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堂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堂练习)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1 11: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政治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1901年,张_??????????????¤???_在联名奏折中提出:“非育才不能图治,非兴学不能育才,非变通文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不足。”这表明他们主张(  )
A.兴办学堂,实行义务教育 B.改革科举,派送学生出国
C.设外务部,编练新式军队 D.裁撤官吏,引进西式人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_??????é?????é?????_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不足”可知主张改革科举制,送学生出国学习,故选B项。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举措,排除A项;材料强调改革教育而非军事,排除C项;材料强调治学而非官吏改革,排除D项。
2、中国传统教育实_??????????????????_地书院、县学、乡学,但这些学校都是一段制的,学习的目的是为应对科举考试,而全国没有一个系统的学制系统。这种局面被打破始于(  )
A.清朝晚期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新中国初期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学习的目_????????????????§?_举”“没有一个系统的学制系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局面被打破是在清朝末期新政开始后,全国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遍设中小学堂,学制系统建立起来,学堂选官制代替了科举制,故选A项。
3、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_)????????????è??_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右图是《学部官报》书影。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文官制度正式引入   B.选官制进入新阶段
C.封建教育退出历史   D.科举制被彻底废除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文_???????????????é?¤_A项;设立学部负责教育,为学堂选官制创造条件,故B项正确;新学堂尽管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但管理、教育等仍保留了许多封建因素,故C项错误;1905年,清政府立停科举之奏,标志着科举制度废除,故D项错误。
4、下图是1907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全图。两江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其设立的直接相关背景是(  )21*cnjy*com
A.洋务运动进行   B.戊戌变法运动
C.教育制度改革   D.民族危机加深
【答案】C
【解析】洋务_è????¨????????????_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但与190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1898年失败,故B项错误;1901年清政府通令教育体制改革,各地掀起兴办大、中小学堂热潮,故C项正确;民族危机与兴办学校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5、我国某时期文官高等_è??è??è????????è??_试方式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本国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习三年以上并有毕业论文者。由此可以判断,该规定(  )【来源:21cnj*y.co*m】
A.致力于实现民族民权政治 B.出台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适应近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D.完全模仿西方的文官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文官高等考试”_?????????25???_的中国男子”可知是北洋政府时期,根据材料“本国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习三年以上并有毕业论文者”可知,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是为了适应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故选C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南京政府时期,女子也可以参加考试,故B项错误;“完全模仿”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也没有相关表述,故排除D项。21教育网
6、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  )
①文官考试  ②留学毕业生  ③学堂考试  ④甄别留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学堂毕业_è??è??????????????_毕业考试是清末废除科举制后的主要选官方式,故②③错误;文官考试和甄别留任是北洋政府时期主要的选官方式,故①④正确。故选D项。
7、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建立。对此结论理解正确的是(  )2-1-c-n-j-y
A.公务员制度开始   B.北洋政府近代化
C.文官考试法制化   D.文官考试制开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_???????????????é??_布《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可知,是考试制度法制化,故选C项。公务员制度开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是结论,不是解释,故排除。【出处:21教育名师】
8、1929年公布_??????è??è????????_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的资格包括: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毕业;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者;……曾任委任官三年以上者。这表明(  )
A.北洋政府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B.国民政府选官制更加公平开放
C.考试制度与甄别制度相结合 D.留学毕业选官与学堂选官并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_????°???????é??è§?_学历但不唯学历,不分男女,体现了公平开放的精神,故B项正确。1929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甄别制,故C项错误;D项是清朝末期的选官制,且材料没有体现学堂选官,故排除。
9、孙中山说“至于_?¤?????????±??????_体,那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但是这考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立独立机关才得妥当”。下列符合孙中山这一主张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成立政事堂 B.颁布《临时约法》成立中华民国
C.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成立学部 D.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成立考试院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两层意思,一是官吏是“国民公仆”,另一层是考试权独立,故选D项。
10、1948年10月底,中_??±????¤?è???±????_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体现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社会主义原则   B.学校教育的发展
C.党管干部制度   D.干部管理科学化
【答案】C
【解析】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包括对干_é?¨è??è?????è?????_内容,根据材料“中共中央要求……对干部进行培训”可知,C项正确。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D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
11、1935年_????°???????é?????_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一规定(  )www.21-cn-jy.com
A.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B.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D.剥夺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_?????¨?????????é??_视对国民革命有功人员和重要职位由国民党人担任,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并未剥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权,排除D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新中国新型干部人事制度在形成与发展时期的主要表现为(  )
A.改革人事管理体制  B.建各级人事管理机构
C.人事法规制度建设  D.确立起党管干部原则
【答案】B
【解析】新中国_??????????????§???_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人事管理体制及党管干部原则,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进行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并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故A、C、D三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事管理机构,故B项正确。
13、改革开放_??????????????????_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成果的是(  )
①创建干部制度  ②干部管理民主化 
③干部管理法制化  ④实行公务员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改革开放之前,我_????°±?·???????é?¨_制度,①错误;改革开放后,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2005年公务员制正式形成,故②③④均正确,C项正确。21·cn·jy·com
14、198_2???12???4_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等重要职务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这说明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了(  )
A.民主化   B.科学化   C.制度化   D.现代化
【答案】C
【解析】 材料“宪法”“_è§????????????????_、副主席等重要职务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说明形成制度,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15、随着计划经济向市_????????????è?????_,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  )
A.决定废除国家领导干部的终身制 B.取代了党管理干部的人事制度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决定建立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
【答案】C
【解析】材料“向市场经济的_è???????????è?????_是在1992年以后,废除国家领导干部的终身制是80年代,故A错误;新中国成立至现在都坚持贯彻党管干部的人事制度,故B项错误;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实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是否有特色不是刻意为之,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新中国的干部管理机制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7年,毛_?????????è????????_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1980年1月,邓小平说:“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干部考核制度演变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与邓小平评价干部的标准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干部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3)选取材料二中的某一文件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干部管理特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
(1)同:都主张德才兼备。
异:毛泽东主张着重考察干部的政治思想表现;邓小平主张着重考核专业才能。
(2)管理上:一直奉行_?????????é?¨??????_;干部鉴定工作最终形成干部岗位考核制。考核标准:从主观的、以政治态度为主逐步转向客观的、以具体的可量化的工作业绩为主。发展:干部考核工作逐渐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2·1·c·n·j·y
(3)(示例一)1949年《关于干部鉴定工作的规定》。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_??????????????????_留下的创伤,兴百业,安民心,国家需要大批人才和干部。然而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当局不甘失败,组织了许多秘密的特务分子和间谍分子散布谣言、蛊惑人心,企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这一时期党对干部的培养、选拔、鉴定极为严格,特别注重干部的政治思想表现。21cnjy.com
(示例二)1964年《关于科学技术干部管理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原因:1956年,三_?¤§???é???????????_成,党和国家开始着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因此,鉴定思路将政治与业务、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起来,使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更加全面、更为科学。www-2-1-cnjy-com
(示例三)1979年《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
原因: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点转_?§???°?????????è??_上来,党和国家恢复了干部考核制度,经济效益在考核中的权重开始加大,因此,探索建立以德、能、勤、绩为基础的干部考核制度。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_??????????????????_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你不专……就谈不上是红”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纵向归纳概括,既要看到共性,也要总结发展变化,还要总结总体结果(方向)。第(3)问,根据文件颁布的时间,结合必修教材内容分析。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