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
名称及发射时间。
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
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
1
2
3
1.成就:
2.代表:
3.意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国家)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钱学森、邓稼先
“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钱学森
(1911-2009)
邓稼先领导完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于1986年逝世。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邓稼先一生都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的名字才为人知。
邓稼先
(1924-1986)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概况: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
①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②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2)影响: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的战略措施。
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
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
果十分明明显。
袁隆平对外普及杂交水稻
相关史事
1979年5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时,我方送给他1.5千克杂交稻种。这些种子被带回美国试种后,表现出明显优势,比美国当地的水稻良种增产33%~93%。这引起了威尔其的
极大兴趣。
1980年,威尔其来华与中方正式签订了中国
杂交水稻技术转让合同。这是我国农业第一个对
外技术转让合同。
袁隆平等人也应邀赴美国进行技术指导。
袁隆平(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左)、袁隆平(右)颁奖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袁隆平院士颁发了“共和国勋章”
2、青蒿素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1)概况: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意义:
青蒿素标本,青蒿素,青蒿素制品
(3)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
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给屠呦呦颁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习近平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颁奖
屠呦呦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问题思考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家外,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还有许多,如李四光、华罗庚、钱三强、陈景润等,查阅资料,了解他们的成就和贡献,并说说学习他们的事迹后的体会。
钱三强-“两弹一星”元勋
陈景润-中国著名数学家
1、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及之后的文化成就
(1)“双百”方针: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
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
针。”
毛泽东书写的“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2)文化成就:
长篇小说《红岩》
青春之歌
话剧《茶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1)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相关史事
1978年以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电影《大决战》、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等。电视艺术也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视剧、电视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2)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貌。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材料研读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国防
科技文化成就
农业
医学
文化
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1964、氢弹1967
)导弹
东方红1号
1970
钱学森
邓稼先
载人航天
神舟一号
1999(无人)
神州五号
2003年10月
杨利伟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
翟志刚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
青蒿素
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培育“籼型杂变水稻”,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D
2、2019年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搭载的三颗卫星送人预定轨道。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州五号
B
谢谢观赏!