无法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7.B
8.A
9.A[解析]甲、乙两个容器中,液体密度和深度均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知,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同;根据公式p=可知,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p相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故A选项正确.
10.C[解析]由图可知,当m甲=40g时V甲=10cm3,当m乙=10g时,V乙=20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ρ甲===4g/cm3,
ρ乙===0.5g/cm3,
则==
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ρgh,
甲、乙两物体的高度相同,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C
11.(1)海绵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3)C
(4)=
不能
12.(1)较差
相平
(2)>
深度
(3)c
(4)不变
13.(1)吸盘被刚刚拉脱时的拉力F,吸盘的直径D
(2)B
(3)p=
(4)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
(5)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不是真空)或刚好拉脱吸盘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偏差大
14.(1)大
(2)小
C
(3)增大
(4)喷雾器(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三个塑料管的流量相同,A管横截面积最小,流速最大,所以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大;
(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如①②③图像,③的压强最大,③的流速越小,所以图像③反映塑料管C;
(3)①②③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说明流体的压强变小,流速增大
15.(1)带橡胶塞的不易形变的小药瓶、有颜色的水、透明的吸管
(2)在小药瓶中装适量带颜色的水,不能装满,将吸管穿过瓶塞插入水中,从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让瓶中的水沿吸管上升到瓶塞以上位置
(3)将做好的气压计从一楼拿到三十楼,观察到吸管内水柱高度会变高(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16.气泡上升过程中深度减小,所受水的压强减小,气泡体积应该越来越大
17.增大

18.变小
大气压
19.2.5×104Pa
20.(1)减少阻力
压强
(2)=
空气
(3)B
(4)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5)C
[解析](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是因为流线型的外表能减小阻力,提高车速;人的重力一定,对坐垫的压力一定,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
(2)因为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的动力等于阻力;列车鸣笛发出的声音,经空气传入人耳一定
(3)传统的铁轨都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来保护路基.传统的路基都有碎石,碎石能增加透气和透水性,能减小噪音和减小列车的振动无砟轨道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这也是无砟轨道和传统轨道的重要区别,故选B
(4)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列车进站时会使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加快,气体的流速快压强小,所以列车附近的气压小,远处的气压大,在安全线内的乘客,会被强大的气压差形成的推力推向火车,对安全造成威胁
(5)轿车的尾部的导流板,是为了增加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以要求导流板上边受到的压力大于下边受到的压力.即下边的空气流速大于上边的空气流速,即上表面要平,下表面呈弧形,故选C
21.吸管一端做成尖口,在插入吸管时,橡胶塞的受力面积小,根据p=可知,尖口
对橡胶塞的压强大,使吸管容易插入瓶中.吸管表面刻有条纹,空气可以进入瓶
内,使瓶内气体与外界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入口服液.
22.[解](1)积雪对水平面的压力
F=G=mg
=ρVg
=ρShg,
积雪对水平面的压强
p==ρgh=0.2×103kg/m3×10N/kg×2m=4×103Pa
(2)汽车顶部所受的压力
F=pS=4×103Pa×5m2=2×104N.
23.(1)连通器
(2)相当于3kg物体的重力
(3)黄河水的密度大约为1×103kg/m3
[解析](1)渠水在贯穿黄河时,工程师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穿黄隧洞,隧洞两端开
口,底部连通,相当于一个连通器
(2)由图可知,在深度为h=30m的穿黄隧洞底部水产生的压强:p=300kPa=3×105Pa.
则根据p=可知,在面积为1cm2的面上产生的压力大小为F=pS=3×105Pa×1×10-4m2=30N;
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则:
m===3kg,即相当于3kg物体的重力
(3)由已知条件可知p=ρgh,
即3×105Pa=ρ×10N/kg×30m,
则ρ=1×103kg/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