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2节地球自转(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流浪地球》的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吞没。面对绝境,人类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转向发动机,促使地球停止自转,最后利用木星大气燃烧时产生的冲击波成功改变地球运动方向,逃离太阳系,开始“流浪”,将用2500年的时间到达4.2光年外的比邻星。以下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难以停止,是因为自转速度大引起惯性太大
B.?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C.?利用木星冲击波助推地球转向,逃离太阳系,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维持
D.?太阳是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2.下图中表示昏线的是(?? )
A.?ABC?????????????????????????????????????B.?ADC?????????????????????????????????????C.?EBF?????????????????????????????????????D.?EDF
3.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天气变化???????????????????????????D.?地形差异
4.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2月28日12时(区时)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①2月27日12时②2月29日12时③3月1日12时④2月28日12时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A.?a???????????????????????????????????????????B.?b???????????????????????????????????????????C.?c???????????????????????????????????????????D.?d
6.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菏泽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B.?漠河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
C.?济南市各学校冬季下午放学时间比夏季早???????????D.?北京市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
7.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
8.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
9.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00时,下列哪幅图代表此时悉尼(东十区)时间??? (??? )
A.?B.???????C.???????D.?
10.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11.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1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
A.?2次??????????????????????????????????????B.?4次??????????????????????????????????????C.?8次??????????????????????????????????????D.?16次
1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二、填空题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是以地球____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位于晨线上的是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与本题“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 。
A.冬去春来,杭州的天气逐渐变暖
B.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杭州的楼影长度变短
C.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D.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
15.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太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学校操场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小明在操场进行立定跳远时,向哪个方向跳成绩更好?________(选填“向东”、“向西”或“都一样”)。
16.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__线是晨线,________线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背向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________交替的现象。
(4)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________。
17.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以地球____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A、B、C、D四地中,处于中午的是________,处于午夜的是________,处于早晨的是________,处于傍晚的是________。
18.读下左图和右图,回答问题:
(1)左图是以地球____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ABCD四地中,位于晨线上的是________,位于昏线上的是________。
(3)再过6小时以后, A,C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________。
(4)如右图中,________是晨线。
三、解答题
19.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________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________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__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________。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______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
20.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________???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若图示中的地球绕日运行恰好处在6月16日。那么,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
21.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李红同学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她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分析回答:
(1)一天中不同时刻,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一年中不同日子,正午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了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杭州市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___日的楼影来计算。
22.据图回答:
(1)图中右半侧属于?????________? (填“昼”或“夜”)半球。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某地,则B处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________?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2)图中A、B、C、D四地中,处于晨昏圈上的是________,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 。正处于昏线的是 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
23.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
(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 3 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A、地球自转难以停止与自转速度大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B不符合题意。
??C、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伽利略通过实验推翻了这一结论,伽利略斜面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C不符合题意。
??D、太阳是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B
解析: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分为晨线和昏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状态;反之则为昏线(日落状态)。
审题北极点上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DC上的点沿自转方向将进入夜半球,是昏线,ABC上的点沿自转方向将进入昼半球,是晨线。
故选B
3. A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夜晚,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故答案为:A
4. D
解析:1、2月在平年时是28天,闰年时是29天;
2、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但两者不完全重合,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折线。180?经线的东侧是一天的开始,而180?西侧是一天的结束,两侧的日期差一天但时间是相同的,东侧的日期比西侧的日期早一天。
由题中信息“ 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2月28日12时(区时)越过了180?经线 ”,没有指明怎么越,所以情况是很多的。当从西向东越时由180?东侧到180?西侧时,日期要减一天,可以是2月27日12时 ① 正确;如果是从东向西越时,由180?西侧到180?东侧时,日期要加一天,可以是2月29日12时,闰年时,平年时为3月1日12时, ②③正确;由于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折线,不与180?经线完成重合,在某些地方180?经线的两侧是位于同一日期的,所以仍可能是 2月28日12时 ④ 正确,所以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 C
解析:太阳系中的地内行星是水星与金星,水星离太阳最近;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太阳系中的地内行星是水星与金星,水星离太阳最近B排除;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 D排除。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所以只能在a、c中选, “启明星” 是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所以应该是在地球的东面出现,所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 D
解析: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A,昼夜长短的变化,如C,选项ABC都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北京市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题.
7. A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产生了差异。相对而言,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早。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方时。需要学生明确“东早西晚”的含义。
8. C
解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根据地球与月球的位置关系及自转、公转情况,结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做出判断。
由题意知,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也就是说,以月球上的某一点为参照物,整个地球相对于月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即看不出绕月球的转动。又因为地球的整个位置虽然与月球之间保持不变,但地球自身在发生转动,即总是变换着朝向月球的一面。故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 B
解析:理解“东加西减”,推算区时.已知西侧时区的区时,求东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已知东侧时区的区时,求西侧时区的区时,要用减法,即“西减”。
东八区与东十区相差2个时区,也就是相差2个小时,由于东边的时刻早于西边的时刻,因此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00时,悉尼(东十区)时间为14:00。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 B
解析: A、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伽利略是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的科学家,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该说法正确
D、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该说法正确.
故选B.
本题依据的史实有:①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②1610年,伽利略便使用他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艾奥是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③哈勃空间望远镜是1990年4月发射的,设置在大气层之外,地球轨道上的望远镜,专门用于探测宇宙目标.④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11. A
解析: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不稳定,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12. D
解析: 24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n=24h/1.5h=16次.
故选:D.
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
13. B
解析: 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指: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并且爆炸引起了宇宙膨胀,而这种膨胀还在继续,宇宙大爆炸是现在科学家解释宇宙形成中最合理的一种理论,其中谱线红移现象是最有力的证明.故选B.
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内容及对红移现象理解.
二、填空题
14. (1)北
(2)A
(3)D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从北极看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是顺时针转动,结合图示得知,该图是北极上空。
(2)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因此位于晨线的是A。
(3)“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地方时等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现象,ABC均为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D表示的地方时的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北(2)A(3)D
15. 静止;都一样
解析: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地球 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一样的,所以它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即相对于学校操场也是静止的。虽然小明随着地球在一起运动,但由于小明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所以无论向哪个方向跳,成绩都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静止;都一样
16. (1)ABC;CDA
(2)昼半球;夜半球
(3)昼夜
(4)黑夜
解析:(1)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3)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小时。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4)北京市:北纬39度54分 东经116度23分纽约市:北纬40度43分,西经74度00分,根据相差的经度可知两城市在地球上的位置,由北京处于正午确定美国的时间。
(1)晨线是指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ABC将由黑夜进入白天所以ABC是晨线;昏线是指由白天进入黑夜,由地球自转从图中可看出,CDA将由白天进入黑夜所以CDA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4)从北京和纽约的经纬度可知,两地经度相差180度左右,刚好位于地球相对的两侧,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黑夜。
故答案为:(1)ABC、CDA;(2)昼半球、夜半球;(3)昼夜;(4)黑夜
17. (1)北;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转动
(2)B;D;A;C
解析: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从北极看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是顺时针转动,结合图示得知,该图是北极上空;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B点位于白昼的中间,处于正午;D位于夜晚的中间,属于午夜;A位于晨线,即将进入白天,处于早晨;图中C点将进入黑夜,说明处于傍晚。
故答案为:(1)北;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转动;(2)B,D,A,C。
18. (1)北;地球逆时针转
(2)A;C
(3)C
(4)ABC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从北极看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是顺时针转动,结合图示得知,该图是北极上空;(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图中C点将进入黑夜,说明位于昏线上.A点将进入白昼,说明位于晨线上.(3)六小时后,B点将处于昏线上,D点位早晨线上.A点为白天,C点为黑夜.(4)根据地球方向,D由白天进入黑夜,说明位于昏线上.ABC由黑夜进入白天,说明位于晨线上.
故答案为:(1)北;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转动;(2)A; C;(3)C;(4)ABC.
三、解答题
19. (1)B;24;9
(2)昼夜交替;非洲、欧洲
(3)极夜
解析: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表面,被太阳照亮的一半就是白昼,没有照亮的一半就是黑夜,即使地球不自转也会产生昼夜现象。地球沿着倾斜地轴自转,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形成66.5°的夹角。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倾斜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这就造成了地球南北两极地区在全天24小时之内总是被太阳照射或照射不到,从而形成了极昼极夜现象。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B地轴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甲到乙约为赤道周长的8分之1,故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3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非洲、欧洲。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1)B;24;3(2)昼夜交替;非洲、欧洲(3)极夜
四、实验探究题
20. (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解析:(1)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结合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回答。
(3)明确6个月后的那天处于什么季节,再分析昼夜长短状况。
(1)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和木星之间为小行星带。金星与太阳的距离处于第二近,故选B。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等等,故填①②③ 。
(3)图示位置为6月16日,6个月后为12月16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与冬至日较为接近,所以昼夜长短状况为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21. (1)地球的自转使一天内不同时刻太阳方位、太阳高度不同;地球公转使一年中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2)冬至
解析:(1)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太阳高度角不同角度分析。
(2)为了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应该测量最长的影子距离。
(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会发现太阳有东升西落现象,早晨、中午、下午,太阳光从不同方位、以不同的角度(太阳高度角)从窗户射入,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地球倾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使地球上各地在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从而使室内被太阳光直接照到的面积和光线进人室内的深度都不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也就不同。
(2)冬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此时形成的影子最长,所以两居民楼间的距离应根据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
故答案为:(1)地球的自转使一天内不同时刻太阳方位、太阳高度不同;地球公转使一年中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2)冬至
22. (1)昼;D
(2)A、C;B;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黑夜
解析:本题考查了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24小时。地球不 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 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1.由图可知,右边被照亮,左边不能照亮,所以右边是昼半球。D点是中国,那么在地球的背面是美国。
2.图中晨昏圈是AC,其中OA是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此处太阳落下的地方。OC是晨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此处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图中B为深夜中,D为中午12时。
故答案为:1.昼;D; 2.A、C;B;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黑夜。
23. (1)日出日落现象不是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
(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日心说”.
解析:(1)日出日落现象不是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的,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的旋转,让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2)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用“日心说”否定了托罗密的“地心说”.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