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高考历史三轮(主观题)2.全国卷论述题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1】高考历史三轮(主观题)2.全国卷论述题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1 14:43: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
全国卷论述题
【高考真题】
1.(2020全国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
(?http:?/??/?www.21cnjy.com?)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21
cnjy
com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
(?http:?/??/?www.21cnjy.com?)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参考示例:
书名:《大宋风貌:11世纪的东方“商业革命》
论证: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
(?http:?/??/?www.21cnjy.com?)策在北宋发生了一个转折,政府实行恤商政策,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商人利益,提高了商人地位,不再对商业活动进行直接的监管。城市发展中突破了以往的坊市和时间限制,城市商业空前繁荣;在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便利商业活动;区域性市场形成与发展,形成了“草市-市镇-城市”的三级网络体系;同时由于北方商路受阴,宋代大力发展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大大拓展,甚至到达欧洲和非洲的不少国家和地区。
结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http:?/??/?www.21cnjy.com?)宋代早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场“商业革命”,但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这场商业革命最张没有转化为社会的实际推动力,没有促进中国古代社会的真正转型。
【解析】题目要求“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
(?http:?/??/?www.21cnjy.com?)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可见本题主要是分析某一历史时期在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时代特征,如秦朝政治上的时代特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代思想上的时代特征是儒学成为正统,宋代经济上的时代特征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明清经济上的时代特征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世界潮流。因此在拟定书名时,从各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入手,结合二轮通史的知识,列举出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论证,言之有理即可。
2.(2020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有学者将欧洲联盟的结构列为三大支柱,如图12所示:
(?http:?/??/?www.21cnjy.com?/??)
——摘自
(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http:?/??/?www.21cnjy.com?)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
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参考示例:
欧盟由三大支柱组成。第一支柱涉及经济、
(?http:?/??/?www.21cnjy.com?)社会等政策,第二支柱涉及外交、军事等政策;第三支柱涉及司法等政策。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为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国家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方可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在此背景之下,1951年签订《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欧洲加
(?http:?/??/?www.21cnjy.com?)强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一体化,采取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共同立场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解体,地方冲突
(?http:?/??/?www.21cnjy.com?)和恐怖主义日益威胁地方安全。在此背景下,欧盟国家发挥一体化优势,加强司法和内务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极大的作用。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逐渐扩大到政治、军事、外交、司法与内务等领域,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协调机制,使欧盟成为当今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安全保障和国际地位。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选取论述点,如从
(?http:?/??/?www.21cnjy.com?)第一支柱中提取出欧洲一体化起步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第二支柱中提取出欧共体成员国强化了维护自身安全的军事外交合作,推动欧洲联合的进一步深化,从第三支柱中提取出欧洲在政治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司法与内务的合作,联系三个论述点得出观点:欧洲一体化以经济为先导,逐步加强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或者欧盟是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组织、欧盟国家主权让渡先经济后政治。其次,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论述。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
3.(2020全国Ⅲ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l7.5
5.0
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工作
读书上大学
去大城市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参考示例
论题: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逐步带动就业
(?http:?/??/?www.21cnjy.com?)观念的转变
论述: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农村地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而城市中开展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这一系列变化使改革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大胆改革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过去吃大锅饭的理念了。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民就业的选择更多了,“进厂不进城”,选择到乡镇的企业中从事劳动,不再局限于在土地上。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市场经济被人们所认知与推崇,农民也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小农意识,想要下海经商,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因此只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带动思想的解放。
【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把握材料答题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
论题,并予以阐述)和答题范围(
(?http:?/??/?www.21cnjy.com?)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例根据材料“赞同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占45.4%和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商业的占比35.2%”可得出改革开放逐步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转变这一论题;其次,从所学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发展等相关史实展开论述;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得出结论。注意题目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高考模拟】
1.(2021·福建漳州一模·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4
中国近现代人物事迹摘录
人物
主要事迹
李鸿章(1823—1901)
晚清名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
(?http:?/??/?www.21cnjy.com?)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等30多家近代企业,因政府财政拮据、商股难招,积极主张引进外资、借债兴利,并提出了必须遵守的三个原则:一切由我自主,洋人毋得过问;只向洋人借款,不准洋人附股;借债所收之利陆续分还,不失国家主权
张謇(1853—1926)
清末状元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创办实业
(?http:?/??/?www.21cnjy.com?)、担任实业部总长、农商总长等职期间,明确提出了“利用外资、振兴实业”的主张。提出了合资、借款、代办三种利用外资的形式,设想“国际经济互助”这一形式,不断地挣扎于抵制外资与利用外资的漩涡中
邓小平(1904—1997)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
(?http:?/??/?www.21cnjy.com?)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注重以多种方式利用外资,强调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吸收外国技术的必要性;主张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战略上大胆利用外资,战术上谨慎利用外资的原则;在利用外资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一手抓改革开放、抓物质文明,一手抓法制建设、抓精神文明
——摘编自郑春奎《试论李鸿章的求富思想》、刘建中《张謇利用外资的思想》、钟瑛《论邓小平关于利用外资的思想》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自拟一个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不得照抄材料)(12分)
【答案】参考示例一
论题:利用外资要在主权独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3分)
评述: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张謇明
(?http:?/??/?www.21cnjy.com?)确提出了“利用外资、振兴实业”的主张,积极投身于实业救国,(少)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但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企业重受排挤和打压,其“实业救国梦”破火(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注重以多种方式利用外资、积极吸收外国技术发展经济,同时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法制建设,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7分)可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要在主权独立的前提下,才能独立自主,才能实现民族富强。(2分)
参考示例二
论题:洋务运动没能使清王朝走向自强。(3分)
评述: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趋
(?http:?/??/?www.21cnjy.com?)严重,李鸿章为维护清朝统治和国家权益,主张引进外资、借债兴利,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是,经济改革没有触动落后的政治体制,也没能改变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李鸿章的“白(自)强求富梦”破灭。(7分)可见,单纯的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是无法抵制外来侵略和维护国家权益的。(2分)
参考示例三
论题:国家独立,是实业兴国的根本保证。(略)
参考示例四
论题: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略)
【解析】据材料“只向洋人
(?http:?/??/?www.21cnjy.com?)借款,不准洋人附股。借债所收之利陆续分还,不失国家主权”“不断地挣扎于抵制外资与利用外资的旋涡中”“在利用外资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腐蚀”得出论题:利用外资要在主权独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结合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经过、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等展开阐述即可。据材料“明确提出了‘利用外资、振兴实业’的主张”“不断地挣扎于抵制外资与利用外资的旋涡中”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得出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张謇明确提出了“利用外资、振兴实业”的主张,积极投身于实业救国,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但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企业重受排挤和打压,其“实业救国梦”破灭;据材料“注重以多种方式利用外资,强调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吸收外国技术的必要性……一手抓改革开放、抓物质文明,一手抓法制建设、抓精神文明”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注重以多种方式利用外资、积极吸收外国技术发展经济,同时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法制建设,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通过对比升华结论:可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要在主权独立的前提下,才能独立自主,才能实现民族富强。
2.(2021·辽宁大连一模·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鞍钢”发展大事记
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投资建立鞍山制铁所。
1918年,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
1931年,重组后改名为株式会社鞍山昭和制钢所,属满铁的子会社。
随着日本军备规模扩大,鞍钢生产规模也得到较快发展。
1943年,生产能力最高,当年生产生铁130万吨、钢84.3万吨、钢材49.5万吨。
1945年9月-11月,苏联红军将鞍钢的主要机械设备连同其他一些物资共达七万余吨拆卸运走,鞍钢整个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为零。
1948年,东北解放后,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钢公司,开始恢复生产。
1950年,中苏签定《中苏关于恢复和改建鞍钢技术援助协议书》。
1952年,鞍钢三大工程之一的无缝钢管厂动工建设。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
1957年,鞍钢生铁产量
(?http:?/??/?www.21cnjy.com?)达336.1万吨,钢291.07万吨,钢材192.39万吨。国家投资17.59亿元,上缴利润22.4亿元。为此,鞍钢名副其实成为新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
——摘编自陈正斌主编《鞍山志·鞍钢卷》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案例。
(?http:?/??/?www.21cnjy.com?)围绕这一案例,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并对其进行历史解释。(12分)(要求:角度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表达顺畅。)
【答案】示例1:
角度:民族独立是工业化健康发展的前提。(2分)
历史解释:鞍钢诞生在20世纪初旧中国的半殖
(?http:?/??/?www.21cnjy.com?)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从诞生时起,就被日本帝国主义经营与控制。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鞍钢沦为日本法西斯对外扩张的战略物资基地。抗战胜利后初期,鞍钢受到前苏联的控制,生产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独立的实现,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指导下,鞍钢才得以作为真正的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并取得了辉煌成就。由此可见,民族独立是工业化健康发展的前提。(8分)
(格式规范,字迹工整,解释恰当,逻辑清晰)(2分)
示例2:
角度:资金、技术、政策是工业化发展的保障。(2分)
历史解释:鞍钢作为中国近、现代工
(?http:?/??/?www.21cnjy.com?)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企业的发展在资金和技术上都依赖外国,政策上更是被迫服务于列强,形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难以独立、健康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工业化建设,对鞍钢等大型工业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同时通过与苏联签订技术援助协议,给予鞍钢在技术上的支撑与保障。“一五计划”期间,在政策上,国家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建设鞍钢,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得以迅速发展。由此可见,资金、技术、政策是工业化发展的保障。(8分)
(格式规范,字迹工整,解释恰当,逻辑清晰)(2分)
示例3:角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艰难与曲折。(2分)
历史解释:鞍钢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代表企业
(?http:?/??/?www.21cnjy.com?)之一,从诞生起就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与阻碍,先天补足、后天畸形。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初期,鞍钢先后沦为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物资生产基地和苏联的物资与技术掠夺对象,工业化发展遭遇曲折。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艰难与曲折。(8分)
(格式规范,字迹工整,解释恰当,逻辑清晰)(2分)
【解析】示例1:角度:民族独立是工业化健
(?http:?/??/?www.21cnjy.com?)康发展的前提。据材料“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投资建立鞍山制铁所”结合所学得出,鞍钢诞生在20世纪初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从诞生时起,就被日本帝国主义经营与控制;据材料“1931年”“随着日本军备规模扩大,鞍钢生产规模也得到较快发展”结合所学得出,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鞍钢沦为日本法西斯对外扩张的战略物资基地;据材料“1945年9月-11月,苏联红军将鞍钢的主要机械设备连同其他一些物资共达七万余吨拆卸运走”结合所学得出,抗战胜利后初期,鞍钢受到前苏联的控制,生产遭到破坏;据材料“1950年,中苏签定《中苏关于恢复和改建鞍钢技术援助协议书》”“鞍钢名副其实成为新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结合所学得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独立的实现,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指导下,鞍钢才得以作为真正的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据材料“解放后”结合所学得出由此可见,民族独立是工业化健康发展的前提。
示例2:角度:资金、技术、政策是工业化
(?http:?/??/?www.21cnjy.com?)发展的保障。据材料“日本政府批准投资建立鞍山制铁所”“随着日本军备规模扩大,鞍钢生产规模也得到较快发展”结合所学得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企业的发展在资金和技术上都依赖外国,政策上更是被迫服务于列强,形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难以独立、健康的发展;据材料“一五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结合所学得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工业化建设,对鞍钢等大型工业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一五计划”期间,在政策上,国家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建设鞍钢,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得以迅速发展;据材料“1950年,中苏签定《中苏关于恢复和改建鞍钢技术援助协议书》”结合所学得出,同时通过与苏联签订技术援助协议,给予鞍钢在技术上的支撑与保障;据材料“一五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结合所学得出,“一五计划”期间,在政策上,国家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建设鞍钢,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得以迅速发展。据材料“技术援助”“国家投资17.59亿元”结合所学得出由此可见,资金、技术、政策是工业化发展的保障。
示例3:角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艰难与曲
(?http:?/??/?www.21cnjy.com?)折。据材料“日本政府批准投资建立鞍山制铁所”结合所学得出,鞍钢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代表企业之一,从诞生起就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与阻碍,先天补足、后天畸形;据材料“1943年,生产能力最高”“1945年9月-11月,苏联红军将鞍钢的主要机械设备连同其他一些物资共达七万余吨拆卸运走,鞍钢整个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为零”结合所学得出,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初期,鞍钢先后沦为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物资生产基地和苏联的物资与技术掠夺对象,工业化发展遭遇曲折。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艰难与曲折。
3.(2021·湖南六校高三4月联考·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历史事件
时间
历史事件
1381年
朱元璋颁布禁海令
1581年
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
1405年
郑和第一次远洋航行
16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467年
日本进入战国时代
1683年
施琅收复台湾
1498年
达·;伽马到达印度
1757年
乾隆推行“一口通商”政策
1567年
隆庆开关
1793年
马夏尔尼使团访华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1cnjy.com
【答案】示例:走向整体的世界影响中国社会变化
伴随着迪亚士、达·伽马等航海家
(?http:?/??/?www.21cnjy.com?)对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通过殖民掠夺、商品流通和物种交流等方式逐步走向整体,高产作物的引进和中西方贸易的交流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政府面对这一情况调整了赋税政策,张居正通过推广“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
新航路的开辟也促使西方开始殖民扩
(?http:?/??/?www.21cnjy.com?)张,荷兰入侵中国台湾,为此中国人民进行了早期的反侵略斗争,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殖民扩张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清朝逐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代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www-2-1-cnjy-com
世界走向整体的过程中,中国也没有置身事外,在经济政策、对外政策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题示例仅供参考)
【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发现问
(?http:?/??/?www.21cnjy.com?)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分类分析表格中的各项信息,建立起其中的逻辑关联,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论题。例如,走向整体的世界影响中国社会变化;14—18世纪中西方社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等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表格中的历史史实,用历史性语言表述其逻辑关系,进而阐述或者论证自己确定论题的正确性,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即可。最后,总结陈词,说明自己论证阐释论题是正确的,也可以对其加以深化或者升华。
4.(2021·湖南怀化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外来新词简表
时期
主要外来新词
来源
汉代到唐代
苜蓿、葡萄、琵琶、胡豆、胡琴
西域
佛陀、和尚、袈裟、菩萨
古代印度
晚清到“五四”前后
赛恩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布
(?http:?/??/?www.21cnjy.com?)尔什维克—无产阶级、布尔乔亚—资产阶级、德律风—电话、梵婀玲—小提琴、伯理玺天德—总统、沙发、咖啡、三明治、幽默
英国、俄国、日本
改革开放后
艾滋病、因特网、迪斯科、IT、WTO、DVD.XP、巴士、热狗、超级市场、纳米、麦当劳、派对、脱口秀
西方发达国家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相关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示例一:
主题:外来新词与中国社会发展。(2分)
阐述:汉唐时期的外来新词,大多数为宗教、农作
(?http:?/??/?www.21cnjy.com?)物、乐器等。对于政治、文化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从历史上看,当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各方面皆处于领先的行列,对外交流时处于优势,吸收的外来新词较为单一。而晚清到“五四”前后,外来新词则是较多关于民主政治、科学技术相关词汇,所谓民主政治是世界发展潮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中国在明清之时已是落后了。(8分)21教育网
综上所述,外来新词的输入从侧面反映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2分)
示例二:
主题:外来新词与中国开放。(2分)
阐述:晚清后外来新词与民主政治、新的社会风貌
(?http:?/??/?www.21cnjy.com?)密切相关,反映出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追求思想解放,学习西方先进政治改革、文明进步。但受制于封建制度、文化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未取得明显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摆脱了近代对外来文化的恐惧和担心。向西方学习的外来新词是建立在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开放性的基础上,集中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使得新时期中国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8分)www.21-cn-jy.com
综上所述,不同时期中国引入的外来新词展现出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2分)
示例三:
主题:外来新词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分)
阐述:汉代至唐朝的外来新词,反映了汉至唐
(?http:?/??/?www.21cnjy.com?)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张骞通西域以后,打通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西域及外来的物品及文化因素大量传入中原地区,故而出现大量的相关词汇。进入近代社会以后,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大量传入中国,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外来新词。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加速,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大量的新词也就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8分)21
cnjy
com
综上所述,外来新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状况。(2分)
【解析】首先审括号要求,可知此题的答题格式为
(?http:?/??/?www.21cnjy.com?):标题(论题)—论证—总结型,属于传统类型。其次审材料,提炼变化的信息,且将变化信息上升为论题,据表格可知不同时期,外来新词的内容、来源均有差异,在确定标题(论题)时可从变化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等入手,如:可提炼汉唐的词汇和晚清到“五四”前后的词汇,从影响层面分析变化,论题可这样写:外来新词与中国社会发展;
又如:可提炼晚清到“五四”前后的词汇和改革开放后的词汇,从特点、影响层面分析变化,论题可这样写:外来新词与中国开放;
再如:可提炼汉唐的词汇和改革开放后的词汇,
(?http:?/??/?www.21cnjy.com?)从原因、影响层面分析变化,论题可这样写:外来新词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接着论述论题,表格中内容丰富,相当于史实或者结论,在论述“外来新词与中国社会发展”这一论题时,可这样阐述:汉唐时期的外来新词,大多数为宗教、农作物、乐器等。对于政治、文化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从历史上看,当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各方面皆处于领先的行列,对外交流时处于优势,吸收的外来新词较为单一。而晚清到“五四”前后,外来新词则是较多关于民主政治、科学技术相关词汇,所谓民主政治是世界发展潮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中国在明清之时已是落后了(其中“从历史上看”、“由此可见”两词前为史实,后为评论)。在论述“外来新词与中国开放”这一论题时,可这样阐述:晚清后外来新词与民主政治、新的社会风貌密切相关,反映出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追求思想解放,学习西方先进政治改革、文明进步。但受制于封建制度、文化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未取得明显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摆脱了近代对外来文化的恐惧和担心。向西方学习的外来新词是建立在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开放性的基础上,集中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使得新时期中国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其中“反映出”、“使得”两词前为史实,后为评论)。在论述“外来新词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一论题时,可这样阐述:汉代至唐朝的外来新词,反映了汉至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张骞通西域以后,打通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西域及外来的物品及文化因素大量传入中原地区,故而出现大量的相关词汇。进入近代社会以后,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大量传入中国,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外来新词。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加速,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大量的新词也就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故而”、“因而”、“也就”三词前为史实,后为评论)。最后是总结部分,切记不要重复观点,要对阐述(论述)部分进行总结升华,在论述“外来新词与中国社会发展”这一论题时,可这样总结:综上所述,外来新词的输入从侧面反映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在论述“外来新词与中国开放”这一论题时,可这样总结:综上所述,不同时期中国引入的外来新词展现出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在论述“外来新词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这一论题时,可这样总结:综上所述,外来新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状况。
5.(2021·福建泉州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近代中国部分年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手工)
矿产品(机采)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93
15.6
——
——
28.4
0.1
53.4
2.5
1910
39.1
0.2
0.5
13.1
11.9
28.3
6.9
1920
36.4
0.9
2.8
8.2
12.3
31.2
8.2
1930
45.1
1.2
3.4
3.5
12.2
27.1
7.5
1936
44.1
2.6
1.6
15.6
5.6
32.4
7.1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时期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1·世纪
教育网
【答案】论题一:20世纪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2分)
阐述:20世初,清政府推行
(?http:?/??/?www.21cnjy.com?)“新政”,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民族工业初步发展。1912年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民族工业得到了更快发展。机器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也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机器生产的程度提高,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8分)【来源:21cnj
y.co
m】
综上所述,20世纪早期,中国市场经济比较活跃,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化程度有所提高。(2分)
论题二:民国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仍呈现半殖民地化的特点。(2分)
阐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http:?/??/?www.21cnjy.com?)社会,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民国建立后,中国半殖民地性质对外贸易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从1920年到1936年,中国出口商品以农产品原料及手工制品、半制品为主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外贸易受列强控制,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8分)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受列强控制,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民族独立是工业化发展的前提(2分)【出处:21教育名师】
论题三: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世界形势的影响。(2分)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
(?http:?/??/?www.21cnjy.com?)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一个“短暂的春天”。20世纪3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机采原料矿产品、机器半制品、机器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下降。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掠夺中国经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族工业,中国矿产品原料、半制品、制成品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8分)
综上所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民族工业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深受世界形势变化的影响。(2分)
论题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
论题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影响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http:?/??/?www.21cnjy.com?)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分析得知,中国在20世纪以来,原料出口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半制品和制成品出口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中国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由此可得出论题:民国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仍呈现半殖民地化的特点。接着就紧扣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半殖民地化特点”这一中心论题进行论述。
也可以根据材料所给阶段时间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http:?/??/?www.21cnjy.com?)的状况得出论题:20世纪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接着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及显著发展等时期进行分析即可。另外也可以从不同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分析入手,得出论题: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世界形势的影响。接着从不同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形势进行分析论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6.(2021·广西梧州高中毕业班3月联考·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比法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一个对比学习表格。
时间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20年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柯立芝繁荣
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
开展计划经济建设
罗斯福新政
20世纪40年代
斯大林模式
凯恩斯主义盛行
20世纪50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
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60年代
勃列日涅夫改革
继续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纷纷建立混合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
戈尔巴乔夫改革
减少福利政策
根据表格的内容,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
(?http:?/??/?www.21cnjy.com?)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示例一】论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
论述:大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成功摆脱困境,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
(?http:?/??/?www.21cnjy.com?)开放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管理的合理成分,逐渐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为主,逐渐推行市场发展模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西方国家大多推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经济管理模式并无国界之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示例二】论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与探索。
论述角度:中国或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的原因;改革与探索的简单过程;改革与探索的作用或影响。(回答略)21·cn·jy·com
【示例三】论题: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两次重大经济探索与调整。
论述角度:说明两次调整的背景和特点,并分析各自产生的影响。(回答略)
【示例四】论题: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探索与调整受时代背景影响。
论述角度: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特点。(回答略)
【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
(?http:?/??/?www.21cnjy.com?)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根据表格横向对比可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有相似之处,故论题可定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其次,依据论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论证论题,例如大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成功摆脱困境,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管理的合理成分,逐渐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为主,逐渐推行市场发展模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西方国家大多推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升华论题,如经济管理模式并无国界之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7.(2021·广东梅州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百年大变局,是指一个长时期的跨度,
(?http:?/??/?www.21cnjy.com?)发生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百年大变局,要有历史的眼光,有大视野,有谋略。“大变局”从范畴方面说,可分为全球之变与中国之变;从领域方面说,可分为政治之变、经济之变与社会之变。20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看,大变局都是前所未有的。总的特点是:在世界秩序方面,世界建立了基本的国际关系秩序规则;在经济发展方面,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20世纪的变局中,最应记取的教训是什么、经验是什么?
——摘编自张蕴岭主编《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世
(?http:?/??/?www.21cnjy.com?)界巨变中的教训或经验”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霸权主义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2分)
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http:?/??/?www.21cnjy.com?)为了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北约”,苏联主导建立“华约”,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世界处于“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中;“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独霸全球,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进攻主权国家南联盟,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8分)2·1·c·n·j·y
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2分)
示例二:
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趋势。(2分)
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世
(?http:?/??/?www.21cnjy.com?)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欧共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8分)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加速世界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竞争。我们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2分)
示例三:
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2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理
(?http:?/??/?www.21cnjy.com?)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取得重大成就,为二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战后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等系列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超越传统的做法,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8分)
社会主义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2分)
其它参考论题如:
世界政治格局影响国家间的关系、影响国家决策;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政治格局变化影响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利弊并存。
【解析】据材料“‘大变局’从范畴方面
(?http:?/??/?www.21cnjy.com?)说,可分为全球之变与中国之变”论述世界、中国的巨变皆可;据材料“‘大变局’……从领域方面说,可分为政治之变、经济之变与社会之变”论述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皆可,开放性试题,运用史实时注意“20世纪”的时间限制。据材料“在世界秩序方面,世界建立了基本的国际关系秩序规则”可拟论题:霸权主义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结合一战爆发的背景和经过、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带来的影响等内容论述霸权主义的恶劣影响,从而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据材料“在经济发展方面,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可拟论题: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趋势,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等史实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从而总结经济巨变中的经验和教训,言之有理即可。
8.(2021·广东广州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以“中国+现代化”或“中国现代化”为
(?http:?/??/?www.21cnjy.com?)检索词,在《申报》《申报月刊》全文数据库中共获有效文本116篇(时间跨度为1929—1949年)。其数据整理如下:
(?http:?/??/?www.21cnjy.com?/??)
图1
关于现代化侧重方面的话语倾向
(?http:?/??/?www.21cnjy.com?/??)
图2
关于现代化方式路径的话语倾向
(注:坚持中国特色是指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再囿于美国或苏联的模式,而是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要走自己的道路。)
——据黄敏《近代现代化强国梦的话语建构》
解读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成为时人的主流认识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
(?http:?/??/?www.21cnjy.com?)济危机,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受到质疑;同期,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成就,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的信心;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时人关于现代化路径话语倾向的变化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成为当时的主流认识。
示例二
现代化话语倾向的变化反映出先进中国人对自强之路的探索
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矛
(?http:?/??/?www.21cnjy.com?)盾日益加深,14年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人认识到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有了工业化才能增强国防力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受到质疑;同期,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成就,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的信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时人关于现代化侧重方面、实现路径方面虽然存在着分歧,但是对于现代化的追求是国人共同的目标。这反映出先进中国人对自强之路的不懈探索。2-1-c-n-j-y
【解析】材料反映了1929—1
(?http:?/??/?www.21cnjy.com?)949年关于现代化侧重方面、方式路径的话语倾向,任选一种倾向,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即可。比如,据“图2
关于现代化方式路径的话语倾向”可知,“社会主义”明显多于“资本主义”和“坚持中国特色”,结合所学得出论题: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成为时人的主流认识。阐述时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国际:结合所学得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受到质疑;同期,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成就,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的信心;
国内:结合所学得出五四运动时期,马
(?http:?/??/?www.21cnjy.com?)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最后,总结升华,时人关于现代化路径话语倾向的变化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成为当时的主流认识。
9.(2021·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71—1914年欧洲和欧洲人世界引
(?http:?/??/?www.21cnjy.com?)人注目的特点,是迄今在物质和工业上空前的增长,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立宪的、代议制的和民主的政府的进步,以及继续对科学、理性和进步怀有的信心。可是,正是这些年里,在政治、经济、哲学及艺术诸领域也有了一些新动向,它们对欧洲文明自由主义的前提和宗旨起着破坏作用。与此同时,新一波的欧洲帝国主义浪潮在非洲和亚洲扩散,造就了新的殖民帝国、新的世界经济联系,以及新的国际冲突和文化冲突。所有这些进展促成了并反映出1914年前欧洲的支配地位。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围绕材料自拟一个能够反映1871—1914年
(?http:?/??/?www.21cnjy.com?)世界历史发展特征的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述。(12分)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主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准确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均可,3分)
阐述:1871——1914年间,欧
(?http:?/??/?www.21cnjy.com?)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进一步完善,统心的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为海外殖民扩张提供子政治保障;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地区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加速了全球范围内资本、人员的流动,国际贸易扩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结合史实论证,合理即可,9分)
【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http:?/??/?www.21cnjy.com?)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考生要根据材料提取出一个主题,主题的提取要注意题干所限定的时空条件,即反映的是1871—1914年间的世界历史发展特征,比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914年前欧洲的支配地位、欧洲人的世界等等。然后,需要考生根据自己提取出来的主题,进行阐述。需要结合1871—1914年间的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国际关系等角度叙述相关史实,并回扣自己的主题,阐述过程要注意史实的准确表达。最后,总结陈词,得出一个相关的结论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
全国卷论述题
【高考真题】
1.(2020全国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
(?http:?/??/?www.21cnjy.com?)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21教育网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
(?http:?/??/?www.21cnjy.com?)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2020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有学者将欧洲联盟的结构列为三大支柱,如图12所示:
(?http:?/??/?www.21cnjy.com?)
——摘自
(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列支柱中
(?http:?/??/?www.21cnjy.com?)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
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3.(2020全国Ⅲ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21·cn·jy·com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l7.5
5.0
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工作
读书上大学
去大城市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www.21-cn-jy.com
【高考模拟】
1.(2021·福建漳州一模·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4
中国近现代人物事迹摘录
人物
主要事迹
李鸿章(1823—1901)
晚清名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
(?http:?/??/?www.21cnjy.com?)主要领导人之一。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等30多家近代企业,因政府财政拮据、商股难招,积极主张引进外资、借债兴利,并提出了必须遵守的三个原则:一切由我自主,洋人毋得过问;只向洋人借款,不准洋人附股;借债所收之利陆续分还,不失国家主权
张謇(1853—1926)
清末状元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创办实业
(?http:?/??/?www.21cnjy.com?)、担任实业部总长、农商总长等职期间,明确提出了“利用外资、振兴实业”的主张。提出了合资、借款、代办三种利用外资的形式,设想“国际经济互助”这一形式,不断地挣扎于抵制外资与利用外资的漩涡中
邓小平(1904—1997)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的
(?http:?/??/?www.21cnjy.com?)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注重以多种方式利用外资,强调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吸收外国技术的必要性;主张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战略上大胆利用外资,战术上谨慎利用外资的原则;在利用外资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一手抓改革开放、抓物质文明,一手抓法制建设、抓精神文明
——摘编自郑春奎《试论李鸿章的求富思想》、刘建中《张謇利用外资的思想》、钟瑛《论邓小平关于利用外资的思想》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依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自拟一个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不得照抄材料)(12分)21
cnjy
com
2.(2021·辽宁大连一模·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鞍钢”发展大事记
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投资建立鞍山制铁所。
1918年,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
1931年,重组后改名为株式会社鞍山昭和制钢所,属满铁的子会社。
随着日本军备规模扩大,鞍钢生产规模也得到较快发展。
1943年,生产能力最高,当年生产生铁130万吨、钢84.3万吨、钢材49.5万吨。
1945年9月-11月,苏联红军将鞍钢的主要机械设备连同其他一些物资共达七万余吨拆卸运走,鞍钢整个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为零。【来源:21cnj
y.co
m】
1948年,东北解放后,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钢公司,开始恢复生产。
1950年,中苏签定《中苏关于恢复和改建鞍钢技术援助协议书》。
1952年,鞍钢三大工程之一的无缝钢管厂动工建设。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
1957年,鞍钢生铁产量达336.1万
(?http:?/??/?www.21cnjy.com?)吨,钢291.07万吨,钢材192.39万吨。国家投资17.59亿元,上缴利润22.4亿元。为此,鞍钢名副其实成为新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版权所有:21教育】
——摘编自陈正斌主编《鞍山志·鞍钢卷》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现
(?http:?/??/?www.21cnjy.com?)代企业发展的案例。围绕这一案例,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并对其进行历史解释。(12分)(要求:角度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表达顺畅。)
3.(2021·湖南六校高三4月联考·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历史事件
时间
历史事件
1381年
朱元璋颁布禁海令
1581年
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
1405年
郑和第一次远洋航行
16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467年
日本进入战国时代
1683年
施琅收复台湾
1498年
达·;伽马到达印度
1757年
乾隆推行“一口通商”政策
1567年
隆庆开关
1793年
马夏尔尼使团访华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1cnjy.com
4.(2021·湖南怀化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外来新词简表
时期
主要外来新词
来源
汉代到唐代
苜蓿、葡萄、琵琶、胡豆、胡琴
西域
佛陀、和尚、袈裟、菩萨
古代印度
晚清到“五四”前后
赛恩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布尔什
(?http:?/??/?www.21cnjy.com?)维克—无产阶级、布尔乔亚—资产阶级、德律风—电话、梵婀玲—小提琴、伯理玺天德—总统、沙发、咖啡、三明治、幽默
英国、俄国、日本
改革开放后
艾滋病、因特网、迪斯科、IT、WTO、DVD.XP、巴士、热狗、超级市场、纳米、麦当劳、派对、脱口秀
西方发达国家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相关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出处:21教育名师】
5.(2021·福建泉州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近代中国部分年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手工)
矿产品(机采)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93
15.6
——
——
28.4
0.1
53.4
2.5
1910
39.1
0.2
0.5
13.1
11.9
28.3
6.9
1920
36.4
0.9
2.8
8.2
12.3
31.2
8.2
1930
45.1
1.2
3.4
3.5
12.2
27.1
7.5
1936
44.1
2.6
1.6
15.6
5.6
32.4
7.1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时期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2021·广西梧州高中毕业班3月联考·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比法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一个对比学习表格。
时间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20年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柯立芝繁荣
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
开展计划经济建设
罗斯福新政
20世纪40年代
斯大林模式
凯恩斯主义盛行
20世纪50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
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60年代
勃列日涅夫改革
继续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纷纷建立混合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
戈尔巴乔夫改革
减少福利政策
根据表格的内容,围绕20世纪
(?http:?/??/?www.21cnjy.com?)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2·1·c·n·j·y
7.(2021·广东梅州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百年大变局,是指一个长时
(?http:?/??/?www.21cnjy.com?)期的跨度,发生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百年大变局,要有历史的眼光,有大视野,有谋略。“大变局”从范畴方面说,可分为全球之变与中国之变;从领域方面说,可分为政治之变、经济之变与社会之变。20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看,大变局都是前所未有的。总的特点是:在世界秩序方面,世界建立了基本的国际关系秩序规则;在经济发展方面,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20世纪的变局中,最应记取的教训是什么、经验是什么?21·世纪
教育网
——摘编自张蕴岭主编《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http:?/??/?www.21cnjy.com?)围绕“20世纪世界巨变中的教训或经验”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8.(2021·广东广州一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以“中国+现代化”或“中国现代化”为检
(?http:?/??/?www.21cnjy.com?)索词,在《申报》《申报月刊》全文数据库中共获有效文本116篇(时间跨度为1929—1949年)。其数据整理如下:
(?http:?/??/?www.21cnjy.com?)
图1
关于现代化侧重方面的话语倾向
(?http:?/??/?www.21cnjy.com?)
图2
关于现代化方式路径的话语倾向
(注:坚持中国特色是指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再囿于美国或苏联的模式,而是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要走自己的道路。)www-2-1-cnjy-com
——据黄敏《近代现代化强国梦的话语建构》
解读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9.(2021·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71—1914年欧洲和欧洲人世界引
(?http:?/??/?www.21cnjy.com?)人注目的特点,是迄今在物质和工业上空前的增长,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立宪的、代议制的和民主的政府的进步,以及继续对科学、理性和进步怀有的信心。可是,正是这些年里,在政治、经济、哲学及艺术诸领域也有了一些新动向,它们对欧洲文明自由主义的前提和宗旨起着破坏作用。与此同时,新一波的欧洲帝国主义浪潮在非洲和亚洲扩散,造就了新的殖民帝国、新的世界经济联系,以及新的国际冲突和文化冲突。所有这些进展促成了并反映出1914年前欧洲的支配地位。2-1-c-n-j-y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围绕材料自拟一个能够反映1871—1914年
(?http:?/??/?www.21cnjy.com?)世界历史发展特征的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述。(12分)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