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
2.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直观认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与分立,培养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4.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2.难点:唐朝衰亡的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课前准备
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唐朝经历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武周之治”和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都是一副繁荣的景象,是什么原因使唐玄宗后期唐朝的统治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走向衰亡呢?它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新课讲授】
一、安史之乱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材料: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提问: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案提示:前期:节俭、反对浪费;任人唯贤;励精图治。
后期: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任人唯亲;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1、原因: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材料一:(唐玄宗)思欲弃末敦本,阜俗安人,急于务农,不夺人时。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无事。
——《唐大诏令集》
材料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1)开元末年以后,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安史之乱盛转衰】
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 ……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声色之中, 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2)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过程:
(1)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3.影响: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2)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白话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面貌。黄巢为什么要领导人民起义?他取得了怎样的成果?造成了什么影响?
(1)背景:
①政府:唐朝后期,通知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无力控制;
②人民:人民赋役严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2)概况:
①开始: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②结束: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3)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2、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概况:“五代十国”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材料一: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欧阳修《本论》
材料二:呜呼!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
——欧阳修《新五代史·义儿传》
五代与十国分别是哪五代与十国?
(1)北方五代: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南方十国: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的北汉。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材料: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及其混乱的时期,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
2、评述:(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发展。
(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课后总结
板书设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2.过程
3.影响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1.黄巢起义
2.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概况
2.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