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五年级下册音乐 4 《铃儿响叮当》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五年级下册音乐 4 《铃儿响叮当》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1 11: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铃儿响叮当》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音版 章节
学时 1 年级 五年级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审美和体验活动。
2.感受不同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音乐情绪的不同,并尝试表现音乐。
3.初步尝试为歌曲《铃儿响叮当》加入二声部演唱和竖笛伴奏。
4.初步为乐曲《铃儿响叮当》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三、学习者分析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喜欢用手机听歌,学唱流行歌曲,对于歌曲情绪有一定感受能力,尝试在进行二声部的简单合唱,对打击乐器有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二声部的演唱和竖笛吹奏
2.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 0’00”- 4’35” 感受连贯和跳跃的旋律 教师弹奏旋律,出示旋律线 跟琴哼唱三段不同的旋律,选择适合的旋律线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即时反馈学生对旋律线的选择
自学二声部旋律 4’36”- 8’34” 初步学习二声部的旋律 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发送微课到平板终端,布置学习要求 学生带耳机聆听音乐,模唱旋律 平板电脑观看微课时,可以帮助学生一边看谱一边没有没有干扰的聆听和感知音乐
四人小组练唱旋律并展示、全班练唱 8’35”-17’04” 四人小组练习二声部旋律,小组展示和教师指导后,全班能够整齐唱会 分小组练唱两条旋律时,教师巡视指导,并且组织点评小组展示,指导全班练唱。 学生借助平板以四人小组练唱旋律,并且在班级进行展示,全班齐唱旋律。 平板电脑上的微课可以继续指导学生的练唱。电子白板可以展示两条旋律的乐谱。
感知歌曲的和声,并为《铃儿响叮当》(黑鸭子演唱版)加入和声 17’05”- 24’25” 感受和声、为歌曲加入和声 教师通过手势、竖笛引导学生感受和声,并通过手机APP弹奏二声部旋律引导学生演唱 学生聆听并感受和声,跟随老师伴奏为歌曲加入和声,感受和声的美感 电子白板显示乐谱,手机APP弹奏二声部旋律引导学生加入二声部演唱
感知歌曲中的节奏型 24’26”- 35’00” 感受歌曲中的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发现节奏,现场编创节奏型 学生聆听并创编节奏型 学生用手机架子鼓APP展示自己听到的节奏,教师用电子白板书写学生编创的节奏型
为器乐版《铃儿响叮当》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24’26”- 41’00” 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感受节奏带来的情绪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用手机APP演奏架子鼓为歌曲伴奏 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电脑播放背景音乐的同时,手机APP演奏架子鼓,增加学生打击乐器的层次感。
六、教学流程图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