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课堂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课堂练习)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1 10:5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21教育网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答案】D
【解析】商周时期还未建_???????????????,_皇权专制局面始于秦,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血缘政治始于夏朝,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将宗族烟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可知,周朝通过血缘分封,管理广大国土,说明统一国家初露墙倪,故D项正确。
2、下图是1986年在_??????????±±??????_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lei),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21·世纪*教育网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_??¨?????????(???_的儿子)克做善地的君侯”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克分封于燕地,因此,这件青铜器可以作为研究分封制的文物史料,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21*cnjy*com
3、“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主要体现了( )
A.皇位世袭 B.皇权至上
C.皇帝独尊 D.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秦代建立后,天子使用玉料来制作印玺,群臣从此都不欺再这样使用了,这反映了皇帝独尊,故选C项。2·1·c·n·j·y
4、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来源:21cnj*y.co*m】
A.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宗法制已完全崩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鲁君朝贡周王3_???,???è??é?????_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可知鲁君由朝贡周王到朝贡其他诸侯国,说明分封的等级逐渐瓦解,故选A项,朝贡不能表明联系密切,排除B项;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是在西周初年,排除C项;D项“完全崩溃”与史实不符,排除。www-2-1-cnjy-com
5、清朝袁枚在《随园_é??????????????é??_:“秦汉侍中本丞相史(属官),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负责给皇帝端尿盆等)。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这反映了( )
A.内侍干政,体制混乱 B.封建秩序,等级森严
C.重用内侍,君权加强 D.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答案】C
【解析】侍中因与皇帝亲近而_è????????é????¨,_这并不是体制混乱,而是皇帝为了制约相权所为,故A项错误;侍中从给皇帝“掌虎子、捧唾壶”到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错误侍中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无法像宰相一样制约皇帝,皇权得到加强,故C项正确;侍中是中央的官职,与地方无关,故D项错误。2-1-c-n-j-y
6、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答案】B
【解析】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故选B项
7、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凡是“_???é?????????¤????_”,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 )【版权所有:21教育】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
【答案】A
【解析】材料“虽然出自“朕意但_???é???·?????±???_省、框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表明皇帝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枢密院等大臣的限制,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清代军机处有官而无吏,故其中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独掌政务决策权 B.重视保密较为封闭
C.理政人员素质低 D.职官简练事务清闲
【答案】B
【解析】材料“有官无史“一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体现了军机处的机密和封闭性,故B项
9、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十四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王国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圾政区越来越多,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C项正确,D项错误,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21·cn·jy·com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中国古_???è???????????è??_置的级数不断增多,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增强,款B项正确,A项”中枢权力”与“行政区划”这主题不符,C、D两项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亦与材料主旨无关,故均可排除。21cnjy.com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始置丞相…_???è???§??????????_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量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明太_??????????????????_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弊《中国通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解读图中现象
【答案】
(1)时期:战国时期
职权:参议政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
(2)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3)秦汉时期,设置丞相,_???????????????é??_,制约皇权: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皇权衰弱;隋唐宋元时期,分相权于三省六部,皇权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皇权达到顶峰。虽然图示中皇权有消长,但总体趋势是皇权逐渐强化。
【解析】
第(1)间,第一小_é??,????????????_一“秦国始置丞相”,可知悉相制度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第二小间,根据材料一“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得出参议政事;根据村料一“出则监察而量是非”,可知同时也监察百官。第(2)间,根据材料二“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六部)直接由皇帝指挥”,可知朱元球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第(3)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如识围烧皇权的消长合理解释即可,但注意最后要总结概括。www.21-cn-jy.com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